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检察日报》共同成长 我的一次独家报道

日期:09-04

原标题:我与《检察日报》共同成长|我的一次独家报道

法安天下,一报领命。1991年7月4日,《检察日报》的前身《中国检察报》正式创刊。30年时光荏苒,《检察日报》从最初的四开周报逐步发展成为今天集报、网、端、微于一体门类齐全的中央主流媒体,党在全面依法治国领域和政法战线的主要喉舌、党和国家在民主法治建设领域的重要舆论阵地。作为1994年入职的老员工,在这一重要时刻,不禁梳理起自己的职场生涯。入职报社27年,我大部分时间在理论部从事法学和检察理论的采编工作。回想起来,觉得值得一书的经历是2005至2006年,受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家弘指定,独家报道由他主持的《证据学论坛三人行》系列讲座。

何老师是证据学的博士生导师,出于对证据学的深入探讨和广泛传播的目的,他在2005年牵头策划了“证据学论坛三人行”系列学术讲座,邀请汪建成、张卫平、陈瑞华等诉讼法学大咖采取三人谈的方式主讲,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主办,德恒律师事务所协办,大约一个月一讲。

很多法学院的学生尤其是刑事诉讼法专业的学生,都看过2001年版《刑事诉讼控辩审三人谈》和2014年版《新控辩审三人谈》,由张军、姜伟和田文昌主笔,三位作者分别站在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角度,对《刑事诉讼法》背景下的刑事诉讼理论与实务问题展开激烈讨论。而何老师主持的“证据学论坛三人行”也是采用三人谈形式,与控辩审三人谈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形式更为别开生面,三位法学家面对面侃侃而谈,观点可以阐述得更为酣畅淋漓,更易产生交锋。每每讲座开讲,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进贤楼学术报告厅济济一堂,学生们早早到场,一场视听盛宴下来,大家充分领略到法学家们各自不同的立场、观点的交锋和思想的碰撞,体会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和理念的演变历程、经验得失以及对刑事诉讼未来发展的愿景。这两起“三人谈”涉及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证据学和民事诉讼法学,成为法学界的盛事,影响广博而深远。

为增强论坛的理论价值和业务指导性,何老师确定“证据学论坛三人行”系列讲座以当下发生的案例为讨论背景,作为主持人的他需要密切关注当下热点案件,找出其中涉及的证据学原理,然后与其他嘉宾在论坛开讲前先期讨论焦点所在,最后在论坛上完美呈现,其中要花的精力可想而知。

其时,我从中国人民大学刑事诉讼法学博士毕业没多久,由于是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求学前和求学过程中经常报道法学学术会议,也曾在何老师的指导下撰写过有关证据学的学术调研报告。也许是那一段时间与何老师接触较多,也许是自己的一些学术报道曾引起何老师的注意,何老师指定我为系列讲座作独家报道,《检察日报》也就成为系列学术讲座的独家报道媒体。时任检察日报社理论部主任李国明非常重视这一系列报道,专门赶赴中国人民大学和何家弘、陈瑞华老师对报道进行整体谋划。

鉴于高校的特殊性,学术讲座一般安排在周二晚上七点举办。我在下班后马不停蹄从位于京西鲁谷路的报社赶往位于海淀区的中国人民大学,顾不上吃饭就赶往报告厅。由于讲座都是以当下发生的案件为讨论背景,不像其他学术报道没有时效性,李国明主任要求隔天见报,我经常为赶稿累得险些呕吐。不过话说回来,辛苦是辛苦,但看着法学大家的思想能及时传达给读者,也颇感欣慰。

作为学术报道,最紧要的功夫是要抓住学术观点的精髓,提炼出高度概括的大小标题。由于学者们在讲座过程中难免思绪飘逸、天马行空,这就要在学术报道中建立起自己的逻辑结构,将两小时的内容浓缩为精华。对此,我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训练应该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系列报道刊出后,在法学界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首先是得到何老师高度肯定,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樊崇义、卞建林,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卫东主持的许多学术报告都邀请我去做报道。法制日报后来要求加入系列报道,但因为已注明是独家报道被何老师回绝了。报社也对我的工作进行了肯定,我于2005、2006年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嘉奖。

(作者系检察日报社检察传媒研究部副主任)

美国主持人一口气“点赞”中国多项措施 并喊话美国政府:干点实事! 全国一等奖又来啦!这一次是数字艺术设计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