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都市区,给市民生活加点“绿”

日期:10-09
重庆市缙云山

原标题:主城都市区,给市民生活加点“绿”

来源:重庆发布

主城都市区是重庆山城、江城特色最为明显的区域,具有独特城市形态和卓越生态禀赋。

近年来,重庆通过推进空间格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用城市哲学、城市美学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让绿色成为重庆主城都市区城市发展的最美底色。

主城都市区,给市民生活加点“绿”

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城市空间格局中守护绿色底蕴

10月的北碚,缙云山层峦叠嶂,山色斑斓。

水色如碧的黛湖上,一叶竹筏悠然而至,清漂员文亮正在清理水面的落叶、树枝。文亮是北碚区澄江镇一名普通农民,祖祖辈辈生活在缙云山。

近年来,北碚区以缙云山综合整治为契机,在对缙云山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同时,挖掘和提升缙云山脉整体生态品质和生态价值,有效复苏了其原有的“绿肺”和天然屏障功能,北碚还依托缙云山自然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经过生态修复的黛湖成为网红打卡点,文亮等村民也加入了生态保护的行列。

缙云山的变化,只是重庆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城市和生态系统融为一体的探索之一。

北碚风光北碚区委宣传部供图

北碚风光北碚区委宣传部供图

2018年10月,重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工程试点获批,试点区域为“一岛”“两江”“三谷”“四山”(即:广阳岛,长江、嘉陵江,中心城区西部槽谷、中部宽谷、东部槽谷,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包括了整个重庆中心城区。

如何在城市空间格局中守住绿色底蕴?

广阳岛是长江上游面积最大的江心绿岛,曾一度因频繁的人类活动和大规模开发,导致局部生态环境被破坏。2017年8月,重庆提出把广阳岛打造成为“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对广阳岛进行全岛生态修复。

广阳岛的修复以“留水—固土”为切入点,结合“护山、理水、营林、疏田、清湖、丰草”六大策略,呈现出山青、水秀、林美、田良、湖净、草绿的美景。今年初,广阳岛入选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

夕阳照射下的广阳岛高粱地和农家小院生机勃勃,美不胜收。(重庆日报资料图片)钟志兵/摄

夕阳照射下的广阳岛高粱地和农家小院生机勃勃,美不胜收。(重庆日报资料图片)钟志兵/摄

峭壁悬崖下,是一口口碧水幽潭,阳光下,湖水色彩斑斓而深邃……

国庆假期,位于渝北区石船镇的铜锣山矿山公园游人如织。铜锣山曾是渝北最大的石灰岩矿区,数十年的开采留下40余个巨大矿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渝北区关停铜锣山石灰岩矿区后,实施消除安全隐患、植绿覆盖裸土、保护坑中水体等生态修复工程,打造铜锣山矿山公园。通过生态修复的矿山不仅恢复了生态本底,也迎来了大批游客。

由废弃矿山改建成的铜锣山矿山公园。邹乐摄

由废弃矿山改建成的铜锣山矿山公园。邹乐摄

青山更绿,碧水长清。重庆通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极大地提升了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同时,通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了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市生态环境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重庆长江干流水质优良比例为100%,纳入国家考核的74个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为97.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17天,未出现重度污染天气。

推动生产方式绿色转型

增强经济“绿色含金量”

绿色产业是推动主城都市区绿色化发展的关键支撑。如何用好重庆的制造业优势,增强经济的“绿色含金量”?

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能耗“双控”要求,是全面提升制造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必由之路。目前,重庆正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统筹工业、建筑、交通等行业绿色低碳导向,强化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统筹管理。数据显示,2020年,重庆万元GDP能耗较2015年下降15%以上,保持逐年下降3个百分点的良好态势。

“针对高耗能、高排放的‘两高’项目,我们严把环境准入关,在全国率先开展将碳排放评价内容纳入环评的试点工作。”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环评融合碳评工作重点围绕钢铁、火电(含热电)、建材、有色、化工(含石化)5个“两高”行业和全市所有产业园区开展,建设项目和行业规划、园区规划环评中均引入碳排放评价,从政策层面引导各区县加快发展能耗低、污染少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批制造业企业也实施“绿色转型”。

在位于江津区德感工业园的重庆ABB江津涡轮增压系统有限公司智能工厂里,已经实现了生产一体化、数据信息化、物流自动化和品控可视化。该基地通过先进的Air-Bus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雨水废水收集系统等技术管理手段,每年节省能耗30%至50%,节约水资源40%,大幅降低了工厂的能耗和污染。

绿色化发展的关键是构建绿色产业体系。重庆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一方面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一方面加快发展能耗低、污染少的新能源、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其成为绿色发展新动能。

仙桃数据谷渝北区委网信办供图

仙桃数据谷渝北区委网信办供图

位于渝北区的仙桃数据谷曾经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如今密集分布着逾千家数字经济企业,形成了以长安全球软件中心、传音西部研发中心、中科创达智能汽车协同创新中心、紫光建筑云总部基地、中关村信息谷协同创新中心、中软国际云上软件园等为龙头引领的软件产业发展体系。

今年1-7月,渝北区自主板块智能终端完成产值366.6亿元,同比增长149%,对全区产值增长贡献率达到43.7%。

绿色出行、绿色居住

给市民生活方式加点“绿”

要实现主城都市区绿色化发展,离不开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而提供与之匹配的绿色生活方式,则是市民参与绿色发展、践行绿色发展的主要途径。

国庆期间,璧山区推出了一系列漫展、国风、乡村艺术季等活动,前往打卡的游客达75万人次。不少游客放弃了自驾,选择了乘“云巴”出行。

“云巴”穿行于璧山城区。璧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云巴”穿行于璧山城区。璧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外观乖萌的“云巴”由比亚迪公司自主研发,是具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它是轨道交通与汽车技术的跨界融合产品,搭载了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等多项智慧城轨“黑科技”,是绿色高效的出行方式。

此外,云巴一期工程还串起了枫香湖儿童公园、东岳体育公园、秀湖汽车露营公园、秀湖公园等璧山主要城市公园,璧山区也正依托云巴轨道,打造一条与其同线的“骑行+步行”慢行系统,形成城市绿廊,穿行其间可欣赏美景、享受惬意时光。

主城都市区,给市民生活加点“绿”

九龙坡区凌江园,居民在利用坡坎崖分层次打造的绿化区和体育运动区休闲。(重庆日报资料图片)张锦辉/摄

让绿色成为城市最美底色,还需要把绿色融入百姓生活方式。日前,重庆正式建立全国首个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除可供碳市场控排企业购买碳减排量外,社会公众和机关事业单位均可参与该平台。

比如,社会公众可通过使用共享单车、乘坐轨道交通等绿色出行,以及在线缴费、垃圾分类等低碳行为在平台获得碳积分,享受碳普惠。机关和事业单位可通过平台购买碳减排量用于对大型会议、会展以及日常运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正负中和”。

作为绿色生活重要内容的垃圾分类,近年来已逐渐深入人心,在主城都市区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垃圾分类桶、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点等。

目前,重庆中心城区垃圾分类已覆盖114个镇街、375.4万户居民,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市共建成投运59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每日分类处置能力达2.9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中心城区实现原生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

接下来,重庆将继续扎实推动垃圾分类,建设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大力推行“限塑令”、深入开展“光盘行动”等,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应对连阴雨天气,山西迅速做好“双减双抢”工作 福建多地启动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