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检察官的考核机制

日期:07-22
检察官法国法院司法部

原标题:法国检察官的考核机制

检察官的考核向来是颇为重要的问题。考核结果往往决定着检察官的职业生涯,包括任用、晋升、奖励或惩处等,因此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和程序可激励检察官廉洁公正履职,促进检察事业沿着正确方向砥砺前行。反之,如果考核标准或程序出现偏差,则可能影响检察权公正高效地运行。也正因为如此,几乎所有国家均尝试设计符合司法规律的检察官考核机制,奖优罚劣,保障最优秀的检察官成为检察业务的核心主导者。法国是现代检察制度的发源地,在长期的业务实践中设计了一套总体较为完善的考核机制。

考核程序

(一)考核环节

根据法国司法官身份法第12条第2款之规定,对检察官的考核分为两种:一种是常规考核,即每两年对每位检察官进行一次考核;另一种是晋升考核,即将检察官纳入晋升名单时所应进行的考核。考核程序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检察官自述、预先考核及最终考核。

检察官首先进行“自我评价”,充分陈述从事司法职业的相关情况,包括工作类型、办理案件的相关情况等。检察官的“直属上级”随即以“评价会谈”的形式进行预先考核。需要说明的是,法国的检察系统奉行严格的科层制,驻上诉法院检察官的直属上级为驻上诉法院总检察长,而驻司法法院的助理检察官或者代理检察官的直属上级为驻司法法院的共和国检察官,检察系统的最高首长为司法部部长。“评价会谈”后,检察官的“直属上级”将形成书面的谈话总结。“自我评价”及书面的会谈材料将成为最终考核的重要依据。最终的考核结果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包括对被考核检察官的工作描述、整体评价级别、其所适合的工作职责及是否有必要对其进行培训。最终的考核结果将纳入检察官的“行政档案”。

可以看出,法国检察官奉行“同行”评价,因为只有检察官同行,才能更深刻地了解检察业务的特点及运行规律,也可避免外部力量借由评价机制干预检察官独立履职。但这里存在两个较具争议的问题:其一,在“同行”评价体系下,考核主体与被考核主体在法律地位、业务能力、职业背景等方面均具有直接相关性,有助于保障考核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但也有批评意见认为,考核主体与被考核主体之间受等级关系的影响过大、容易滋生利益关系,在一些情况下,考核主体的客观中立性存疑。其二,在法国,司法部部长既是检察系统的最高首长,检察官考核体系的最高权威,亦是行政权的持有者,是否会导致行政权通过考核机制干预检察权的独立运行,存在疑虑。为此,法国相关法律相应地设置了两大限制:其一,对检察官的考核,禁止提及和考虑任何与行政官员有关的意见、从属关系及承诺;其二,考核权属于考核主体个人,而非由司法部部长授权。依最高行政法院判例,被考核者不得针对考核结果向司法部部长提出逐级上诉。

(二)救济程序

检察官如果对考核结果存有异议,可依照法定程序提出书面意见、向晋升委员会提出抗辩以及向最高行政法院提起上诉。

在预先考核程序中,预先考核结果应通知被考核检察官。如果被考核的检察官存在异议,则应在8日内提出书面意见,并附于预先考核之后。最终考核应充分考虑这些异议,并可能因此改变预先考核的意见。但如果被考核的检察官对最终考核仍存在异议,则可在15日之内逐级向晋升委员会提出抗辩。晋升委员会受理抗辩后会中断上诉期限。

晋升委员会在听取被考核检察官和考核部门的意见后,仅限于审查考核是否存在明显错误以及考核要素之间是否存在冲突,并提出合理的考核意见。晋升委员会的考核意见不得替代原本的考核结果,经通告后与原考核意见一起纳入被考核检察官的行政档案中。依最高行政法院一贯的判例立场,被考核的检察官对晋升委员会的考核意见不得进行上诉,“被考核的检察官无权质疑晋升委员会考核意见的合法性”。

但被考核检察官也可在通知最终考核结果后的两个月内直接向最高行政法院提起上诉。最高行政法院将在程序和实体方面进行审查:在程序方面,最高行政法院将重点审查考核程序的合法性,包括是否遵循法定的程序环节以及是否遵循对席程序;在实体方面,最高行政法院将重点审查考核结果是否基于不准确的事实或者对相应事实有错误的法律理解等。

