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水相融,绘就河湟谷地生态美好画卷
黄河九曲,碧波荡漾,澄澈东流。
湟水迢迢,青山隐隐,珍禽飞来。
青海东部,有一片黄河和湟水河相拥流经的故土,称之为河湟谷地。
绿色,是这方土地上儿女追逐的色彩。
一
植树造林“大会战”、打造绿色屏障、绿色河谷、绿色城区,黄河和湟水河流域生态景观修复、让荒山成了景区……
夏日,从河湟两岸任何地方远眺,目光所及,皆是一片翠绿。
作为黄河上游生态功能区,我省东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海东,立足“三个最大”“三个安全”省情定位,牢记“国之大者”使命要求,坚决扛起生态保护政治责任,在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中贡献着海东力量,让河湟谷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一江清水向东流”。
几年前,海东大气环境形势不容乐观,以颗粒物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显突出,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压力持续加大。为此,海东市出台《海东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为了抑尘,海东市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以控制建筑施工和道路交通扬尘为重点,对建筑施工场地采取施工围挡、场地硬化、裸露地覆盖、洒水降尘、车辆出场冲洗等措施,最大限度抑制了城区扬尘污染。
为了控烟,海东市加强对铁合金、碳化硅、玻璃等行业烟粉尘治理和脱硝脱硫设施的监管,确保稳定达标运行,督促企业对厂区环境“脏乱差”、原材料堆放棚不规范、除尘布袋破损、烟气无组织排放等问题进行有效治理,并依法取缔废旧塑料颗粒加工等污染严重、群众反响强烈的企业,有效控制了工业企业烟粉尘污染。
为了让人民天天看到蓝天白云,时时吸到新鲜空气,海东市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捷报频传,在全省率先颁布实施《海东市全民义务植树条例》,连续5年开展九次春秋两季百万人(次)全民义务植树造林“大会战”;参加人数达480余万人次,植树3400多万株,国土绿化提速三年行动计划超额完成,造林面积居全省之首,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6%,绿色发展指数位列全省第一,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5%,黄河出省断面和大通河出省断面Ⅱ类水质达标率为100%,湟水河出省断面IV类水质达标率为100%……
特别是湟水河三大峡口生态环境发生了历史性转变,通过对以原民和镁厂为代表的湟水流域48家废弃工厂进行彻底整治,使昔日的“黑色硅铁走廊”变成了如今的“绿色生态走廊”。
一组组鲜亮的数据映射出了海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
二
生态绿色是人民生活的底色底蕴。
湟水河位于我省东部,流经西宁市、海东市,被誉为青海人民的母亲河。湟水河流域面积占海东市总面积的51%,全市75%的人口分布在湟水流域,海东市依湟水河而生存和发展。
作为一条承载重要发展意义的生态河流,实施湟水河系统性综合治理、让湟水河变清澈是两岸群众的共同期盼。
为此,海东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聚焦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湟水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监管、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项目建设。
累计投入中央和省级资金4.8亿元,重点实施乐都引胜沟、平安白沈沟、互助塘川河等8个流域治理和水生态修复项目。目前,平安白沈沟、祁家川、民和巴州河等流域治理项目和乐都、民和、互助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已建成并发挥生态效益。
漫步湟水河岸边,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一块蓝色的河长制公示牌,上面清晰地写着各级河长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明确标注着河长的职责和监督举报电话。每一天每段河都有一名河长巡河:查看水流情况,捡拾河边零星的纸屑、塑料袋等杂物。
“河水依然清澈见底,阻塞河道的垃圾基本看不见了,水质也在逐渐变好,河里的鱼儿多了,河边的鸟儿也多了,这些都是群众对湟水河治理最直观的感受!”
海东市水务局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海东市共有全市1758名河长及469名湖长,他们和1886名河道保洁巡查员共同构建起全市河流的保护网络。
据了解,较“十二五”末相比,海东市湟水流域水质达标率连续三年保持100%,优良率由2015年的40%上升至2020年的100%,自2018年全面消除Ⅴ类水体,确保了一江清水出城出省。
如今,沿着“母亲河”湟水河,西宁北山美丽园、湟水河湿地公园、宁湖湿地公园、大地湾湿地公园、西沙沟湿地公园……一处处依河而起的绿色湿地景观与自然水系风貌,水清草绿,群鸟栖息,生机盎然。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亦是群众日益提高的幸福指数。
近年来,海东市在核心区城市绿化上狠下功夫,尤其从公园绿地、便民休闲绿道、生态廊道建设入手,着力打造“花园之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让市民在城市里也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尤其“十四五”开局起步,海东市将全力推动乐都、平安核心城区绿化提质、国家级森林城市创建、“公园中的城镇”建设工程,加快建设海东核心区市民广场、滨河广场、中央广场等绿地景观体系;推动乡镇、村社绿化扩面,推进海东整村绿化工程,充分利用农村人居环境清理出的道路和房前屋后闲置地,广泛动员群众植绿补绿,让市民期待的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河水;从道路两旁的葱茏绿脉,到花团锦簇的园林景观,从湿地公园里曲径通幽的小路,到错落有致的花草树木……走进东部城乡,生态之变,绿色底蕴,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人惊喜不已。
三
“在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中站高位勇担当。”
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海东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为河湟两岸绘就了一份有“品质感”的山水田园蓝图。
海东将立足地理特征和气候特点,坚持带状城市、点状开发,划定边界、集中打造,保护城乡山体自然风貌,修复河湖湿地生态,加强城市公园和绿地建设,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治理——构建田中有城、城中有林、林茂田丰、山清水秀的城市新格局,实现有山、有水、有田园,守护好青海东大门碧水蓝天,让其更具山水品质和田园诗意。
绘就了一份有“现代感”的生态绿色蓝图。
围绕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重大要求,构建河湟谷地生态共同体,海东将继续综合整治水土流失,稳固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进工业绿色升级、农业绿色发展、服务业绿色提质,实施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无废城市和生态乡村建设行动,崇尚绿色产品消费,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让东部河湟谷地更具生态福祉和绿色福利。
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美的享受,也是人们走向未来的依托。
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地更绿了,这背后,是统筹西宁、海东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综合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构建河湟谷地生态共同体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时代要有新担当,新担当需要新作为。我们看到,海东,正阔步向前,为河湟谷地的宏伟蓝图,增添一道道鲜亮的绿色,让绿水青山成为人民永续享用的最大财富,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