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七一勋章”获得者郭瑞祥:多想让老战友们也能一睹今日芳华
“七一勋章”获得者郭瑞祥。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7月2日,郭瑞祥在家人的陪伴下,平安返回旅顺。
前一日,100岁的他在首都见证了党的百年华诞。而在两天前,6月29日上午,身着一套65式绿军服的郭瑞祥坐在轮椅上,由孙子郭宇光推着,走上了人民大会堂的颁奖台,接受习近平总书记为他颁发的七一勋章。
在与习近平总书记合影留念时,他头微仰,目视前方,嘴角泛着笑意,精神矍铄。半个多月前,他便告诉家人,这枚勋章是党授予的最高荣誉,务必要亲自进京领取。
郭瑞祥1920年12月出生在河北魏县。投身革命那年,郭瑞祥仅16岁。次年初春,他加入中国共产党。距今,他的党龄已逾84年。在29位“七一勋章”获得者当中,郭瑞祥是党龄最长的一位。
这位百岁老人的青年时代饱经枪林弹雨。抗日战争时期,郭瑞祥先后参加冀南战斗、反扫荡战役、肖渠战斗、曹县东南反顽战役等,作战英勇。解放战争时期,在情况非常危急、部队成分不纯的情况下,他及时整顿健全组织、加强党的领导,有效挽救危局。
离休之后,他生活简朴,亲属们说,他刻在骨血中的老红军政治本色一直未改,恪守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上世纪五十年代部队发的一双皮鞋,他小心保存至今,时不时还会拿出来穿一穿。
曾经握枪的一双手,亦能做些细活
1979年,走过近一甲子的郭瑞祥,从贵州省都匀军分区离休。三年后,他北上辽东半岛,在旅顺一家干休所安度晚年。
据所在干休所的工作人员透露,郭瑞祥硬朗坚毅的外表下,有一副“热心肠”。多年间,在推动干休所发展、提高老干部的生活质量、解决老干部及遗属实际生活困难等方面,郭老提出了不少切实可行的建议。
在女儿郭惠丽眼中,军人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父亲坚守了一生。郭老有一双皮鞋,看上去有些年头了,可他一直舍不得扔,如今,他时不时还会拿出来穿一穿。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部队发的,他很爱惜。
曾经握枪的一双手,亦能做些细活。郭惠丽说,父亲时常也会展露出细腻的一面。郭瑞祥擅长针线活,衣服、袜子破了,缝缝补补又可以再用好几年。她记得,父亲有一件穿了16年的羊毛衫,后来袖子破了也舍不得丢弃,被他改成了背心。而今家里的一些家具,还是父亲30多年前手工打磨制作的。
16岁投身革命,屡立战功
郭瑞祥的父母皆是八路军,受父母影响颇深的郭瑞祥,16岁便投身革命,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其先后担任村组织委员、党支部副书记。早年,郭瑞祥曾参加尹野马村抗日救亡运动,担任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先锋队队长。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自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担任地下工作者的郭瑞祥,为我军收集了大量情报,与此同时,他还积极组织群众,壮大党的队伍。
1939年,在母亲的建议下,郭瑞祥组织带领40多人参军。彼时的部队条件异常艰苦,缺衣少食、武器落后,只能白天跟着敌人走,夜里打游击,有时一晚上便要走上百里。
解放战争初期,时任东明县独立营政委的郭瑞祥,曾带领150余名战士向敌人发起进攻,因消息泄露,敌人增援1000余人,郭瑞祥及其战友被团团包围。这场战斗从拂晓打到天黑,战士们滴水未进。多次突围失利致使士气有些低落,危急时刻,郭瑞祥组织党员骨干发起突围,最终成功挽救危局,郭瑞祥因此荣立二等功。
革命战争年代,郭瑞祥参加大小战役10余次,为革命出生入死、屡立战功。他非常珍惜组织给的各项荣誉,对于获得的勋章,他常拿出来小心擦拭,并嘱咐子女一定要好好保存。每每翻看战争年代的老照片,郭瑞祥总是念叨,“有多少战友都牺牲了,新中国来之不易啊!”
“多想让老战友们也能一睹今日芳华”
6月29日,参加完颁授仪式,郭瑞祥吃了少许东西就休息了。醒来,他第一句话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能找到吗?代表的发言能找到吗?我得好好学习啊!”
“作为一名老战士,我无比骄傲和自豪。”郭瑞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身为一名老党员,更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很荣幸参加‘七一勋章’颁授仪式,我心情非常激动。能够获得这个荣誉,是我莫大的光荣。感谢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带领亿万人民过上了好日子。”
郭瑞祥的孙子郭宇光在接受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爷爷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只要身体允许,每天都会阅读报纸,“原先是戴着老花镜看,后来又用上了放大镜。”
郭瑞祥还会把党和国家的一些重大新闻从报纸上剪下来,贴在屋里,“他多想让老战友们也能一睹今日芳华。”郭宇光说。
“永远不给党和国家添麻烦,努力学习,艰苦奋斗,没有共产党员克服不了的困难。”这是郭瑞祥给家中后辈立下的一条家训。
“他是我永远的榜样。”郭宇光在微信朋友圈写道。
[人物简介]
郭瑞祥,男,汉族,河北魏县人,1920年12月生,16岁投身革命,1937年3月入党,贵州省都匀军分区原副政治委员。曾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在29位“七一勋章”获得者之中,已在党84年的郭瑞祥是党龄最长的一位。
新京报记者吴淋姝综合中国纪检监察报、魏县融媒体中心、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