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中的老人:不懂上网,被救后担心家里财物又返回

日期:07-28

原标题:特写丨洪灾中的老人:不懂上网,被救后担心家里财物又返回

一轮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将河南省多个地区变成了“汪洋大海”。断水、断电、信号中断、交通阻隔,灾区的民众就像被困在一座座“孤岛”上,等待着亲友或是陌生人的营救。

在互联网时代,“孤岛”上的人可以动动手指,发布求救信息,就能让自己像发光一样被捕捉到,每座“孤岛”联结成一张“网”,线上线下救援大行动也随之争分夺秒开展。而那些不熟悉网络、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却孤独地蜷缩在黑暗的一角,声音微弱,难以被发现。

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由于河南省的强降雨北移,受灾范围扩大到豫北地区,多地救援队也迅速从郑州市转战到新乡市、鹤壁市等地。与此同时,多则关于老年人在水灾中被困或是失联等待救援的信息,在各大救援群里传播。

这些老年人有着相似的特征——年纪大,不太懂使用互联网求助,行动不便,或是身患疾病,有些则因顾虑家中财物留守原地。由于人员所在范围较广,本地救援力量有限,民间的救援队则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赵成彬是民间救援队的一员。河南灾情刚开始的时候,眼看着卫辉市积水不断上涨,他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了抗洪活动,并且发动了妻子和身边的朋友,组建了一支临时的救援志愿队。

救援志愿者。受访者供图

救援志愿者。受访者供图

赵成彬告诉澎湃新闻,在这几日的救援当中,老年人的情况算是比较特殊,救援难度也比较大。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前几天救助的一位老人。当时医院接收了很多受灾民众,老人的儿子和女儿都在医院工作,也第一时间参与到医院的救援当中。由于离不开工作岗位,而自己的老母亲还在家里,老人的子女非常担忧,恰好碰到赵成彬到医院给群众送衣物,老人的儿子向他求助。

赵成彬二话不说,第一时间把信息传播出去,呼吁救援队的伙伴们动身前去救援老人。等到救援队到达时发现,老人被困在一个小单元房的二楼,屋子里已经全部进水,水位足足有一米七左右,屋子里停水停电,她就这样在孤独和黑暗中熬过一夜。

获救后,老人解释说,自己没有手机,家里断电也打不了电话。

救援志愿者营救被困群众

救援志愿者营救被困群众

7月27日凌晨,赵成彬与同伴又成功营救了一对老人。这两位老人早前已经被转移到安全的地带,但他们担心家里被困的50只羊会丢了或是淹死,一直焦虑不安。

“因为这是他们的经济来源。”赵成彬解释。

当时他安抚老人,“不要担心,不要过去。”过了一会,忙于救援的他,一转头发现,两位老人已经划着自备的橡皮艇往家的方向去了。两地水路比较远,大概有两三公里。他们去的时候情况没那么复杂,体力也充足。结果到了之后,他们体力不支,橡皮艇漏气,没有力气再划回来。

赵成彬接到两位老人的救助电话时,叮嘱他们不要乱走动,在楼顶上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此时已是晚上九点多,他立马在微信群里发布救援信息,联系其他的救援队。

由退伍军人组成的一支救援队最早赶了过来,赵成彬与他们一同划着橡皮艇前去救援。摸黑走了一个多小时的水路,他们终于到达了老人被困的地方。当时这两位老人已经在水里泡了很长时间。27日凌晨,救援队终于成功把两位老人救了出来。

面对洪灾,老人的自救也同样重要,危险时刻不要固守原地,保命要紧。

7月28日,澎湃新闻注意到一则关于一位60岁的老人被困屋顶等待救援的信息。下午,记者联系上了这位老人王朔(化名),他说自己已经获救。

王朔陈述了这几天的遭遇。他家住在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前几天洪灾还没变严重的时候,王朔让家人转移到亲戚家避险,而自己则留在家里看护财产等东西,待了几天没出门。由于他家所处地势高,被淹得不算严重,但到了28日,房子的积水也已有一米多深。

考虑到家里断电,东西也吃光了,最后实在没办法,他从家里蹚水来到路边求救。幸运的是,他走到路口时就遇上了一支来自广西的救援队,把他被送到安全的地方,随后跟家人汇合了。接下来,他打算待在亲戚家,等洪灾过去,再回归正常生活。

“很幸运,救援队及时得很呐!他们一直在路上巡逻,看有没有人需要帮忙。”王朔说,“我很想谢谢救了我的那些人,但后来没找到他们。”

这些民间救援志愿者又继续散开,奔赴新的目的地营救新的陌生人,没有留下名字。

赵成彬建议,面对洪灾,老人们不要紧张,尽量保证自身安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自救,或是等待救援队来搜救;如果有手机电话,可以向亲戚朋友求救,告知位置、现场情况、人身安全等信息;尽量保持手机畅通,尽量节省手机用电,等待外界救援。此外,如果不知道外面水有多深的话,老人尽量不要擅自来回走动,保证自身安全,原地等待救援。

台风“烟花”在沪“谢幕” 上海人谈论的“魔都结界”是什么? 浙江运动员石智勇破世界记录夺冠!省委省政府电贺中国体育代表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