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希猛:“碳中和”先锋战士

日期:10-11
太阳能新能源

原标题:姜希猛:“碳中和”先锋战士

姜希猛:“碳中和”先锋战士

姜希猛,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乐山太阳能研究院院长、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姜希猛:“碳中和”先锋战士

姜希猛在四川省乐山市检察机关公开听证会上发言

姜希猛(右一)与检察官深入交流公益诉讼检察工作

姜希猛(右一)与检察官深入交流公益诉讼检察工作

“不论学习,还是工作,一定要做出点成绩来。”这是姜希猛多年来一贯坚持的人生原则。数十载,他一直深耕清洁能源领域。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他立足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履职,提出多个“绿色”建议,不断推进我国能源低碳发展研究。

小小少年,胸怀绿色梦想

姜希猛从小生活在老牌重工业城市包头。“包头的冬天很长。一入冬,家家烧煤取暖,空气里都是煤灰的味道。”那时浓重的煤灰味,让姜希猛记忆深刻。他梦想着可以有一种不让天空变得“灰蒙蒙”的煤炭。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几十年来,姜希猛一直致力于太阳能、氢能、气凝胶等清洁能源及能源材料研究。如今,清洁供暖替代部分农村散烧煤已成为趋势。

时针拨回到1991年,24岁的姜希猛硕士研究生毕业进入首都钢铁公司工作。这份工作不仅十分稳定,而且收入可观,但姜希猛始终没有忘记儿时的梦想,一直关注着清洁能源太阳能的发展趋势。1994年10月,姜希猛申请到奖学金赴日本留学深造。

姜希猛的第一外语是俄语。仅仅依靠出国前三个月的日语强化培训,根本无法让他与教授正常交流。“只要自身强大起来,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姜希猛暗下决心,要用最短的时间攻克语言难关。平时,他用听电视新闻这种最“经济”的方式练习听力,“那时,似乎睡梦中都在学日语、练听力。”姜希猛说。除此之外,专业日语词汇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姜希猛一头扎进图书馆,大量阅读新能源及相关专业的最新理论文献、研究成果,了解该领域发展方向。2000年,姜希猛如愿获得系统工学博士学位,这为他日后从事新能源研究提供了更全面、更深厚的学术支撑。

心系祖国,归国致力绿色发展

毕业后,姜希猛留在日本,进入一家制药企业工作。由于工作出色,一年后他获得公司颁发的“质量保证杰出贡献奖”,这在一向重视质量的日本企业里是最高的荣誉。

尽管工作环境优越、待遇丰厚,但姜希猛仍旧不忘自己的专业目标——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应用。之后,他选择进入一家专事新材料开发的企业担任研究员,从事太阳能利用技术、气凝胶新材料、金属废弃物制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领域的研究开发工作。“终于能够发挥专业所长。”新的工作岗位,让姜希猛兴奋不已。那时,他和团队成员承担5项日本国家级课题,获得国外发明专利4项,发表论文20余篇。2006年,他还因成果卓著获得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蓝天奖提名奖”。

如同当年关注世界新能源发展趋势一样,身在国外的姜希猛,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祖国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态势。了解到国家正在大力倡导太阳能等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应用,2009年,姜希猛放弃国外正在上升期的事业,选择回到祖国,先后在深圳几家企业担任可再生能源首席技术专家和技术总监职务,从事太阳能光热、光伏发电领域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工作。

回国之初,国内专门从事太阳能专业的人才非常匮乏,而市场对这一行业的人才需求量却非常大。姜希猛和同事们像陀螺一样奔忙,在国内很快打开局面,不仅主持工信部“太阳能光伏建筑材料PV玻璃组件的产业化及应用”及多项省部级课题,还承担深圳太阳能光伏建筑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硅薄膜太阳电池(创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组建工作。姜希猛的团队还长期参与国内太阳能光伏标准制定,见证了整个行业的规范成长。

领军人才,扎根西部大展宏图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姜希猛说,“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姜希猛敏锐捕捉到西部发展绿色低碳能源的契机。

2014年,姜希猛离开东南,“飞”到西南,投身西部新能源产业发展,组建乐山太阳能研究院。

万事开头难。研究院成立之初只有20万元经费,除去电脑、办公桌等办公设备开支,已所剩无几。姜希猛并没有被困难劝退,带领三名业务骨干“开疆辟土”,一方面申报省市项目课题,一方面联系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在此期间,太阳能研究院受企业委托完成四川省白玉县太阳光资源测试项目,为确保采购的仪器设备支架达标合规,姜希猛数次前往白玉县,因身体不适应高原气候而多次出现流鼻血、头晕头疼等症状。同事劝他注意身体,姜希猛只是笑着说:“适应就好了。”

作为乐山市“硅材料领军人才群培育计划”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姜希猛立足科研一线,坚持技术创新,搭建科研及成果转化平台。先后主持省部级科技项目10余项、其他技术服务项目几十项,成果转化项目5项,项目总金额近2000万元,有力推动了乐山及西部地区太阳能光伏技术研发。

人大代表,情系检察建言献策

2018年,姜希猛被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开始了履行代表职责的新征程。在“一定要为人民群众代言,做出点实绩来”的信念支持下,姜希猛沉下心开展走访调研,抽出时间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学术研讨、专业交流、工作会议、参观考察等都成了他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机会,他还利用微信朋友圈广泛征求群众对新能源发展的意见、建议。几年来,他提出了“落实‘限塑令’、禁止集贸市场使用不达标塑料袋”“关于建设万个10千瓦光伏村镇,发展普惠式光伏,助力乡村振兴”等50多个建议。在建设光伏村镇建议中,他提出把村镇光伏建设与农村建筑现代化和农村清洁供暖、生物质能源和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以及农村产业现代化、农村深度电气化结合,力争建成碳中和现代化村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村发展绿色转型。

履职过程中,姜希猛更深切体会到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在聚焦民生关切、服务绿色发展、维护国家公共利益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与他的绿色理念高度契合。他积极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建言献策。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姜希猛提交了一份“关于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保护、基层建设、公益诉讼三个方面的意见建议”。在公益诉讼方面,他建议进一步加大公益诉讼立法力度,建立健全公益诉讼配套制度,相关部门在生态修复的有效方式,生态管护的主体责任,公益赔偿金的确定、执行、使用等问题上达成共识。

谈起对检察机关的期待,姜希猛说:“希望检察机关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领域,努力提供更有效、更优质、更精准的公益诉讼检察服务,为绿色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广西10月10日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