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中国第三家证券交易所落地,为什么是北京?

日期:09-04

原标题:中国第三家证券交易所落地,为什么是北京?|新京报专栏

文|万喆

北京证券交易所即将落地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要全面理解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和发展的背景和前景,需要解答好三个问题。

9月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时强调,中国将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即将落地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要全面理解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和发展的背景和前景,需要解答好以下三个问题。

为什么要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

继上海、深圳交易所诞生后三十余年,市场上一直存在是否需要设立第三家交易所的讨论。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定位是深化新三板改革,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其产生与设立具有内在必然性。

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远景目标提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要更好地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北京证券交易所正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

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是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必然要求。中小企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科技创新、增加就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扶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隐形冠军”之路,是中国从一个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决胜着力点和关键所在。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专精特新中的“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强度6.4%,平均拥有发明专利近12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长期深耕细分市场,创新实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核心技术,处于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对补链强链、解决“卡脖子”难题等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对科技企业而言,其具有高投入性、高技术人才密集性、高成长性的特点,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中国的资本市场始终将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作为重要使命,而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生态,要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保障。因此,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北京证券交易所诞生正当其时。

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是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新三板自2013年正式运营以来,通过不断的改革探索,已发展成为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重要平台。2019年以来,证监会推出了设立精选层、建立公开发行制度、引入连续竞价和转板机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激发了市场活力,取得了积极成效。

根据2021年半年报数据显示,38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挂牌公司在新三板已经获得了较好发展,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3.7%,研发强度近6%。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将有利于支持优质中小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发展,解决融资难,未来新三板的服务空间和力度将更加广阔。

精选层设立一年多来,总体运行平稳,各项制度创新初步经受住了市场考验,吸引了一批“小而美”的优质中小企业挂牌交易。但精选层企业也面临后备企业资源不足的问题,新进创新型中小企业还面临业绩不如首批企业、破发率高、发行市盈率、交易活跃度下降等问题。而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可以更好激活市场交易,增强吸引力,保证改革成果。

而且从性质而言,新三板仅仅是交易场所。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设立,是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的必然要求,有望彻底解决新三板的市场定位和法律地位问题,新三板终于从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真正升级为一个独立公开的“证券交易所”。

▲北京证券交易所即将设立。图/IC photo

▲北京证券交易所即将设立。图/IC photo

为什么是北京?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成为第三家中国证券交易所的落户地,是基于北京具备创新中小型企业和金融业的“双重优势”。

北京具有创新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集中优势。北京具有科研和企业融合的优势,科创成果显著,近四成前沿科技独角兽集聚北京。依托密集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人才等科技创新资源,企业与高校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北京实现了前沿科技创新的引领。

报告显示,2019年北京前沿科技独角兽27家,占全国前沿科技独角兽总数的39.1%。从知识产权成果来看,2019年北京独角兽企业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件数为1361件,位居全国首位。

另外,北京新经济业态发展势头强劲,不断涌现出新赛道实现引领性发展。北京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丰富的科教资源为独角兽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化条件,不断释放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北京科技企业引领产业变革,并在2020年新冠疫情中发挥了创新引领性作用,积极参与抗疫与复工复产,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北京具备金融业发展优势。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除明确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外,还赋予了北京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定位。

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首都金融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北京市的第一支柱产业。北京是一行两会、国家金融企业总部和重要金融基础设施所在地,中央管理的金融企业94%注册在北京,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都设在北京。全市金融资产总量居全国之首。

北京金融机构聚集度高,拥有900余家总部金融机构。北京市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服务金融对外开放。“新三板”市场(New OTC Market)最早诞生于中关村科技园区,是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股份系统进行转让试点。北京也在新三板的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成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正式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市CBD景观。资料图。图/ICphoto

▲北京市CBD景观。资料图。图/ICphoto

怎么建设好北京证券交易所?

对于如何建设好北京证券交易所,中国证监会作出了权威的解释,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在建设思路方面,严格遵循《证券法》,按照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总体平移精选层各项基础制度。坚持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由创新层公司产生,维持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与北京证券交易所“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同步试点证券发行注册制。

在建设原则上,要坚守“一个定位”,即牢牢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尊重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和成长阶段,提升制度包容性和精准性。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

一是北京证券交易所与沪深交易所的关系,实现区域性股权市场错位发展与互联互通,发挥好转板上市功能。

二是北京证券交易所与新三板现有创新层、基础层的关系,要坚持统筹协调与制度联动,维护市场结构平衡。

还要确保实现“三个目标”。

第一,构建一套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的涵盖发行上市、交易、退市、持续监管、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基础制度安排,补足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的短板。

第二,发挥北京证券交易所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纽带作用,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成长路径。

第三,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创新创业热情高涨、合格投资者踊跃参与、中介机构归位尽责的良性市场生态。

此外,还要把握好建设重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将是北京证券交易所的重点。统筹协调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布局,推动健全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全链条制度体系,着力打造符合中国国情、有效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专业化发展平台。

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站在两个百年的交汇点,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不仅是中央增强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举措,必将有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注入活力和动力。

雨水不断!中央气象台9月4日10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2021年我国新冠疫苗产量将超50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