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家:对华战前,美国须思考三个问题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9月8日发表题为《反恐战之后是什么?对华战?》的文章,作者是《世界是平的》作者、该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全文摘编如下:
在长达20年的阿富汗“国家建设”行动以失败告终后,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了。这使得许多美国人和分析人士说:“如果当初我们知道情况会变成今天这样,我们就不会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对此我不敢苟同,但它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今天在外交政策方面做了什么?
我的回答可以用一个词来总结:中国。
美中关系稳定惠及全球
我可以用短短几段话来概括我的担忧:从1979年到2019年,这40年代表着美中关系的一个时代。虽然两国关系经历了很多起伏,但总体来说,这是美中两国稳步迈向经济一体化的一个时代。
美中经济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向全球化迈进,也让美中之间享受了40年的相对和平。
简而言之,全球在这40年里经历的相对和平与繁荣和美中关系的平稳发展是分不开的。
不过在过去5年里,美中跌跌撞撞地走上了一条脱钩甚至是直接对抗的道路。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美中两国很可能会在20年后回头看看今天,然后说:正是由于美中关系在21世纪20年代初走向破裂,所以世界变得更加危险,不再那么繁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但在我们从“合作竞争”转变为与中国对抗之前,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想一些棘手的问题。中国也需要这样做。因为当这种合作竞争关系一去不复返时,我们可能会想念它。
首先,我们要问的是:我们与中国的竞争/冲突在哪些方面是一个崛起中的新兴大国与老牌强国之间所不可避免的,哪些可以通过明智的政策来缓解?
让我们从这些不可避免的方面说起。在美中经济融合的头30年里,中国卖给我们所谓的“浅层商品”——T恤、网球鞋和太阳能电池板。相比之下,美国向中国出售“深层商品”——深入其系统的软件和计算机,中国需要这些,而且只能从我们这里购买。
今天,中国能够生产越来越多的“深层商品”,但我们已经不再拥有互信,不敢把中国的深层技术安装在我们的家里、卧室和企业里,甚至不敢把我们最深层的商品(比如芯片)卖给中国。我们是否真正想通了“我们该如何做”?
必须认真思考三个问题
宏观咨询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纳德·穆萨维扎德认为,如果我们现在要把战略重心从中东转向对抗中国,那么我们首先需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我们是否确信,我们对中国这样一个庞大且不断变化的社会的动态有足够了解?”
穆萨维扎德说,第二个问题是,假如我们认为我们的联盟网络是“一项美国所独有的资产,我们是否跟亚洲和欧洲盟友有足够多的沟通,谈到现实中它们与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关系,并确保对华共同立场符合它们的利益和价值观?”
第三个问题是:如果我们认为现在的首要任务是“修复国内的问题,解决基础设施、教育、收入和种族平等方面的严重不足”,那么强调“中国威胁论”是否更有用或更危险?
无论如何,在我们从反恐战转向对华战之前,这是我列出的审查清单。让我们真正思考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