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慢病致残和意外伤害少一些,上海做了哪些努力?
2021年8月25日是第五个全国残疾预防日,主题是“加强残疾预防,促进全民健康”。
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正在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具有高发生率和高致残率。而意外伤害事件的频发,也正成为致残一大“杀手”。
近年来,上海已建立起一套“医防融合”的慢病综合防治体系,以健康全程管理为重点,依托“上海健康云”平台,实现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肿瘤等重点疾病的早期筛查和有序分诊。针对车祸、跌倒、溺水、烧伤等意外伤害,上海也建立了一套监测体系,将为今后制定伤害防控策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为促进全民健康,上海更把健康元素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各环节,将健康融入万策。在社区里,一个个居民自我健康管理小组逐步普及,家庭医生成为诸多慢性病患者的健康守门人;“一江一河”健康公共空间,可漫步可健身,如今已经成为“健康上海”打卡地。
预防糖尿病等慢病致残,预防视力损伤致盲
糖尿病是影响上海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长期慢性高血糖可导致包括视网膜、肾脏、周围神经及大血管病变在内的多种慢性并发症,可引起失明、肾衰竭、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截肢等严重后果。
根据上海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全市35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21.6%。
多年来,上海一直将糖尿病防治纳入《上海市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和《“健康上海”行动》等专项工作,不断强化糖尿病的早诊早治和社区健康管理。2015年起,上海就探索建立“医防融合”机制下的、覆盖本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二三级医疗机构和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糖尿病预防与诊治服务体系。而自2017年以来,上海深化推进糖尿病风险筛查和精细化管理,将居民糖尿病风险评估、糖尿病高危人群风险筛查和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筛查等,纳入慢性病综合防治服务管理。
截至目前,上海市累计对105万居民开展了糖尿病风险评估,为43万高危人群进行了糖尿病筛查,为30余万糖尿病患者实施了糖尿病肾病、足病和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筛查,对发现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及时转诊。
在上海,每一位签约社区家庭医生制度的老人,都拥有一份自己的电子健康档案。无论是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市区公立医疗机构就诊,每一次的健康检查数据都会被纳入到上海健康云平台中,便于医生随时调阅,极大地方便慢病患者开展持续性治疗。
视力损伤将为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诸如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等眼健康问题,正成为致盲的重要原因。
针对青少年近视防控,上海已建立起市、区两级儿童屈光发育监测体系,创建儿童屈光发育档案,2020年基本实现了在园在校4-18岁儿童青少年屈光和视力检查全覆盖。
而针对60岁以上老年人,截至2020年,上海在为280万60岁以上老年人建立信息化眼健康档案的基础上,重点为65岁以上户籍人口中盲和中重度视力损伤(最好眼日常生活视力<4.5)人群进行验光服务,对验光检查中发现有未矫正屈光不正的贫困对象提供免费配镜,对检查中好眼矫正视力无法提高至4.5的对象进行转诊服务。未来,一套老年人屈光不正矫正长效机制将会逐步建立健全。
意外伤害频发,多部门联动实施监测
车祸、跌倒、烧烫伤、溺水等这些伤害事件,严重威胁着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具有高发生率和高致残率。
为预防这些伤害的发生,上海市公安、疾控、健康等多部门联动。针对快递行业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2017年3月25日起实施的新修订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新增了“倡导驾驶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电动)轮椅车上道路行驶时佩戴安全头盔”的条款,第一次将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佩戴提升到交规层面。
上海市卫生部门近年来也一直在提升对道路交通安全宣传的重视,早在《上海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中就提出道路交通安全出行专项行动,广泛开展涵盖步行、骑行、机动车驾驶和乘车等各种出行方式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还围绕《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推动儿童安全座椅、后排安全带、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的正确使用。
为全面掌握本市各类严重伤害事件的原因、发生和变化趋势,由上海市卫健委制定并印发的《上海市伤害住院病例登记报告办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所有因伤害在本市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且明确诊断符合伤害病例定义定的病例均需登记报告,医疗机构通过基于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的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平台,报送伤害住院病例的伤害发生信息和伤害临床信息,伤害发生原因、发生地点、致伤意图、临床诊疗结果等都将被一一纳入。
上海市卫健委方面表示,开展伤害监测,加强伤害基础性信息收集、分析,有助于掌握伤害流行情况和疾病负担,为制定伤害防控策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