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禾下乘凉不再是梦!丰收现场成大型追星现场
来源:重庆发布
“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
穗子像扫把那么长
颗粒像花生那么大
而我则和助手
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
变为现实啦
今(24)日
重庆大足“巨型稻”丰收
丰收现场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而袁老手捧稻穗的巨幅照片
也成为了热门打卡点
众多游客驻足拍照留念
大足拾万镇五彩田园袁隆平爷爷手捧稻穗照片。
游客在袁老手捧稻穗照片旁拍照留念。
游客纷纷来到袁老照片处打卡,“这才是我们心中最亮的星”。
禾下乘凉,梦圆重庆
大足巨型水稻迎丰收
视频:布·视觉/吴汪洋
在大足拾万镇五彩田园里,一丛丛挺拔的稻杆、一串串饱满金黄的稻穗在蓝天白云衬托下格外喜人。10位农民挽起衣袖,下田收割,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
“当了一辈子农民,种了几十年水稻,这还是我第一次站着割谷子。不弯腰,轻松多了。”拾万镇长虹村村民陈兴琼感叹。
9月24日,重庆大足区拾万镇种植的巨型稻迎来丰收。吴汪洋摄
身高:最高可达2.2米,平均身高2米左右
丰收现场还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他们轻抚稻穗,和它们留影晒最萌身高差。
对大部分人来说,所见过的水稻的植株并不高,人站在稻田里,水稻的高度通常都不会超过人的腿部的高度,较高的一般也就在人的腰部以下。
水稻能长得比人高,人能站在水稻下乘凉,这在过去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巨型水稻最高可达2.2米,平均身高2米左右。”杂交水稻中心重庆分中心副主任陈杨朴介绍。
产量:一株巨型水稻含稻穗最低就有360粒
大足区今年试种了15亩“巨型稻”,4月份育苗,5月下旬插秧,今日收割。
大足区今年试种了15亩“巨型稻”。吴汪洋摄
“巨型稻”株型高大,集散适中,叶挺色深,光合效率高,平均有效分蘖达40个。
一株巨型水稻含稻穗最低就有360粒。邹乐摄
“我们还很认真的数过,一株巨型水稻含稻穗最低就有360粒,而普通的水稻只有250粒。”陈杨朴预估,“巨型稻”亩产能达到1600斤。
质量: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三级以上
“巨型稻”个头大,高产。品质如何?
各种大米,看起来大同小异,不过细细品尝,它们还是有区别。现场,新鲜出炉的巨型稻大米下锅开煮,除了巨型稻,还有海水稻、富硒稻等稻米进行参照对比。
重庆大足区拾万镇的巨型稻迎来丰收。邹乐摄
有的游客表示“盲吃”啥也分不清;也有游客尝到“巨型稻”,表示吃起来清香适口,颗粒饱满有弹性。
“它克服了水稻高产不优质的问题,米粒均匀,米质好,适口性好,经评估达到了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三级。”陈杨朴说,巨型稻大米,他已吃过很多次,口感很不错。
优势:稻渔共生
“巨型稻”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2017年10月正式发布的一种水稻新种质,此前在湖南、广西等地试种成功,此次是在重庆首次大规模试种,“耐高温”是试验的一项重要指标。
巨型水稻根系较深,能达到四五十公分,而普通的水稻根系只有二十多公分。所以巨型水稻能较好吸收土壤养分,长得更壮硕,韧性会更好,不仅抗病,抗倒伏能力也更强。
9月24日,重庆大足区拾万镇种植的巨型稻迎来丰收。吴汪洋摄
利用这些优势,还可以在稻田里养殖各类水产,比如鱼、鸭子、青蛙等。
陈杨朴介绍,“这些动物能吃掉稻田里的害虫和微生物,它们产生的粪便又成了水稻的养料,提高产量。”
9月24日,重庆大足区拾万镇种植的巨型稻迎来丰收。邹乐摄
今年6月,水稻专家们在五彩田园的稻田里投入了大量鱼苗,预计10月就能上市销售。
立体种养方式不但可以节约人力和资金成本,还能实现一亩多收,渔粮共赢,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推广:明年有望取得“身份证”,将大面积种植
“我们目前还在试验阶段,明年再取一年数据后,将提交种子审定。审定通过后就相当于取得了‘身份证’,然后会大面积种植。”陈杨朴说。
9月24日,重庆大足区拾万镇种植的巨型稻迎来丰收。邹乐摄
2021年7月,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揭牌。该中心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湖南袁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组建,集聚了多学科专家团队,致力于航天育种、杂交水稻组合选育、新品种试验示范和超级杂交稻高产栽培等方面的研究,计划5年内选育8个左右优质品种,在重庆及周边适宜地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