原标题:巡察利剑直指村卫生室
“大爷,你们平时上哪看病?去村卫生室还是乡卫生院?”今年3月,忻城县委第一巡察组来到该县新圩乡新圩村,向村民了解卫生室建设情况。
“有个头疼脑热的,我们一般去那家店买药吃。”大爷顺手一指向一处民房。
“这是药店还是诊所?门口怎么没挂牌?”带着疑问,巡察组工作人员坐在大爷家门口观察。
“有猫腻,我们进去‘看看病’。”巡察组组长决定前去实地探访。
进入民房后巡察组发现,屋内放置的药柜里有不少百姓常用药,一位身穿白大褂的中年男子正在给两位村民瞧病。让巡察组疑惑的是,房屋门口未挂诊所或药店的牌子,但屋内墙上却挂着村级卫生室工作制度牌,桌上还摆着两本村级卫生员入户登记簿。
巡察组进一步了解得知,这原是一家个体经营的药店,店主就是身穿白大褂的这名中年男子,是村里的医生,按政策领取政府补助。他原将自家房屋用作“村卫生室”,因达不到国家关于村级卫生室的建设标准,政府拨付专项资金在该村另一个屯新建了村卫生室。但因路途远,他没去那里上班,依然在家里坐诊、卖药。
听了村医的话,巡察组组长当即要求村医做向导,带路前往新的村卫生室看看。来到新的村卫生室,只见办公桌上落满灰尘,一个药柜孤零零地放置在角落,里面象征性地摆放少量药品。原来,新建的村卫生室地处一个偏远自然屯,周边居住的村民极少,几乎无人前来看病、拿药。
村医为方便出诊,未按规定到政府建设的村卫生室坐诊,而是在家“上班”,并将卫生室的药品存放家中售卖。村医家成了村民看病的“卫生室”,由财政专款建设的村卫生室却是“铁将军”把门,无人问津。这样不仅导致政府投建的公共医疗资源闲置,还存在廉洁风险,容易滋生村医以药谋利、欺诈百姓等“苍蝇式”腐败,给农村群众看病带来不便的同时更损害他们的切身利益。
忻城县委第一巡察组将情况反馈给被巡察单位党组,要求被巡察单位落实整改,针对此现象举一反三检查是否还有别的村卫生室存在类似问题。接到反馈后,被巡察单位党组派出工作组赴全县12个乡镇开展自查,并与乡(镇)政府及县发改、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建立行政村(社区)卫生室规划建设沟通机制,确保新建村级卫生室选址合理、规划科学、方便群众。
“如今村里的卫生室就在村委会旁边,离家很近,药品和医疗设备齐全,我们看病既放心又舒坦。”11月中旬,忻城县委第一巡察组下沉村屯开展工作时,在村卫生室旁听到老百姓乐呵呵地说。(忻城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