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猪肉大跌,到了放肆吃肉的时候吗?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文|邢海洋
贴秋膘的时候,猪肉价格便宜了。按批发价格计算,去年此时还是35元/公斤,今年已经跌到了14元/公斤,还不及去年的一半。对消费者,这是大快朵颐的好时候,可对于养殖户,却得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因为年中的郑州暴雨,今年称不上是风调雨顺的一年,粮食价格也的确稳中有涨。可农产品价格总体而言却一路向下,这里面就有猪周期的功劳,也是养殖户在回吐去年整年大赚的利润。年初看着物价居高不下,我们摒住呼吸,如今畅快吃肉,当然也要居安思危,思考下一个猪周期可能遭遇到的问题。
图|视觉中国
这次猪周期的起点是非洲猪瘟,2018年8月1日,辽宁省沈阳市一养殖户的生猪发生疫情,此后的半年内全国暴发,为防控疫情各地提升了养殖标准,饲养户大量清空式出栏,生猪市场价格猛跌。于是,2019年猪价格攀升,下半年尤甚,政府意识到问题严重也开始出台鼓励生产措施,那一年生猪批发价从1月份的12元涨到了年底的36元,一轮猪周期的猛烈涨幅很快就完成了。
猪周期的涨和落通常各有一年半,这是和生猪的繁殖与生长周期一致的。一般而言,母猪出生和育肥4个月,再育肥4个月成为能繁殖的母猪,再生育仔猪又4个月,仔猪育肥6个月,所有的过程加起来有18个月。
生猪的生长周期决定了猪周期的时间宽度,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从近二十年来五次猪周期的状态看,这次还是大为不同。过去的猪周期,政策方面的干预少,进口肉份额少,基本起不到平抑市场的作用,猪周期的上涨往往是单边涨单边跌,可这一次,整个2020年,白条猪肉批发价格一直在每公斤40元-50元之间震荡,全年高位运行,没有明显的顶点。这说明政府的抛储政策和进口措施生效了,稍许顺滑了价格的突进。
图|pixabay
另一个不同之处是供需矛盾至为突出,以往周期中盈利最高点头均通常在1000元左右,而本轮周期当中,在最高猪价下,头均盈利最高可以达到近3000元。可以说,此前没有任何一次猪周期猪肉价格能在如此创纪录的高度上徘徊了这样长的时间。无论是养殖户还是养殖业上市公司都赚得盆满钵满,比如2020年牧原股份的净利润达到303.72亿元,对应的生猪出栏量是1811.5万头,平均每头净利润1676元。
这次的猪周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生猪生产从严重滑坡到基本恢复大约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这也是从后备母猪补栏到生猪出栏上市的最短自然生产周期。之所以补栏如此快,也离不开资本的作用。此轮非洲猪瘟的抗疫中,一大批高水平的规模猪场快速崛起,2020年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能够达到57%左右,比2019年提升4个百分点,大大高于常年2个百分点的速度。
头部企业雄心勃勃,在规模养殖的赛道中还要跑得更快,扩产目标动辄一倍以上。牧原股份2020年出栏1800万头,2021年出栏量目标是4000-5000万头;温氏股份2020年出栏目标为950万头,2021年的出栏目标为3000万头。仅牧原、正邦、温氏、新希望4家企业加起来,2021年的生猪出栏目标就高达1.3亿头。正常情况下,全国一年里的生猪出栏也不过6亿多头。今年价格的快速赶底,相信就有头部企业盲目扩产的推动作用。
图|视觉中国
养猪场赚了大钱,即便以每头猪赚千元计算,2020年全国生猪出栏量为5.44亿头,意味着养猪业赚了5000余亿元的利润。这笔钱正在用于扩大再生产,受制于制造业利润下滑,民间投资无路可去,也向着养猪业转移。业内曾乐观地预测,3年内中国养猪20强企业出栏总量将突破3亿头,消费者吃到的猪肉一半将来自头部企业。市场若真的形成了如此格局,除了特色养殖,小农户恐怕很难有生存的空间了。
曾经,网易养猪、阿里养猪和万科养猪的消息不胫而走,国内互联网大厂和房地产企业似乎都有兴趣投资饲养业,但似乎又都带有生态养殖的噱头,并不以规模化为目的。但在真正的饲养业,一场规模化、机械化,以产能为目的的产业扩张正在进行着,牧原建造的“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养猪场”相当于美国典型养猪场的10倍。这一养殖综合体包括21栋楼房,每年最多可容纳240万头猪,仅耗电每年就是1.3亿度。这里的猪每天吃掉相当于80—100辆大型货车运来的饲料,为了不堵塞交通,饲料靠管道运输。类似的,“猪上楼”的养殖模式正在全国四处开花。
当猪肉开始下跌的时候,农户们最初想到的会是继续育肥,可最终还是要赔钱甩卖,这在猪周期的下跌过程中推波助澜。如今很多养猪人选择了清栏或淘汰部分母猪,预示着生猪价格已经或者即将见底。大快朵颐的时间窗口或许很快就关上了。
但愿规模化养殖主导市场后,周期波动会被尽可能地平抑,我们在肉类消费时会心态平和,不必心惊肉跳。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