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神舟十二号航天员成功二次出舱,这些知识你知道吗?
新京报讯(记者冯雅君见习记者张建林)8月20日上午,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这也是神州十二号航天员的第二次出舱。40多天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在协同配合下,圆满完成了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
根据任务安排,第二次出舱活动将抬升一个全景相机、安装一套扩展泵组,为后续空间站扩展舱段做好准备。
保障航天员舱外作业的舱外航天服有哪些黑科技?空间站内部构造是什么样的?目前有哪些国家独立掌握了出舱技术?
舱外航天服是一个“小的航天器”
“舱外航天服的功能非常多,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就是一个小的航天器。”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介绍,“舱外是真空环境,航天服要供应氧气,保证气体循环和恒定温度;要能屏蔽紫外线以及打到人身上会破坏DNA的粒子辐射;还要防止微流星体和微轨道碎片,如果是小的碎片,穿上保护服就可以。”
2008年,航天员翟志刚身穿中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完成了首次出舱活动。“飞天”舱外航天服总重量约120公斤,造价3000万元人民币左右。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介绍,还有一个巧妙的设计藏在舱外航天服上——航天服上的字都是“反着的”。因为当航天员穿上厚厚的舱外航天服后,在头盔里面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字。工程人员为此在衣服手臂处安装了一个小镜子,航天员可以通过镜子看到衣服上的字。因此,舱外航天服上的字是镜像的。
出舱作业为“空间站扩展舱段”做准备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吴大蔚介绍,根据任务安排,第二次出舱活动将抬升一个全景相机,安装一套扩展泵组,为后续空间站扩展舱段做好准备。“与首次出舱相比,此次程序变化不大,只是在各个工作块之间的时间分配以及一些细节上做了调整,其中包括调节舱外航天服尺寸、补充携带消耗品。”
目前,中国空间站的基本构型由3个舱段构成,分别是核心舱、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在轨运行期间,由神舟载人飞船提供乘员运输,由天舟货运飞船提供补给支持。
“空间站整体呈T字构型,核心舱居中,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分别连接于两侧。其中,核心舱用来控制整个空间站组合体,两个实验舱分别用于生物、材料、微重力流体、基础物理等方面的科学实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
随着更多科学研究需要的涌现,中国空间站考虑了未来的扩展需求。通过增加舱段,空间站可提供额外功能或容纳更多舱员,进行任务作业。
目前在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由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16个国家共同建造,属于第四代空间站。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资料显示,国际空间站包含3个节点舱、3个实验舱,以及功能舱、气闸舱、服务舱和多用途后勤舱。
比如,“团结”号节点舱是国际空间站上负责连接6个舱体的主要节点舱,用于存贮货物和调节电力供应;“星辰”号服务舱是国际空间站的核心,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寻求”号气闸舱是为航天员提供出舱活动前穿戴航天服的场所……
对于中国空间站的设计,周建平曾表示:“现在是3个舱段,扩成4个舱段,甚至扩成6个舱段都是可行的。”
目前有三个国家独立掌握出舱技术
1965年3月18日,苏联航天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乘“上升2号”飞船进入宇宙,并出舱行走24分钟,顺利成为地球上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人。列昂诺夫生前在接受俄媒采访时称,这次“太空行走”非常危险,上了太空,迎来不少意外。
航天服在内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开始膨胀,肿得像个大气球。列昂诺夫说,这让体积庞大的他被挡在飞船舱门外。为了返回船舱,列昂诺夫开始给航天服减压,在危险时分,他的体重骤降了10余斤,每一只鞋子里都积聚了大量汗水。最终才慢慢挤进船舱。
3个月后,第二次“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来自美国。1965年6月3日,美国航天员爱德华·怀特被送上太空,成为第一个进行出舱活动的美国人。当天,他离开格米尼4号宇宙飞船,在太空中漂浮了23分钟。
43年后,中国也完成了自己的首次“太空行走”。2008年9月,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搭乘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太空,翟志刚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空间出舱任务。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
新京报记者冯雅君见习记者张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