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造“铂金店小二”,成立覆盖全市的服务企业专员队伍

日期:09-09
制造业上海市

原标题:上海打造“铂金店小二”,成立覆盖全市的服务企业专员队伍

“十三五”以来,上海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在一些战略领域取得了突破,也培育涌现了较多的新兴产业。面向“十四五”,上海如何增强发展后劲,稳定制造业规模比重?科技创新、金融如何助力先进制造业发展?

9月9日,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介绍了《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相关情况,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裘文进、市科委副主任王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葛平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成立覆盖全市的服务企业专员队伍

吴金城表示,面向“十四五”,上海将继续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强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服务企业“三个统筹”,培育发展新动能,构建制造业发展的战略优势。

一是着力保持制造业比重。上海提出,到2025年保持与上海城市功能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造业比重,制造业发展速度力争高于“十三五”时期,继续发挥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

二是全力抓好招商引资统筹。实施“千项万亿”招商行动,围绕“3+6”产业体系,推动民营企业、央企板块、知名外企等一批重点项目落户,推动投资项目开工建设、开工项目竣工投产、加快形成新增产出,启动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行动计划。同时,抢抓“十四五”开局经济稳中向好的时间窗口,加大产业稳增长工作力度,确保开好局、起好步。

三是积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落实全市产业地图,打造一批强劲活跃的增长极。临港新片区要成为“十四五”制造业增长的战略空间;五个新城结合“一城一名园”建设,加快培育引进龙头企业,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五个新城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要保持在35%以上。完善品牌园区、特色园区、精品微园的建设体系,推进低效用地“腾笼换鸟”,以优质项目的引入提升产业经济密度。

四是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开展有利于产业发展、企业成长的政策突破和先行先试,探索适用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监管措施。优化企业服务,成立一支覆盖全市的服务企业专员队伍,特别是服务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服务专员队伍,打造“铂金店小二”。加强与规划、财政、金融、人才等部门的工作协同和政策供给,落实各项人才支持政策,强化制造业用地保障,推动产业、科技、金融三角循环、良性互动。

五是联动形成市区发展合力。发挥区和园区主体作用,市区联合,加强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特别是,郊区要发挥制造业主战场作用,在“十三五”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制造业规模能级,制造业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实现稳中有升。中心城区要大力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功能型创新机构,促进产业人才等资源高效配置,为全市制造业发展提供支撑。

如何发挥好科技创新的策源能力

王晔表示,十四五期间,市科委将着力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支撑三大先导产业引领发展。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领域“上海方案”,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

在集成电路领域,着力解决核心装备、关键材料和战略产品的技术瓶颈问题。在人工智能领域,推进认知与融合学习、自主与通用学习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基础技术研究,加快计算机视觉、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等通用技术突破,建设和开发具有标志意义的大规模算法模型。推进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加快形成安全可信的技术支撑体系。在生物医药领域,聚焦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等前沿生物领域,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形成重大基础设施群。

二是促进六大高端产业创新发展。加快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推进开展一批数字化应用示范。在先进材料领域,重点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高温合金、先进陶瓷、人工晶体等关键战略材料,以及高温超导、石墨烯等前沿新材料,加强基础研究、工程化和产业化的协同高效衔接。在高端装备领域,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机器人等方向,聚焦工业软件、智能传感器、数字孪生等方面,促进整机和核心零部件协同集群化发展,构建开源生态,提高自主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能力。

三是完善先进制造业创新生态链。建设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强化产业关键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前瞻研究。聚焦流程智造、医疗机器人、半导体材料、碳钎维复合材料等重点领域,创建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强化长三角技术创新协同,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实施“揭榜挂帅”机制,支持龙头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培育形成与产业链相配套的创新链。强化基础研究,设立“探索者计划”,尽快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加快解决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

金融对先进制造业的支持作用

葛平表示,十四五时期,上海将着力推动金融服务先进制造业从传统融资服务升级为全面支持创新发展,针对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提供更加精准的金融服务。

具体来说,一是在企业发展初创期。这个阶段不少企业无抵押、轻资产、流水低,贷款难度比较大,所以要在发挥股权投资尤其是风险投资作用上下功夫。一方面,推动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产业投资基金募集,进一步扩大基金规模;另一方面,鼓励引导产业投资基金投向先进制造业领域的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发挥产业投资基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鼓励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和风险资本投向种子期、初创期先进制造业企业。

二是在企业发展成长期。这时的企业处于核心技术攻关、自主创新的关键期,所以要在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上下功夫。首先,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先进制造业企业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今年上半年,上海中长期制造业贷款余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0%以上。支持政策性银行为重大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鼓励有条件的银行针对“3+6”产业,提供专业化支持和特色化服务。

其次,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与上海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合作,加大融资担保支持力度。鼓励银行采用知识产权质押等融资方式,为先进制造业技术成果转化提供更多金融产品和服务。第三,充分发挥保险保障作用,鼓励保险机构开发推出符合先进制造业需求的保险产品,持续推进“三首”(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保险、专利综合保险等科技类保险产品创新和发展。

三是在企业发展成熟期,这时的企业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所以要在加大直接融资力度上下功夫。发挥上海金融要素市场完备、金融机构门类齐全的优势,鼓励符合条件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或并购重组,落实“浦江之光”行动,推动更多科创企业尤其是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同时,通过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拓宽先进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渠道。

责任编辑:宋文豪

国家能源局发布《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 郑州9月13日(周一)恢复限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