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磅!刚刚,中国新开一个大市场,规模全球第一!欧盟已出手,国际贸易格局酝酿巨变
万众期待的“全国碳交易”终于正式鸣锣开市。
7月16日上午,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启动仪式按照“一主两副”的总体架构,在北京、湖北和上海同时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宣布了市场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现场。图片来源:每经记者陈晴摄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中心落户上海,碳配额登记系统设在武汉,两者共同承担全国碳交易体系的支柱作用。北京承建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管理和交易中心,则是对全国碳市场的重要补充。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就在最近,美国加拿大遭遇极端高温天气,数百人因此死亡;德国遭遇大洪水,数十人死亡;全球粮仓巴西遭遇罕见干旱,大量民众面临饥饿威胁。这些悲剧,都与气候变化有关,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的燃眉之急,而碳市场则是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市场化手段。
中国建立统一的碳市场,不仅仅是为了“碳中和”,同时也能够应对未来的国际贸易格局变化。
据新华社,7月14日,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一揽子环保提案,旨在实现到2030年欧盟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与1990年的水平相比至少减少55%,其中包括建立欧盟“碳边界调整机制”。根据这一机制,欧盟将对从碳排放限制相对宽松的国家和地区进口的钢铁、水泥、铝和化肥等商品征税。这一机制如果能在2030年前全面启动并运转,估计每年可获得90亿欧元碳关税收入。依照法律文本,碳关税收入将用于支持欧盟7500亿欧元恢复基金,以帮助欧盟成员国在新冠疫情后恢复经济。
不止欧盟,美国也盯上了“碳关税”。据英国《金融时报》,美国民主党议员正在起草计划,对来自碳污染国的进口商品征税。此举旨在为一项涵盖从全民儿童托育到扩大公共医疗福利等各方面的3.5万亿美元新增政府支出计划买单。不过,目前尚不清楚民主党人是否在寻求效仿欧盟的计划。
将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9点30分,首笔全国碳交易已经撮合成功,价格为每吨52.78元,总共成交16万吨,交易额为790万元。
至9时40分许,记者了解到,全国碳交易挂牌协议交易已经累计成交了45万吨,成交额达到了2200多万元。随着新交易的不断达成,成交量和成交价都在不断刷新,最新价相较于开盘价已经上涨超8%,成交量也在不断放大。
碳排放交易就是将环境“成本化”,借助市场力量将“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利”转化为一种有偿使用的生产要素,并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交易。
比如,交易前,会由政府先确定当地减排总量,然后再将排放权以配额的方式发放给企业等市场主体。例如某用能单位,每年的那碳排放配额为1万吨,如果单位进行技术改造,减少污染排放,每年碳排放量只有8千吨,那么多余的2千吨,就可以出售,而其他用能单位因为扩大生产需要,原定的碳排放限额不够用,则可以进行购买。此一来,虽然是有买有卖,但排放总量仍被控制在降低后的指标范围之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7月14日上午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透露,首批被纳入全国碳交易体系的2200多家均为发电行业企业。根据测算,上述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40亿吨/年,这也意味着中国的碳市场一经启动就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除电力行业外,“十四五”期间,将逐步纳入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和民航等其他数个高耗能行业。
据首创证券预计,2021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量或将达到2.5亿吨,为2020年各试点交易所交易总量的3倍,成交金额将达60亿元。
“全国统一碳市场将带来千亿级市场规模,”东方证券新能源分析师卢日鑫这样估算。
在碳排放交易量上,卢日鑫认为,我国目前碳排放总量超过100亿吨/年,以2025年纳入碳交易市场比重30%-40%测算,未来中国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规模将在30亿吨以上,与欧盟总排放量水平相当。
在碳排放交易额上,卢日鑫认为,基于中国碳论坛及ICF国际咨询公司共同发布的《2020中国碳价调查》的研究结果,2025年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内碳价预计将稳定上升至71元/吨,全国碳排放权配额交易市场市值总规模将达到2840亿元。
按照目前设计规模预测,国融证券认为,全国碳市场市值可能达到1500亿元左右,如若考虑到碳期货等衍生品交易额,规模可达6000亿元左右。
以欧盟为例看碳交易市场的作用
据银河证券研报,以发展时间最长的欧洲碳市场为例,欧盟于2005年运行全球首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至今已有16年时间,走过三个完整的履约周期。目前已经覆盖30个国家(包括27个欧盟成员国,以及冰岛、挪威和列支敦士登)并在去年和瑞士链接,纳入的企业与航空运营商共计1.1万家,控排量约占欧盟45%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据统计数据显示,包括电力、工业部门以及航空业等在内,前三个履约周期欧盟碳市场牵引着碳排放量以年均1.4%的速度下降,至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碳市场启动的当年至少低20%。受减排目标的压力,欧洲制造业纷纷选择向可以减轻传统能源依赖的制造服务业转型,欧盟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从1991年的19.8%下滑至2020年的13.6%,而同一时期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从1991年的59%爬升至2020年的65.8%,由此让欧盟过去15年GDP的增长划出了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呈负向关联的漂亮轨迹。
除此之外,碳市场还让欧盟能源结构呈现不断优化的格局。为应对欧盟碳交易规则,欧盟企业被迫选择其他替代型能源维持生产,或者对现有技术进行进一步研发和创新以减少碳排放,欧盟的能源结构由此发生较大变化,其中过去10年间欧盟煤炭生产量下降了32%,石油生产量下降了29%。与此同时,风能、水能、光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长,欧盟的电力供应由此迅速地向多样化清洁能源转变,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上升到60%,超过煤炭和核能成为最大的发电来源,并且电力部门成为了欧洲最早脱碳的行业。
目前,我国已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全面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在国际气候变化应对与治理层面上,中国是第一批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国家,本着负责任大国的态度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中国建设碳交易体系将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给碳排放定价的信号,为整个社会的低碳转型奠定坚实基础,以实现中国政府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
我国碳价会怎么定?
