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材化肥芯片煤炭…涨声一片,市场监管部门“组合拳”应对

日期:08-08

原标题:玻璃钢材化肥芯片煤炭…涨声一片,市场监管部门“组合拳”应对

“制造业企业最近真的很困难,各种原材料都在涨价。”广东光之典照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辉对红星资本局说,“照明需要的原材料,铝材成本上涨50%,LED照明驱动芯片上涨十数倍,连只占小部分原料的玻璃,都涨了15%。”

今年以来,芯片、纸张、钢材、化肥、煤炭等大宗商品“涨”声一片,背后原因多和产能、供需,甚至金融操盘相关。面对多种商品涨价,国家频频出手管控。

8月4日工信部消息称,原材料工业司召开平板玻璃价格座谈会视频会议,分析当前平板玻璃价格快速上涨的原因及影响。

同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涉嫌哄抬钾肥等化肥品种价格的生产和经销企业立案调查,约谈部分重点化肥企业,称将继续密切关注化肥价格秩序,严厉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

此前一天,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对涉嫌哄抬价格的汽车芯片经销企业立案调查。

玻璃钢材化肥芯片煤炭…涨声一片,市场监管部门“组合拳”应对

建筑玻璃涨幅近90%

库存天数只剩一周

工信部:增加生产,稳定价格

作为光伏、建筑、汽车、家电等行业的上游供应商,玻璃行业一直受到市场的关注。

根据中国玻璃期货网数据,截至2021年7月25日,全国建筑用白玻平均价格为2956元/吨,环比上周上涨116元,涨幅4%;同比去年上涨1382元,涨幅87.8%。

库存方面,据隆众资讯,截至7月29日,全国玻璃样本企业总库存1725.12万重箱,环比下降5.33%,同比下降61.34%,库存天数8.32天。也就是说,全国的玻璃,目前大概只有一星期的库存。

平板玻璃价格上涨、库存减少的背后,和产能供需及原材料上涨相关。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去年下半年以来,光伏产业需求旺盛,光伏玻璃产能供不应求,价格涨幅接近翻倍,甚至一度出现组件商联合发布倡议书,希望从政策层面解决限产问题。

随后,工信部征求并印发了《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下称《办法》),并在《办法》中将玻璃分为光伏压延玻璃和平板玻璃两大类。其中光伏玻璃可不制定产能置换方案,但新建项目建成投产后企业履行承诺不生产建筑玻璃;而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装修、汽车、家电、设施农业等领域的平板玻璃,则保持产能置换比例不变。

工信部官网截图

工信部官网截图

这一《办法》相当于给光伏玻璃产能开了绿灯。业内人士分析,政策层面放开对光伏玻璃的限产,一方面解决了光伏玻璃产能问题,稳定了价格——光伏玻璃价格在今年一季度终于回落;另一方面,这也使得玻璃厂将产能转移至光伏玻璃,从而导致建筑玻璃行业的产能缩减,又适逢建筑玻璃进入传统旺季,在产能受限和需求旺盛的双重因素叠加影响下,建筑玻璃价格一路高升。

而上游原材料中的纯碱大幅涨价,也成为玻璃涨价的另一主因。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纯碱是玻璃企业的成本大头,约占原材料成本比重的30%-50%。

7月31日,四川某纯碱化工厂负责人对红星资本局介绍:“去年初纯碱价格大约为1300元/吨,而本周纯碱重碱价格已到约2350/吨。”该负责人认为纯碱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靠市场需求拉动,“目前主要是光伏和锂电两大板块在推动”。

目前玻璃涨价的压力正在被中下游企业承担,广东光之典照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辉表示,“若未来持续涨价,只能随行就市,向终端消费者传导”。

8月3日,工信部消息称,原材料工业司召开平板玻璃价格座谈会视频会议,分析上半年玻璃行业运行情况,研判下半年玻璃供求变化。

会议认为,当前平板玻璃价格快速上涨主要是受市场需求增长拉动和原燃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下一步,要努力增加平板玻璃供给,稳定市场价格,促进行业平稳有序高质量发展。

