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学生拔麦作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小麦需要连根拔
全国从南至北的麦收工作已经到了陕西。接连几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下称“西农”)因为“麦收”多次引发关注。组织3000名学生实践麦收是西农传统,今年被网友质疑“大一新生将小麦连根拔起,不懂农业常识”。6月16日,西农三夏麦收的参与老师向新京报记者介绍,西农每年三夏麦收已持续80余年,其主要目的除了培养学生对于大田作物育种的认识,也在于收获科研材料,“连根拔起”是出于保护植株完整性,也是老师们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西农正是在这些被“连根拔起”的植株里,孕育出了许多优良的小麦新品种。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织三千师生麦收引发关注,新京报记者获悉,三夏麦收是学校传统,已持续超过80年。原视频截图
西农er
谁还没收过小麦呢
近几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织3000名学生收麦的视频火了。有网友赞誉这是“麦田里的大学课堂”,也有网友质疑学校炒作,“是割麦子还是拔麦子?怎么连根拔出来?”
但对于西农的学子而言,三夏麦收是记忆里的平常事,“西农er,谁还没收过小麦呢?”已经毕业五年的西农学生小张向记者科普,三夏麦收是西农的农训传统,每年夏收期间,学校会组织大一新生前往距校区15分钟车程的试验田收麦,“真正下地之前,老师和带队的学长学姐也会培训我们,‘连根拔起’其实是麦收的要求,为了保证植株的完整性。如果说是作秀的话,简直对不起我在试验田里晒黑的胳膊。”
李学军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1994年至今,一直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与实践。他告诉新京报记者,在西农的三夏麦收实践过程中,他是其中的一名带队老师,也是一名参与者。李学军说,除了各个院系的大一新生,农学专业的本科生也会随着年级的不同,参与到麦收中的各个环节中来。“这是西农学生进入大学后的一门‘重要的认知必修课’,一方面我们希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及知农爱农的情怀,另一方面,更希望他们对大田作物育种有基本的认知和学习,更加懂得培育新品种的不易及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成捆收集
是“拔麦”而非“割麦”
诚如小张及李学军老师所说,收获时将小麦连根拔起,是老师对学生们的要求。事实上,学生们使用的也并非镰刀,而是用于田间工作的小铲子。“当然,偶尔也会用上铁锨。田里有的地方比较干旱,小铲子就会派上用场,学生们会把根系上的泥土掸干净,打成捆收集。”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几乎每一株被打捆的小麦,麦秆上都系着颜色鲜艳的毛线,李学军告诉记者,这是老师们带着研究生提前到麦田中做的标记,“我们是要做育种的,所以得提前把优秀的单株选中,绑上红线,让本科生有目标地去拔单株,这也是他们对高中生物学课程学习的一次重要的实践认知过程。”
小麦被连根拔起后,学生们需要测量各个单株的高度。受访者供图
为什么收获小麦时要连根拔起?“这是为了保证小麦单株的完整性。”李学军进一步讲述,小麦如同水稻一样,都属于分蘖类作物,他们的繁殖系数很高,前一年种下的一颗籽粒,会在第二年长多个穗子和若干籽粒,而学生和老师们所做的工作就是要查看每一个单株的分蘖成穗程度。
试验场内,在距离麦田不到20米的地方,是学生们的室内工作间。很多学生围坐在一起,筛选记录着成穗程度不同的单株;另一边,还有学生正在测量小麦的单株高度,因为株高与小麦抗倒伏能力息息相关;门口处,一台单株脱粒机忙个不停,每个单株脱粒后的籽粒单独装在一个信封袋中,学生们也通过观察籽粒饱满度、色泽、角质率等各因素进一步筛选种子。农学专业学生将在这里完成筛选、观察、记录、脱粒、再筛选等全过程的工作。
研究生们围坐在一起,筛选记录学弟学妹们拔回来的小麦单株。受访者供图
连根拔起
是育种单株选择的基础
李学军说,育种是不断“优中选优”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孕育出好的品种,给农业做贡献,为农民增收入。他有时候会觉得,工作间也像个“中药铺“——还未来得及分选的小麦被挂在屋梁上,匣子里一袋袋牛皮纸袋装着脱好的籽粒,那些被孩子们拔回来的小麦单株,就像被小心翼翼收藏起来的“药材”。
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小麦单株也确实是小麦育种工作的“药引子”。
工作间门口,单株脱粒机在不停地工作,学生们观察脱好的籽粒并记录,随后将其装入小纸袋。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记者获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期致力于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以赵洪璋院士、李振声院士、宁锟研究员等为代表的科学家们培育出碧蚂1号、矮丰3号、小偃6号、陕农7859为代表的一大批优良小麦品种,为提升我国小麦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西农选育的小麦品种引领了新中国历史上黄淮麦区四次品种的更新换代。
李学军讲述,近年来,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绿色发展的需求,学校培育出西农979、西农511等优质、高产、抗病国审等10个新品种,在黄淮麦区大面积推广。其中,西农979累计种植1.5亿亩,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西农511赤霉病、条锈病、倒春寒等抗逆性突出,为第一批绿色抗病品种。“西农”系列品种以“优质强筋、绿色抗病”享誉黄淮麦区,有力推动了我国小麦育种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学科发展,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可以说,西农在小麦上的每一个成果和奖项,其实都离不开每年夏收时,这些连根拔起的小麦。
回应误解
可以理解盼多关注
农训麦收的工作在西农传承超过80年。李学军本身也是西农学子,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在西农农学系就读,至今还记得同学和老师在麦田中热火朝天忙碌的样子,“那时候我们劳作的时间比现在的学生要长,起码要在田里呆一周,会参与到麦收的各个环节。”
李学军谈到,对于三夏麦收的点滴,是镶嵌在每一个西农学子大学时光里的珍贵回忆。当然,这些回忆还一定包括西农食堂里,用西农979等小麦品种做成的馒头,和学校自主选育的红彤彤的西瓜、樱桃……“这都是我们的科研成果,我们不仅让学生们去实践劳动,更重要的是想让他们也体会到劳动后,收获成果时的喜悦,让他们对农业拥有更多的情怀和信念。”
对于日前网友关于“学校作秀”的质疑,李学军认为,这样的误解可以理解,“从认知程度上,其实这也反映了很多朋友对农业育种学概念及方法并不清楚、不了解,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关注,去做一些科普,让大家更多了解农业作物育种专业的工作及农业工作者的不易。”
新京报记者田杰雄
责任编辑:武晓东 SN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