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区域合作时代,双城经济圈如何“求同存异”?
规划纲要专家谈
10月20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正式公布。《纲要》提出,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要以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为导向,突出双城引领,强化双圈互动,促进两翼协同,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促进形成疏密有致、集约高效的空间格局。
双城经济圈内城市如何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做好自己擅长的事,并被周边城市所需要,这是城市执政者当前最应该去思考的事情。”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教授尹稚在接受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区域合作的目的不是用一个模板去衡量所有城市的发展,从城市竞争时代走向区域合作时代,最大变化应该是借势互补。这意味着,城市发展应该从以塑造全能型城市为目的的“短板理论”转向“长板效应”,即突出不同城市的长板,借势互补,组成一个更有竞争力的区域市场。
“求同”高水平的互联互通,是拆壁垒、降门槛的关键
在很多人看来,一体化就是要把多个城市纳入整体,形成“大一统”的区域经济格局。这往往包括社保、户籍、证件办理等互联互通,总之,要打破行政边界,消除居民和企业生活、办事的“外地感”。
尹稚指出,在双城经济圈的尺度上实现一体化,其核心意义是要实现跨行政边界办事成本、交易成本、资源流动成本的最小化。
事实上,一体化是城市发展在发展战略上的一个转变,即从完全竞争转向区域合作。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式。
在尹稚看来,一体化配置有助于城市间缩短要素流通时间,相当于在一个城市内部的流通。“硬件”为主的互联互通包括地铁、公交、道路的设施对接、价格对接、运营政策对接。“软件”为主的互联互通,则涉及教育、医疗、社保等政策对接,这部分对接是未来城市群内人力资源能否实现更高流动性,能否实现更有利于发展均衡分布的关键。
从这一点看,“求同”对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是必要的。
“达成高水平的互联互通,这也是拆壁垒、降门槛的关键所在。”尹稚提到,之所以用“双城经济圈”而非“城市群”来命名,正是希望通过淡化行政区划的概念,跳出过去行政区划的制约和行政边界的限制,打造一个更加符合市场规律的市场共同体。
比如铁路领域,中欧班列(成渝)就是通过统一品牌,使用统一名称开始塑造区域物流通道优势的。近日,成渝两地“电子口岸卡”业务率先实现跨关区通办,据统计,目前共有2000余家企业在川渝两地存在跨区域进出口业务办理需求,企业单次业务办理可节约近1000元人民币,业务办理时间压缩三分之二以上。
当然,“求同”的核心是要符合市场规律——政府间所签署合作协议、政策共建,本质是为市场搭建一个政策一体化的平台。尹稚透露,过去近两年时间,一系列初步意向和签约的达成只是开始,“自上而下的政策安排与实际市场需求间的契合,是一个需要不断尝试和纠错的过程。”
“存异”
防止盲目的同质化和高端化
在很多人看来,一体化一定是要打破以往行政边界的,各个城市按同样的规划进行发展,进而共同进退。但尹稚表示,在一体化的语境中,并非所有资源都应该实现完全统一的完美状态。
“川渝各地山川水系的特征不同,有的地方就不应该罔顾客观条件,去发展一些不合实际的产业。”尹稚表示,尽管区域一体化发展需要部分实现规模效应、密度效应,但必须清醒认识到,要防止盲目的同质化和高端化,少做那些看上去“高大上”却不符合实际的事。
很长一段时间,国内大中小城市的发展以面面俱到的“全能型”城市为目标,但事实上,不同城市的区位、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以“短板理论”塑造全能型城市,小城与大城之间的差距往往只能进一步扩大。
在尹稚看来,从城市竞争时代走向区域合作时代,要利用一体化形成的稳定交易市场,发展自己的所长。
但有人曾提出疑问,成渝地区的区域均衡,究竟以什么标准来衡量?是以同样的人均GDP水平,以同样的一二三产业的结构,还是以同样的建设标准?对双城经济圈里的中小城市而言,这种“互联互通”,是否也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负担?
“在区域协同之下,政策也未必要实现完全普惠,每一个城市也应该有自己差异化的黑白名单。”尹稚说,最终实现的是人发展的均等化,而不是某些特定经济指标的攀比。也就是说,公共资源也并非要实现绝对一体化,尤其是中小城市的公共资源,应该更多倾斜在有利于地方发展的产业。
此外,中心城市的发展是否与一体化的“一盘棋”思路相违,也被认为是眼下城市群发展的一大问题。尤其对成渝这种双中心的城市群而言,两座城市的“虹吸效应”产生了较大争议。
尹稚提到,没有坚强的中心城市作为支撑,城市圈蓬勃发展的时代不会到来,“眼下中心城市的做大做强已不是单纯的体量问题,而是要突出功能提升、品质提升、带动力提升。”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邹悦
责任编辑:刘德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