具体包括,一是千方百计增加平板玻璃生产,更好地保障市场需求,照顾下游加工企业的利益;二是在稳定玻璃市场方面下功夫。行业协会要发挥作用,引导企业自律。对带头哄抬物价的行为,情节轻微的要约谈,典型严重的要依法查处;三是加强市场信息引导。及时发布平板玻璃产能产量、市场供求等变化信息,防止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市场波动和价格大起大落;四是加强上下游产业链梳理衔接,关注石英砂、纯碱、天然气等原燃材料价格变化,做好上游产业链协调,保供稳价,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化肥价格创10年新高

或有期货公司参与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部分企业

相比之下,近日化肥价格上涨原因,则更为复杂。红星资本局此前调查发现,或与期货市场、产能限制、进出口贸易相关。

“今年化肥全涨,特别是尿素涨得凶得很。”6月15日,苏悦群(化名)对红星资本局说,“以某品牌40KG(千克)的尿素为例,去年进货价不到80元,但在今年6月,进货价已经飙升到115元。”

尿素价格是化肥行业的“晴雨表”。据华创证券数据,6月11日当周,主产区尿素价格上涨超过200元/吨,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周涨幅。最高批发价突破2750元/吨,创下10年来新高。

业内人士认为,这或许与尿素期货市场有关。去年生产了165万吨尿素的云天化(600096.SH)在财报中认为,“尿素期货上市,加大市场价格波动,逐步形成新的产品价格机制。”

但期货和现货的价格并非完全吻合的,大趋势是相同下,可能存在一定的延迟。以期货尿素2107(UR2107)为例,4月2日,其报价为1852.51元/吨;6月7日,其报价一度飙升至2520元/吨。目前,尿素2107的价格已有所回落,但据生意社显示,部分地区的尿素现货仍在2700元/吨以上。

有尿素贸易商认为,在尿素期货价格高的时候,厂家会跟着期货价格上涨;而在期货价格低的时候,部分厂家会限制接单,“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有投资者称,部分尿素生产企业串通期货公司,限制接单。本来日产量可达3000吨的,但是每天只实际生产、销售1500吨左右。这样一来,既保证厂家库存不会大量积累,也可以限制下游的经销商,造成厂家缺货的假象。

6月上旬,在尿素期货处于价格高位时,红星资本局曾先后致电多家尿素生产企业,在问到是否会根据期货价格上调尿素价格时,他们的答案都是“随行就市”,价格跟着市场行情走。但均表示,没有限制接单,不太了解相关情况。

但6月3日卓创咨讯消息称,山西地区尿素市场继续向上运行……部分企业仍旧控制接单,货源偏紧,短期尿素市场行情偏强运行。

除期货市场操盘的可能原因外,产能和出口贸易也在影响着尿素价格。

心连心集团的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他们在去年12月10日前已关停两条生产线,固定床(指一种工艺)淘汰后将影响尿素产能100多万吨,会对今年春耕用肥供应造成影响。

作为最大的尿素进口国之一,印度每年都要从中国和伊朗等国招标约900万吨尿素。川财证券认为,印度对尿素需求量的上升,有望推动尿素价格上涨。

庆幸的是,最新一轮化肥涨价大约是在3月前后开始的,而农民们多有提前备肥的习惯,从红星资本局的走访情况来看,化肥涨价或还未完全传导到终端的农民,目前来看所受的影响可能还不大。

针对化肥涨价的情况,8月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文称,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会议,约谈提醒部分重点化肥企业,相关行业协会参加。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截图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截图

会议要求重点化肥企业提高站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依法合规有序经营,不得囤积居奇、哄抬价格或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参会企业表示,将全力组织好生产经营,暂不安排化肥出口,保障国内化肥市场供应。

汽车芯片涨价10倍

多车企减产暂停产

立案调查涉嫌哄抬价格的企业

“这一轮涨价是从今年年初开始的,(汽车)芯片在主流渠道涨了5-10倍,非主流渠道甚至可能涨了10-20倍。”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秘书长崔东树告诉红星资本局。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以来,因为芯片短缺,福特、丰田等国际车企的一些工厂相继减产甚至停产。缺芯也导致部分国内汽车生产商减产或停产。

