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禁播偶像养成节目,昨日的“疯狂”注定了今日的“凉凉”|沸腾
9月2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坚决反对唯流量论,“广播电视机构和网络视听平台不得播出偶像养成类节目,不得播出明星子女参加的综艺娱乐及真人秀节目。”据悉,预计今年播出的“亚洲少年逐梦竞技真人秀综艺”《亚洲超星团》等节目陆续取消录制。
▲9月2日,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明确表示,要让主旋律和正能量充盈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空间。图片来源: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网截图
其实,偶像养成类节目自创始以来就老问题不断,新问题迭出。
情绪资本驱动下的粉丝经济
偶像养成类节目的目标受众群体往往很明确,制作之初就与年轻一代的粉丝经济进行了深度绑定,可以说是“饭圈”模式的始作俑者——节目平台与经纪公司一起点燃情绪资本,养成粉丝。然后上述公司隐退幕后,借力打力,让粉丝主导营销进程,最终目的,是吸引流量,达到节目品牌和偶像自身多重商业价值增值。
具体来看,宣传营销策略上,公司通过锁定年轻一代聚集的社交平台,快速触达核心受众,在粉丝社区发布大量偶像日常生活、练习花絮、应援等小视频营造亲密、互动氛围。这种形式下,赋予粉丝“陪伴”同龄的偶像共同成长的幻觉。偶像演变为情感投射的对象,粉丝幻想偶像是自己的理想伴侣或是自己理想的状态。
▲某明星应援会现场,粉丝高举灯牌。
赛制设置上,节目一般设置集资投票、打榜、助力等环节和通道。在比赛中表演什么曲目、谁站C位、出道名额位次,皆由粉丝砸多少钱决定。赋予粉丝“造星”的主动权,迎合并满足粉丝的参与感,观众自发“投钱”、非理性“追星”风气日渐浓厚。
在校学生没有独立经济来源,往往靠家长给的生活费买周边,此外还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资源、技术,全方位24小时全天候“追星”。每期节目结束时,选手排名番位对粉丝消费刺激达到一个峰值,粉丝划分阵营,竞相攀比。节目一期接一期,经纪公司利益角逐,助商引流促销,粉丝消费不断升级的同时,“饭圈”不择手段的打榜互骂互撕也在“升级”。集体失控狂欢、宣泄情绪的背后,是沦为“接盘侠”后个体的孤独迷失。
低龄化、颜值即正义的造星模式
消费导向化的另一个恶果就是价值取向单一肤浅、一味迎合流量、缺乏文化价值。“偶像”看似万里挑一、与众不同,实为批量复制生产出来的、可消费、趋同化的商品。
“偶像养成”实属舶来品,照搬日韩偶像培养制度而来。这就导致以“偶像”出道作为发展目标的练习生有着相似的特点:外貌精致、衣着时尚、年龄层控制在18—24岁、能唱能跳精通多种才艺,成长阶段就要频繁曝光并与粉丝接触。
为了突出少男少女的青春活力,这种造星模式呈现出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近日出道的天府少年团,因其平均年龄8岁惹众怒。“偶像神话”制造身体、视觉、情感、符号消费需求,催生出一种对“完美”“年轻”身体外在的狂热焦虑,引导受众通过医美、消费奢侈品、化妆品等手段去弥合自身“不完美”与“完美”偶像的鸿沟。
再看看“偶像养成”模式培养出来的“偶像”,原本需要静心念书的年龄却染上了种种不良社会习气,一夜成名后忘乎所以,成了牵线木偶而不自知。吴亦凡等流量艺人曝出种种违法乱纪事件令人瞠目结舌,其言行做派难免会把青少年粉丝带上歪路。
还有一些明星靠带子女上综艺博热度。孩子本应是天真无邪、隐私最该被保护和珍视的,却过早地暴露在摄像机和观众的审视之下。他们尚处懵懂之中就被节目组制造的话题裹挟,还要经历制作方过度的情感渲染,早早地丧失了童年。
浅表空洞的内容形式
偶像养成、综艺选秀节目需要话题度造势,这就决定了其节目策划要不断输出博人眼球的“人设”、话题,价值观也喜欢剑走偏锋。
人物越有争议性,节目越有看点。《偶像练习生》中的蔡徐坤,节目第一期用夸张的妆容与渔网造型吸睛,立住了“鲜明”的“人设”。
《创造101》的节目组一手打造了杨超越的锦鲤形象,将打造“人设”的火力集中在“幸运”上,引导普通人沉溺在幻想和自我投射之中——实力和努力都不重要,“逆风翻盘”纯粹是因为运气好。不怕“傻白甜”,颜值高就能成功。
此外,一些综艺还擅长将“恶魔剪辑”发挥到极致,负能量满满。后期制作时,节目习惯通过剪辑制造原本不存在的人物对立冲突,放大人物瑕疵,借此操纵观众情绪,让他们对参赛选手的形象产生不同的看法,博取话题度。
还有一些综艺采用“才艺选秀”加“真人秀”模式,呈现练习生台前幕后整个养成过程,也是上述粉丝经济在内容维度的延伸和固化。“练习生等级评定”“battle环节”竞赛叙事外衣之下,选手去留的最终决定权还是由粉丝决定。而“真人秀”模式中,所谓的“真实”也是节目组精心设计出来的。观众通过镜头接收到的是“出名要趁早”“年轻就能为所欲为”等价值观,传递急功近利的观念,迎合并强化了当下社会的浮躁心态。
这些审美畸形的节目,都在不断冲击着观众对主流文化的认知,在文化价值层面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形塑,削弱社会整体文化审美思辨力的同时,污染了媒介生态。
此次广电总局出手,大快人心。因为无论是在电视还是网络平台播出,传达正确的价值导向才是综艺节目的立身之本。而演播制作机构,更不能为了提高节目收视率、引爆话题度唯利益是从乃至丧失底线。唯有如此,我国综艺节目才能在一个健康的轨道上可持续发展。
偶像养成等节目凉了,才能给文化价值深厚的音乐、舞蹈、曲艺、戏剧、影视、纪录片等艺术形式一个正常的生存空间。面对平台上舆论环境混乱、道德失范、低俗文化泛滥、价值观缺位等问题,内容建设是源头。此次多部门联合整治文娱产业,体现了有关部门对大众媒介文化治理、理顺产业逻辑和对相关内容生产流程再造的决心。
新京报评论员|李潇潇
责任编辑:武晓东 SN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