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86岁老人担心出行受限打疫苗后入院,国家卫健委:坚决纠正接种疫苗“一刀切”
2021年7月14日,在被告知未接种新冠疫苗出行将受影响后,身患多种疾病的86岁老人黄顺清接种了第一针新冠疫苗,但回家不久身体出现不适,而入院抢救。
近段时间,多地基层出现了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不能出行、不能进商场、不能出摊、不能进医院,甚至未接种疫苗的公职人员停发工资等规定,引发热议。对此国家卫健委表示,已经关注到此类情况并已及时予以指导和规范。国家卫健委表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遵循“知情、同意、自愿”的基本原则。
现年86岁的黄顺清和83岁的老伴家住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回龙镇萝卜山村,近期被村干部多次“做工作”要求接种新冠疫苗。黄顺清的孙女黄女士告诉界面新闻,其祖父患有心脏病、肺气肿、血小板减少等多种疾病,一个月前才住院出来,家人担心接种疫苗带来风险,多次给村干部表达了不宜接种的态度。她提供的一份四川金域医学检验中心对黄顺清作出的《骨髓检验结果报告单》显示,“骨髓象提示:血小板减少”。
“我们给村里的干部说过3次,村里给家里打电话,我们一直拒绝。”黄女士称,她也曾向萝卜山村村支书刘卫民告知其祖父身患多种疾病,不适宜接种疫苗,但7月14日当天,村医李荣秀再到家里给两位老人“做工作”,“她说全村就你们没打了”,当时儿孙都不在家,两位老人于是前往回龙镇疫苗接种点接种了新冠疫苗。
黄女士称,接种疫苗后回到家,“奶奶就发现爷爷讲话不清楚,但是没太留意,就让老人去睡觉”。但睡醒之后吃饭时,黄顺清的状况变得严重起来,“嘴巴张开没法合拢,喂饭也没法吞咽,然后就出现了晕厥。”黄顺清的大儿子很快赶来,将老人先送到镇上的医院,但医生建议他们到县医院救治,随后家人拨打120,老人被送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营山医院抢救。7月14日晚,老人才逐渐恢复意识。
黄女士认为,老人身体的突发情况或与疫苗接种有关,村干部的工作存在疏漏,“我们反复说过老人有基础病,但他们还是带去打疫苗了”。她更担心,基层工作人员仍会以出行限制为由,继续催促接种第二针疫苗,给老人身体带来更大风险。
7月17日,萝卜山村村医李荣秀向界面新闻证实,她按照接受到的疫苗接种宣传材料的规定,对黄顺清做过两次疫苗接种工作。她知晓黄顺清患有心脏病,但是按照有关材料,“心脏病不在发作期,肾病不在透析,肺气肿不在输氧”等情况,都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她称,当地还有102岁的老人也接种了新冠疫苗,“还有瘫痪在床的,我们都下去给接种了”,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李荣秀承认她对黄顺清做了两次工作,最后一次她告诉两位老人,政府即将对未接种疫苗的人员实行管控,“去其他场所,去超市、坐公交、去医院都要受到限制”。她称,后来“老人家是自己去打的”。
萝卜山村村支书刘卫民也告诉界面新闻,他接到过黄顺清孙女反映的老人身体患病的情况并上报,“但我们只是宣传,应打尽打,打不打是医院的事”。他证实,黄顺清接种疫苗后回到家,“大概一两个小时”身体出现不适反应,无法确定是因疫苗诱发,还是身体自然发病。
李荣秀介绍,黄顺清清醒后,她和同事去医院看望,老人状态稳定。她从院方获知,黄顺清的症状系房颤(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记者注)发作,如果家属对该病的诱因有疑问,可以让医院出具可靠的病例等证据,向新冠疫苗监测委员会申请鉴定,再根据鉴定结果划定责任。
黄女士称,祖父已于7月17日早上出院,院方已经将病例资料送到南充市卫健委相关机构鉴定,家人正在等待结果。
多位专家曾表示,新冠疫苗并非人人适宜接种。2020年12月24日,福建省疾控中心发布的一篇《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常见问题解答》显示,有七类情况的人员不适宜接种新冠疫苗,其中包括“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者或出血性疾病患者”。
2021年3月 2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冠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其中规定了对其他疫苗过敏、发热、某些慢性疾病、急性疾病、特殊神经系统疾病等几类情况,不建议接种新冠疫苗。不过,这其中并不包括黄顺清此前罹患的心脏病和肺气肿。
对于使用变相强制手段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现象,国家有关部门一直重视。2021年4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曾表示,个别地方在疫苗接种工作中出现了简单化,甚至一刀切的情况,这种做法必须坚决予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