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失利当如何?省教培院专家给考生、家长支招

日期:06-28
父母高考

原标题:高考失利当如何?省教培院专家给考生、家长支招

来源:海南日报

高考失利当如何?省教培院专家给考生、家长支招:

接纳情绪 拓宽视野 承担责任

海南日报记者 陈蔚林 通讯员 刘晓惠

近日,2021年海南省普通高考放榜。每到这时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为帮助考生调节考后情绪,引导考生和家长正确看待考试成绩,海南日报记者6月27日专访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心理健康研究员符明,为考生和家长“支招”。

“相信现在考生们当中,应该既有心愿得偿的喜悦,又有失之交臂的懊恼,也有对未知前程的无限遐思。如果感觉高考成绩不如意,又或者说失利了,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符明开门见山地为考生提出三点建议:接纳情绪、拓宽视野、承担责任。

符明说,所谓“失利”,是与个人的常态相比较而言的。比如,考生“一模”“二模”成绩稳定,摩拳擦掌只待奔赴梦想的大学了,但真正的高考考场上却发挥失准,最终成绩没能反映出自己的真实能力。作为考生,此时会感到懊恼、愤懑、自责,甚至是自我怀疑。

“这很正常,可以给自己一些时间体会、感受和接纳这样的情绪,不用种种的‘如果’‘要是’去追溯往昔或脑补未来从而巩固这种情绪,也不要通过压抑情感、逃离别处。”符明说,考生需要不被情绪牵着走,纯粹“静观其变”。只有“接纳”才能让自己尽快走出情绪,更为理智地审视现状、收集资讯,最终做出明智的选择。

符明分析,“失利”所带来的深重焦虑与自责,源自对考生高考意义的过度诠释。“高考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段经历,而每一段经历都有它的意义,成功如此,失利亦然。当我们把高考的成功看作是对过往努力付出的奖励,那么高考的失利也会为我们提供总结教训、积累经验的机会。”她说,如果能从更高的角度去审视生活的目标,那么高考在人生的驿站中只占了一小段,“它会带你来到一条岔路的起点,但这条道路上的精彩与否,还要看你接下来的表现。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明确,可达、可识、可辨,那么从一段挫折中所汲取的营养,恰可成为下一程成长的给养。很多事,身处其中时是生命的不能承受之重,经过一段时光再回望,就会有云淡风轻的豁达。因此,在成长的路上,要勇于面对、接纳真正的自我,了解自己的所长与所短,明确自己成长的方向,这样在看待高考得失时才会有一颗平常心。”

符明强调,高考是一场成人礼,“责任”“担当”是在成人礼上提到最多的字眼,也是值得履行和铭记的箴言。高考失利时,“责任”意味着,不放任自己沉溺于情绪中无法自拔、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就事论事、冷静分析、合理归因,从促进自身发展的角度做出最优选择。她建议考生,一旦做出选择,无论是复读重考,还是填报志愿,都要认真对待,而不是得过且过、随波逐流,“人生就是由无数次的选择构成的,要把握这一成长的契机,这就是一种担当。”

符明还对考生父母提出了建议,希望父母对高考失利的孩子充分共情,做孩子心灵的支柱和情绪调适的榜样,鼓励孩子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面对孩子高考分数失利,父母的情绪会十分复杂,失落、难过、心痛、尴尬,不一而足。”符明说,心理学家波文认为家庭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准确的情绪单位,每个家庭成员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的。父母如果能够坦然面对现实,客观地向孩子表达面对分数失利所产生的情绪体验,不夸大、不掩饰,对孩子而言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榜样,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放下自责的包袱。

符明还说,备考是一段艰苦的旅途,如果付出的努力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孩子此时的挫败感可想而知,父母在这时要充分肯定孩子为此作出的努力,鼓励他们接受并表达自己的情绪,引导孩子看到失利背后所能吸取的教训。还有,未来的路因高考失利而偏离了预计的轨道,那么重新设计时需要引起怎样的注意。

她认为,高考失利可为父母子女间提供深入互动的契机,家长可以借此心平气和地同孩子一起梳理想法、制定计划,同时探讨选择背后的理念与价值观,“明智的家长会将选择的权利与责任交给孩子,站于他们的身侧提供帮助与引导,通过高考的这段经历增进亲情、促成孩子的成长。”

(本报海口6月27日讯)

激扬青年人的锐气朝气 中联部:疫情肆虐关键时刻 中国向70多个国家的200多个政党提供抗疫物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