对于汽车芯片的紧缺情况,国金证券半导体团队的研究员告诉红星资本局,其主要原因在于供需错配带来的结构性失衡。

从需求端上来看,受此前疫情影响,导致车企对汽车市场过于悲观,车用芯片订单减少。而在需求量大增后,车企库存消耗过快、上游晶圆厂短时间难以调配及增加产能。

而从供给端上来看,对制造大厂来说,相比于制程落后的汽车芯片,制程先进、毛利更高的消费级芯片更具吸引力,导致晶圆大厂扩产不积极。

“芯片放在汽车上,对大小、空间各方面的要求都不高,所以不需要做到很精密的程度。”崔东树称,汽车芯片在芯片领域属于不那么先进的产能,厂商可能更愿意制造利润高的消费级芯片。

崔东树认为,此前产能转移到了高端产品上,而现在对汽车芯片的需求又在不断增长,所以供需之间出现了矛盾。“我估计到8、9月份会逐步缓解,芯片价格会逐步降下来。”

8月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汽车芯片市场哄抬炒作、价格高企等突出问题展开调查,对涉嫌哄抬价格的汽车芯片经销企业立案调查。下一步,将持续关注芯片等重要商品市场价格秩序,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截图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截图

6日晚间,央视财经发布评论文章称,“缺芯”不是“炒芯”的理由。遏制价格违法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监管层决不会手软。

产煤重镇煤炭涨幅达75%

需求端误判价格趋势

发改委:做好增产保供工作

8月4日国家电网消息,近期受全国多地高温天气影响,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内用电负荷持续攀升。8月3日,公司经营区域最大用电负荷达89708万千瓦。西南电网和湖北、陕西、四川、重庆电网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最大负荷分别达到7657万千瓦、4343万千瓦、3074万千瓦、5192万千瓦、2435万千瓦。

进入夏季,用电量随着气温迎来高峰,而作为火力发电的主要原材料,煤炭则“春江水暖鸭先知”般的,更早迎来价格高峰。

这一轮煤炭涨价,源自今年5月。据21世纪经济报道,春节过后,国内产煤重镇之一陕西榆林的煤炭价格不过400元至450元/吨,但至5月中旬,已升至700元/吨以上,其涨幅在55.6%-75%之间。部分品种煤炭含税价已经升至980元至990元/吨。

背后原因,和供需及环保政策相关。

供给端方面,21世纪经济报道称,受环保政策影响,五一假期后,榆林当地只要土地或者生产存在合法合规问题的煤场全部暂停生产,有经理称“给了两个月的时间来办手续,办不下来就不用生产了。”本来共有煤场300多家,节后停产了100家左右煤场。

而在需求端,部分下游企业错误预估价格运行趋势,认为已在去年12月处于高位的煤炭价格,今年5、6月应有所下降,结果煤价不降反升,又适逢夏季需求高峰来临期间,下游企业只能硬着头皮买涨。

7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6.2%,较2019年同期增长15.8%,两年平均增长7.6%。上半年,煤炭消费同比增长10.7%,较2019年同期增长8.1%。其中发电、建材用煤持续较快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5.7%、12%,电煤对煤炭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7%。

对此,6月17日,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赴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开展联合调研,了解煤炭市场运行和价格变动情况,并召开座谈会,研究做好煤炭等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

8月以来,各地发改委赴湖南省岳阳市、河北省唐山市、秦皇岛市、陕西省榆林市等地调研煤炭价格运行情况,表示杜绝囤积居奇、哄抬价格行为,做好煤炭增产保供工作,促进煤炭市场平稳运行。

红星新闻记者杨佩雯谢雨桐

责任编辑:王珊珊

湖北咸宁崇阳通报1例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涉县中医院 江苏江阴:即日起暂停全市各类电影院、演出剧院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