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洋保护地指南:实现全球海洋目标的框架》研究发布
来源:中国绿发会
海洋保护地(MPA)是海洋中保护生物多样性、使其免受潜在威胁的地方。大家可能或许有所耳闻:一个月后,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即将在中国举办;而大会谈判进程关于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的最热议的一个聚焦是“30*30”的谈判——其中海洋方面是2030年至少保护30%海洋。
那么,要达到全球海洋目标,如何来计算、规划海洋保护地?衡量保护成效?
2021年9月10日,中国绿发会国际部工作人员收到了来自IUCN连通性专家组(CCSG)的同仁们分享的他们今天刚发表的一篇最新研究:《海洋保护地指南:实现全球海洋目标的框架》今天在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发表(见下图)。
来源/科学期刊,2021.9
关于“保护”的定义和可能的结果存在混淆。这是因为,并不是所有海洋保护地都是相同的。
从全面保护到最低限度的保护;有些只存在于纸面上,而不存在于实践中。由此产生的、可以理解的分歧结果可能导致关于有效性的争议,破坏对海洋保护地的信心,并危及保护目标,包括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BD)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SDGs)。
该指南是十年合作研究的成果,来自六大洲38个机构的42名海洋和社会科学家参与了撰写。作者们认为,需要采取紧急干预措施来维持海洋的健康,增强其抵御气候变化和其他压力因素破坏的能力,并使人们能够从健康和多产的海洋生态系统提供的各种好处中茁壮成长。
图片来源/Science期刊2021.9月
它的诞生,提供了一种权威的工具,可以用来预测全球建立海洋保护地行动的成效。该工具是极具历史性意义的——此事,正值各国准备在即将于今年10月份在中国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的在线会议上谈判(关于“到2030年至少保护30%海洋”)的目标的关键时刻。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为海洋保护地的测绘、跟踪和评估提供一个全球适用的工具和一致的方法。还启动了一个相应的网站,其中包括一个决策树,以支持确定保护水平,并采取必要行动,取得更成功的社会和生态成果。
阅读详细介绍,可参考:https://sciencenewsnet.in/new-mpa-guide-maps-out-ways-to-effectively-protect-30-percent-of-ocean-by-2030
图片来源/Science期刊2021.9月
[绿讯]是中国绿发会国际部发挥智库功能、为了推动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出的一系列全球环境治理的最新的动态。译文仅供参考;详情: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f0861
编译:Littlejane(中国绿发会国际部)
举报/反馈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