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十四五”减污降碳如何协同增效?院士:核心在于源头治理
近日,在能源基金会、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清华大学全球变化研究院、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的共同支持下,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China Clean Air Policy Partnership, CCAPP)召开2021年度会议,与会专家共同探讨“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
会上,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说,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是一项伟大的征程,将助力推进全球气候治理,促进中国实现世界级空气质量。无论是科学上还是工程上,空气质量提升和气候变化治理,两者目标密不可分,需要选择成本效益最优的协同路径予以实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CCAPP指导委员会主席郝吉明认为,我国蓝天保卫战取得跨越式胜利,但环境空气污染问题仍非常严峻。为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需在双碳目标下大力推进结构转型工作,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如何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与会专家认为其根本在于源头治理,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以低碳为特征的产业体系、能源体系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末端治理的减排空间逐渐收窄
郝吉明说,随着污染治理的深入,我国污染物减排的空间逐渐收窄,末端治理的减排难度日益增大,必须寻求新路径、新方式推动污染物的减排。根据清华大学的情景研究,按照过去的末端治理方式,即使加严到最严的末端治理手段,细颗粒物(PM2.5)浓度预计只能达到15-25微克每立方米左右,难以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值,因此只有通过与降碳协同才有可能达到目标。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指出,近些年蓝天保卫战成绩明显,特征污染物细颗粒物(PM2. 5)浓度明显降低,碳排放强度也有所下降,但二氧化碳排放的绝对值并没有降低,减污和降碳还没有实现协同。
“实现‘双碳’目标和打赢蓝天保卫战末端治理有一定作用,但是根本着力点在于源头治理,两者的源头治理高度一致,协同性很强。”杜祥琬介绍了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的同根同源性以及相关源头治理手段的高度协同性,指出需加强节能提效工作,逐步推进产业领域、交通领域、建筑领域等方面优化转型,并大力促进能源的清洁化和低碳化,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和打赢蓝天保卫战。
减污降碳源头治理高度一致协同性强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以及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等。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研究员徐华清指出,在现有的结构和基础条件下,温室气体约束强化将压缩经济增长空间,也就是说温室气体的控排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有矛盾的,解决矛盾的唯一出路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技术的创新。
徐华清认为,低碳发展是协调我国经济、能源、环境的基本途径,核心是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为载体,以低碳技术、低碳制度创新为保障,加快形成以低碳为特征的产业体系、能源体系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其中的‘效’有两个核心目标,一个是减排的最佳效果,二是减排的最低成本。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减污降碳系统治理的社会约束效应,以及社会治理市场配置的效率,要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高整个系统的资源配置效率。”徐华清说,具体而言,应梳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要努力培育绿色低碳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动能,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创造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郝吉明认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首先要靠绿色技术来发展,靠生态系统的增汇来求得碳中和;增效要增加生产能力,不要搞“运动式”的减碳,不要打破正常的供求关系,而是要增加社会生产力。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