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不止“北上广深”,释放了什么信号?

日期:09-09

原标题: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不止“北上广深”,释放了什么信号?

根据中国政府网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部分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支持地方深化改革先行先试、更大力度利企便民。

会议决定,在实施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动在全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同时,选择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6个市场主体数量较多的城市,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关切,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此外,针对试点创新工作,本次会议还提出了6个方向,包括进一步破除区域分割和地方保护,进一步方便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优化涉企服务等。

中国人民大学高礼研究院助理教授王鹏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首批选中的试点城市中,没有局限于“北上”,这说明未来国内越来越多的省市都要重视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创新试点,试点城市不局限于“北上广深”

对地方探索创新,国家层面早有支持。去年1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对下一阶段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出部署。

《分工方案》明确,支持地方探索创新,设立一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先行先试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对企业诉求“接诉即办”。发挥法治引领和保障作用,保障各项改革依法有序推进。

2019年9月,国务院全面推广京沪两地两年来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先进做法,要求各省市学习借鉴。此次,选定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作为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出于怎样的考虑?

中国人民大学高礼研究院助理教授王鹏表示,首批选中的试点城市中,没有局限于“北上”,这说明未来国内越来越多的省市都要重视起营商环境。“营商环境不光跟企业有关,也跟公众福祉有关,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企业发展才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去年7月,世界银行对外发布了题为《中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成功经验:改革驱动力与未来改革机遇》的专题报告,从中国国家领导人重视、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建立改革协调机制、鼓励市场主体参与等方面分析中国经验。北京作为世行评估中国营商环境的样本城市之一,在开办企业、获得电力、办理建筑许可等领域采取的改革举措,也面向全国甚至全球进行推广。

选中的城市中,除了市场主体数量较多,王鹏认为,还跟各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相关。“包括经济水平、政府改革力度、信息化等能力。”

“先进行试点示范,包括相关规章制度、标准政策进行适配,之后总结经验教训,再向全国推广。”王鹏认为区域经验对推广全国相关工作很有必要。

破除地方垄断隐性壁垒

针对创新试点内容,会议提出六个方面。首先提到的是进一步破除区域分割和地方保护,推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取消对企业跨区域经营不合理限制。破除政府采购等领域对外地企业的隐性壁垒。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占斌在去年总结过当前我国营商环境还存在的问题,他提到各种准入限制、审批许可等不合理的管理措施还比较多。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依然存在,各类企业难以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等。

有关“地方保护”的情况,王鹏表示由来已久,“过去有关营商环境的改善,涉及到跨区域和跨部门的,城市和当地政府可能还是首先从自身利益出发,并不是投入很多精力和资源去做。”

但王鹏认为,地方保护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痛点堵点。“一些地方政府在资源分配上明显向当地企业倾斜,域外企业难以平等竞争。”王鹏提到,本次特别提到涉及到跨区域跨部门要重点解决,对很多异地经营的企业来说也算重大利好。

除此以外,王鹏认为,本次提及的几个方向,包括方便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提升政务服务的审批流程等都值得期待。

在优化涉企服务方面,会议提到了加快打破信息孤岛,扩大部门和地方间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范围。

“运用技术手段,通过互联网+政务的服务方法,固化相关改革成果,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也能真正让企业在改革进程中享受到福利。”

红星新闻记者王田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王珊珊

养老护理技能battle!成绩合格可获国家发证 宁夏银川公安推进“五小工程”为基层减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