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当监督插上科技翅膀——从小微权力制约看清廉河南建设
来源:河南日报
一枚“智能公章”,使权力在透明中运行;一组大数据,让侵害群众利益的“黑手”无所遁形;一个手机平台,把民生资金账本晾晒于阳光之下……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推进清廉河南建设”“深入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我省各地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探索创新,为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从源头上加强对小微权力的监督制约,不断增强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获得感。
小公章关乎大民生
“村里这个‘盖章机’真不赖,只要在手机上点一点,等上一小会儿,章就盖好了。”回想起前不久在村委会办理养老签章手续的顺利经过,安阳县崔家桥镇李辛庄村村民荣秀一个劲儿地夸赞。
村民所说的“盖章机”,是安阳市纪委监委在全市推广使用的村级公章智能化管理平台。该平台将村级公章统一纳入系统管理,村内事务或群众办事需要盖章时,任意一名村干部通过手机APP发起申请,按照程序完成在线审批、拍照留存后,终端智能公章机即可加盖公章。
在林州市姚村镇南牛村村委会,一台智能公章机前,几名群众正在办理盖章手续。“操作不难,一学就会。”公章管理员郭成莉现场演示,她先把人像照片、申请文件上传到手机APP,没多久,该村党支部书记就在手机上审批通过。郭成莉再点击机器上的“用印”,“咔嚓”一声,印章弹出落在文件上,整个过程仅十几分钟。
“以前盖个章就像打个仗。”林州市石板岩镇大垴村村民王仔生坦言,“我们盖章要先在村里签批,再到镇里盖章,我家在山顶,要走十几公里,要是碰上管章的人不在,算白跑一趟。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盖章了,又省事又省心。”
“小公章背后是大民生。”安阳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智能公章”用前可控制、用中可监管、用后可追溯,从制度上杜绝了“人情章”“关系章”“空白章”的生存空间,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村级组织服务更贴心、运行更高效、权力更透明,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大数据管住“乱伸手”
杞县五里河镇史庄村的老田最近迷上了“查钱”,“这是村干部教我的,点开手机就知道全市低保金是咋发的”。
正说着,老田拿起手机熟练刷起来,点开“清风开封”微信公众号里的“亲清连线”,再点“惠民监督”,开封下辖所有乡镇、办事处的低保金发多少、发给谁,一目了然。以前连自己享受多少民生补助都说不准,现在所有数据都在眼皮子底下,老田说:“我还要帮我的老伙计们盯着。”
像他一样,如今一名普通开封市民就能用手机随时随地对民生资金项目和村级财务信息进行监督。
这得益于开封市纪委监委建设的“互联网+监督”大数据综合监督平台。该平台下设“民生监督”等子平台,聚焦民生问题、基层社会治理、优化营商环境等领域,前后台密切配合,实现了精准监督、“靶向治疗”。
在前台,将民生资金发放数据向社会公开,使像老田一样的基层群众“足不出户”即能“掌上监督”,有效解决了“末梢”精准监督的难题,确保民生资金项目在阳光下运行。
在后台,建立完善比对模型,定期利用大数据“互斥”功能,精准发现疑似问题线索,揪出靠人力难以发现、隐藏在幕后的“黑手”,深挖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
“去年我们在大数据比对中发现,有一名领取低保金的人员,儿子是村干部。”开封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干部严冰冰介绍,“我们通过系统交办该疑似问题线索,由当地纪委进行了核实。”
“发现隐蔽问题更准了、问题整改更早了、损失更小了、群众更满意了。”谈起平台发挥的作用,开封市纪检监察干部用了4个“更”字。
“小平台”制约“微权力”
“刚刚从微信公众号上看到村里的账目支出了,村干部花的每一笔钱都明明白白,哪些人享受了村里的惠民政策也都清清楚楚。”鲁山县张良镇湾张村村民陈建伟在福建跑运输,他通过手机平台,查询到了10月份的村务公开信息。
为提升群众对基层“小微权力”监督的参与度,提升发现和纠治“四风”问题的精准性,平顶山市纪委监委以“市统筹、县实施、逐步推进、标准统一、功能统一”为标准,开通了市县乡三级数据互通互联的民生监督大数据平台,让外出务工村民能在千里之外对惠民资金进行即时监督,运用信息化手段跑出监督“加速度”。
点开平顶山市民生监督大数据平台网站或微信平台,可以看到有“资金查询”“政策查询”“项目查询”“乡村振兴”“投诉举报”五大模块,能查询涉及民生的各类资金项目,具体到人。如果发现与事实不符的内容,或遇到其他民生问题,可以一键式投诉举报。
“俺村自来水中断快半年了,在平台上反映以后,不到一周就有人管了,现在水通了,水量还大了。”宝丰县前营乡小店头村村民姜纯杰颇为感慨。
“大数据加持、高科技赋能,最终还是为了动员群众广泛参与,推动监督下沉落地,倒逼基层党员干部提升清廉素质。”平顶山市纪委常委杨树旺说。(记者王大庆刘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