目前,碳税和碳交易是当前主流的碳定价方式。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碳定价机制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当前全球已有64项碳定价机制正在实施或计划实施中,其中29项关于碳排放交易体系,35项关于碳税,覆盖全球21.5%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产生530亿美元的收入,比上年增加18%。
在全国碳市场之前,包括北京、广东、湖北、重庆等省市已经进行了试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这些地方性市场规模小、交易不活跃、碳价差异巨大,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立有望大幅扩充碳市场的规模,提升定价的有效性。
在7月14日的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赵英民坦言“目前,全国碳市场还没有启动,所以还不好说碳价是多少”。但从全国7个地方试点运行情况看,近两年加权平均碳价约在40元人民币左右。
从价格上看,当前,全球碳排放价格处于上升趋势,各碳市场的碳价差别较大。据华宝证券,欧盟碳市场碳价最高,中国试点碳交易市场价格最低。
华宝证券称,我国试点碳价历史最高点为122.97元/吨(深圳),最低点为1元/吨(重庆);欧盟EUA碳配额现货碳价历史最高点为47.91欧元/吨(折合人民币约380元/吨),最低点为2.68欧元/吨(折合人民币约22元/吨)。截至4月29日,我国碳试点碳价为5.53-42.02元/吨之间(其中深圳碳市场碳价最低,为6.44元/吨,北京最高,为47.6元/吨),而同一天,欧盟EUA碳配额现货结算价为47.91欧元/吨(折合人民币约380元/吨),为我国碳试点碳价的9-68倍。
7月14日,欧盟EUA碳配额现货结算价为53.37欧元/吨(折合人民币约406元/吨)。
纵观欧盟碳市场价格的变化历程可以发现,市场供求为价格的决定因素。
第一阶段,欧盟对碳交易市场还在探索,配额发放远超实际需求,且阶段末期欧盟明确第一阶段配额不能再第二阶段使用,导致碳价暴跌至接近0欧元/吨。第二阶段,碳价在2008年经历了全球经济危机,出现大幅下跌,随后欧债经济恢复缓慢,碳价整体回升并不明显。2011年碳价又受欧债危机影响,再次出现大幅度下跌,之后碳价多年维持在10欧元/吨以内。到第二阶段结束时,市场有近20亿吨的过剩配额,这些配额被存入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欧盟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改进推动交易价格回升,包括市场配额总量逐年收缩、配额折量延迟拍卖、推行市场稳定机制(MSR)、提升超额排放惩罚力度等,碳价从2013年的5欧元/吨左右上涨至2020年末的32欧元/吨。2021年以来,随着第四阶段的启动,欧盟碳价更是一路突破,屡创新高。截至2020年6月25日,欧洲ICE期货交易所的碳交易收盘价已超过55欧元/吨。
哪些个股和板块将受益?
据证券时报,目前A股市场上的碳中和概念股有100只左右。这些碳中和概念股的股价自7月以来平均累计上涨6.91%,大幅跑赢同期沪指。赣锋锂业、华自科技、九洲集团、巨化股份、华银电力和惠城环保的股价均累计上涨超25%。
有20股碳中和概念股发布了中报业绩预告,其中17股预喜。按照预告下限数据来看,中国核电、通威股份、国电南瑞、新天绿能、福莱特和恩捷股份的中报净利润预计超10亿元,雪迪龙、赣锋锂业、恩捷股份、通威股份、福莱特和金智科技的中报净利润预计同比呈翻倍增长。龙源技术和首航高科的中报业绩预计续亏,赣能股份的中报业绩预减。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后,碳交易这一细分领域将首先受益,截至目前,24只碳交易股的股价7月以来平均上涨9.46%,大幅超过碳中和板块以及大盘走势。从资金方面来看,巨化股份、金融街、昊华科技、中钢国际、海油发展和晋控电力的7月以来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额录得正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