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探源上下五千年!文化上的中国,从“它”开始?
2021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强调考古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明确指出,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那么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起点的仰韶文化有什么特点?它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当中占有怎样的地位?今晚21:30,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栏目,特别邀请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王巍,深度解读《探源中华文明:为什么是上下五千年?》。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王巍:我们发现在中国境内各个区域之间文化的交流,可不是从夏商周才开始,在5500年左右的时候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这重大的变化就是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彩陶,有一个向周围强力扩张、强力辐射的现象,更广泛的范围是在5400年到5300年,就是在以双槐树为都城的这样一个时代,有了更广阔的分布,黄河上中下游,长江上中下游都有它的影响。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中原地区的文化向周围的扩展,这个时期是黄帝、炎帝的集团兴盛的时期。所以我们认为它应该是炎黄集团兴盛以及向周围文化辐射的一个表现,所以也有学者认为这个时候开始形成了文化上的最初的中国。
王巍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国家社科项目首席专家,关于中华文明究竟起源于什么时间这个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次出国留学的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王巍:1987年单位派遣我去日本留学,看一些日语的各方面的表述,我非常惊愕,因为比如谈埃及文明、两河文明,谈到中华文明的时候中国文明就是从商代晚期,就是殷墟为都城的时期算起,就是中华文明只有3300年的历史,那当然比其他古老文明都晚1000年甚至更多,让我非常地惊愕。
为什么国外考古学界的一些人会认为中华文明只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这主要是受到了西方学术界的影响,他们根据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北非的埃及文明,归纳出判断文明形成需要具备“三个要素”,即冶金术、文字和城市的出现。但是,人类文明之花异彩纷呈,这三个特征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王巍:其他的文明好多是不符合这三要素,比如说玛雅文明,没有人怀疑它是文明,但是它并没有冶金术,所以三要素并不是具有普适性的原则。根据中国的发现主要基于良渚(遗址)的发现,结合石峁(遗址)和陶寺(遗址),我们概括出了判断文明的一系列的标准。
作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重点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被誉为是为中华民族修家谱的盛举。17年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专家们取得了大量成果,充分彰显了中国考古人的实力,更展现了中华文明的辉煌灿烂的魅力。这其中,一些新的发现,进一步凸显出中华文明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王巍:在浦江遗址发现了万年的水稻,这个在世界农业史上是一个大的新闻,因为这个水稻首先是在哪儿起源的就有争论,国际上有几种观点。现在考古发现来看,水稻在1万年前在长江下游最起码已经栽培了,在长江中游也有线索,这就是我们能看到的,目前最早的栽培稻。
以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粟,也就是小米,原产于中国,但是黍这种黏性的黄米则起源于西亚。因为西亚曾发现了号称6000多年前的黍。但是,在中华文明探源过程中,通过DNA(脱氧核糖核酸)检测技术,我们对黍的原产地有了全新的认识。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王巍:我们用DNA(脱氧核糖核酸)的技术来研究中国的北方地区的黍和西亚地区的,我们发现经过精确的测年,原来号称有6000多年历史的西亚的黍,年代都不早于4500年,因为原来估计的年代就差别很大,而且通过DNA(脱氧核糖核酸)的研究,西亚的黍是和我们的有7000年甚至万年的黍,在DNA(脱氧核糖核酸)的遗传上具有一致性。说明粟和黍都是由中国的原产向西传播。
责任编辑:刘德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