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制造业增加值GDP占比列江苏第一,这个城市如何把握良机
从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看,常州目前已达43.8%,列江苏全省第1位;制造业对常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6%,同比提高21.3个百分点。
上市企业倍增、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倍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倍增。。。。。。
多个倍增计划背后,是“十四五”期间江苏常州确立的全新城市定位——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
10月9日举行的2021中国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开幕式上,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表示,放眼周边,未来五年区域竞争格局巨变的最大红利在常州,交通枢纽地位的最大提升是常州,新一轮发展最好的“时与势”,聚于常州。
近日召开的中共常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陈金虎表示,我国正在打造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城市竞争重归产业主赛道。常州制造业规模大、门类全、韧性好、开放程度高,过去常州靠制造业赢得了“工业明星城市”称号,未来仍然要靠产业重振雄风,再创城市辉煌。
身处沪宁线上,同时进入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常州经济实力向来不弱,但从2020年的经济总量来看,常州(7805亿元)与同属苏锡常的苏州(20170.5亿元)、无锡(12370.48亿元)还有不小差距。常州如何利用好大好形势去赶超?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列江苏第一
如何理解最大红利,以及最好的“时与势”?
2020年,常州制造业规模突破1.3万亿元,上市企业达到79家,隐形冠军200多家,中国工业大奖、工业强基工程项目、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均列全国地级市第一。国家工业41个大类常州有33个、207个中类常州有189个、666个小类常州有598个。
目前,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已成为常州的产业名片,动力电池产能占江苏全省近三分之一。石墨烯、碳纤维、碳复合材料等先进碳材料领域的研发应用处于全国前列,新型碳材料产业入围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
常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经初步统一核算,常州实现制造业增加值179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6%,高出GDP增速4.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9.5%,两年平均增速比GDP高2.1个百分点。
从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看,常州目前已经达到43.8%,列江苏全省第1位;制造业对常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6%,同比提高21.3个百分点。
常州对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的定位,包括五方面——交通中轴、创新中轴、产业中轴、生态中轴、文旅中轴。
在长三角产业中轴的建设中,常州要加快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
具体而言,就是要打造“产业地标”,着力壮大十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精心培育八大高成长性产业链,大力发展研发设计、人才资源等现代服务业,培育2~3个产值超三千亿元的地标产业,支撑工业规模总量早日突破两万亿元。
同时也要展现“产业高度”,积极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谋划实施一批强链补链项目,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五年新招引总投资100亿元或10亿美元的产业项目20个,力争总投资超百亿美元项目实现零的突破。
目前,常州的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速壮大,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八大高成长性产业链拔节起势。陈金虎表示,常州正着手打造企业总部集聚区。“在不久的将来,只要你来到常州,就能同行业顶级对话、就近完成产业配套、与市场无缝对接。”
随着常泰长江大桥建成和常泰高铁加快建设,常州将实现3小时通达全国重要城市、2小时通行江苏全省、1小时畅行都市圈。陈金虎表示,“一点居中、两带联动、十字交叉、米字交汇”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一座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串联苏南、浙北、皖南区域联动发展的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呼之欲出。
在区位优势提升的同时,常州也将加强“进群入圈”,全面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在全新的区域竞争格局中,实现常州的提升。
“今年常州市GDP有望突破8000亿元,今后五年将突破1万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7万元。”常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盛蕾说。
目前,长三角的GDP万亿之城共有8个,其中江苏省占4个,分别是苏州、南京、无锡、南通。从2020年的经济总量来看,常州(7805亿元)与同属苏锡常都市圈的苏州(20170.5亿元)、无锡(12370.48亿元)还有不小差距。
上市企业倍增
9日的开幕式上,首期规模100亿元的“常州龙城科创发展基金”、60亿元的“常州天使引导基金”正式发布,以资本撬动常州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建设长三角创新中轴和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与此同时,12个重点基金项目现场签约,总规模超过200亿元。签约的27个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630亿元。
今年年初,常州市发布“一号创新政策”,提出打造“龙城金谷”,做大做强私募基金产业,五年集聚1000家以上资本机构、投资100家以上上市公司,为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注入金融活水。
盛蕾表示,常州将设立400亿元科创基金,1:4撬动各类社会资本,五年形成2000亿元创新投入,全方位激发创新动能。她表示,要通过集聚发展基金产业,构建“项目孵化—资金投入—产业链培育”的全流程“双创”支撑体系。
根据规划,常州将大力实施上市企业倍增计划、上市后备企业“双百行动”(100个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和100个一般上市后备企业梯队),强化企业上市梯队建设,未来五年上市企业累计超150家。
为了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常州提出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8000家。做强龙头企业,开展全产业链垂直整合,培育壮大一批贡献份额大、带动力强的领军企业,百亿元以上工业企业(集团)累计突破30家。
同时,实施“专精特新”培育工程,到2025年“专精特新”示范企业达300家以上,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倍增,形成既有“大象军团”也有“蚂蚁雄兵”的企业矩阵。
目前,常州市共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8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2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78家,500多家企业入选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从数量上看,常州市“专精特新”企业处于江苏省第一方阵,其中,单项冠军企业数位居全国设区市第一。
9月28日,常州市召开全市“专精特新”企业北交所首发上市工作推进会。常州现有新三板挂牌企业94家。其中,创新层企业9家、基础层企业85家,为常州市企业登陆北交所IPO奠定了基础。根据北交所的上市规则,目前,常州市已有常辅股份、同惠电子2家新三板精选层企业成为北交所上市公司。
责任编辑:王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