考核内容及标准

考核内容涉及检察官职业工作的方方面面,可分三类评价指标,共设五个评价等级。三类评价指标分别是一般业务能力指标、法律技术专业知识能力指标以及特定职能专业知识能力指标。五个等级则分别是:非常优秀、优秀、良好、令人满意及存在不足。

每类评价指标中各设有相关的子指标。一般业务能力中设有18项子指标,包括:依照程序进行审判、专业履行职责、参与司法活动、代表司法机关的能力等。法律技术专业知识能力中设有7项子指标,包括:法律知识的精准程度与了解范围、利用与更新自身法律知识的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特定职能专业知识能力中分为适用于检察长、机构负责人、秘书长的职务的子指标与一般检察官职能的子指标。适用于检察长、机构负责人、秘书长的职务的子指标共有12项,包括:执行司法政策的能力、领导检察院及各自部门以及行使职权的能力、管理能力等。一般检察官职能的子指标共有5项,包括:管理部门能力、执行刑事政策能力、遵循检察层级关系、实施计划能力、法庭公诉及辩论能力。

考核结果对检察官后续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最高行政法院在多个判决中明晰了检察官调动及晋升的参照标准:一是检察官“行政档案”中的考核结果是最基本的标准,但标准是否客观理性取决于考核的质量;二是检察官的地域流动亦应纳入考虑因素,避免熟人环境影响司法公正;三是检察官资历通常不是决定性因素,仅在考核结果大致相当的情况下方予以考虑;四是应充分考虑空缺职位与候选检察官职位匹配度的关系。这同样取决于考核结果。

2014年4月,法国司法部下属司法工作处成立专家组,研究评估法国检察官工作量的考核标准。最终,专家组以案件数量及类型作为检察官工作量的考核标准,并设置了对应的权重。

刑事检察官以起诉案件的数量和归档不诉案件的数量作为工作量考核标准,各环节对应的权重分别是:公诉替代程序×1;刑事处罚令程序×1;归档不诉×1;(庭前认罪答辩程序+轻罪)×5;预审×15。

未成年人案件检察官采用了以下工作量考核标准,专家组为其另行分配了权重系数:因证据不足或法定原因不当起诉,在采用公诉替代程序后、因成功完成刑事调解而终止公诉后、因教育救助不起诉而归档不诉的案件×1,预审法官审理的案件×15;向未成年人法官递交的由司法警察传唤的刑事申请书以及近期审判程序的案件数量×5;教育救助的新案件×5;协助家庭预算管理的司法措施和残疾未成年人的新案件×1。

对于民事检察官,根据民事案件的分类和涵盖民事法院管辖范围内所有法律领域的具体程序,专家组确定了检察官参与的程序。专家组选择了新案件的数量对工作量进行考核。专家组根据案件的复杂性对检察官完成的新案件的工作量进行加权。由于检察官处理的民事复杂案件,其工作量约为简单案件的五倍,因此专家组选择加权系数5作为复杂案件的权重,在计算检察官工作量时应将复杂案件的工作量乘以5。

每位检察官所完成的案件数量通过不同的公式与方法加权算出后,与各管辖区提供的不同案件数量的标准基线进行比对,计算结果若大于标准基线,则该名检察官工作量考核通过。

评价及启发

法国检察官考核机制倾向于定性(分析)的方法,强调检察官的综合能力,较少涉及定量的指标。但纯粹定性的方法在具体的考核工作中却显得过于抽象主观,考核质量难以保证。因此,21世纪初以来,法国也逐渐引入了定量的评价机制。最典型的当属“司法正义计划”年度绩效项目。法国“司法正义计划”年度绩效项目设立了六大目标,包括:在合理期间内作出高质量的判决、拓展及多元化刑事结果、加强刑事判决的执行力、控制司法成本增加、确保快速登记司法判决及加快报告的发布、发展现代电子通讯方式。每个目标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多项指标。

可以认为,检察官考核机制的未来发展趋势应是定性与定量方法并用,既不唯数据论,也应避免评价指标体系过于主观与抽象。当然,考核还应遵循正当程序,保障被考核主体的知情权、参与权与救济权,让最优秀的检察官成为行业中坚,引导检察工作健康发展。

(作者分别为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本文节选自《人民检察》2021年第13期刊文《法国检察官的考核机制及其借鉴》)

百年党史中的检察档案 最高人民检察院抗诉"第一案" 中国卫星镜头中暴雨下的河南灾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