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绘就乡村振兴大美图景

日期:06-08
乡村振兴东莞市

原标题:东莞绘就乡村振兴大美图景

柏油马路穿村而过,鲜花小景随处可见,古风楼阁引人注目……这是东莞滘联社区现今的画面。从“脏乱差”到“洁净美”,从无人问津的“破落村”到吸引人才的“归巢村”,滘联社区的变化是三年来东莞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度和高强度的一个侧影。

三年砥砺深耕,三载春华秋实。三年来,东莞完成118项重点任务,乡村振兴“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目标如期实现,农业农村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绝对值位居全省第一。连续两年在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

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乡风好,在东莞596个村(社区)的土地上,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大美画卷,正动人绽放。

生产美产业强

产业发展带动富民兴村

六月到,蝉鸣叫,荔农忙。荔枝上市的季节,东莞厚街桂冠荔枝专业合作社社长黄志强正经历一年最忙碌的时候。对接客户,采摘荔枝、打包、发货,他忙得一刻不得闲。

“我们社的荔枝不会走批发的,因为我们的荔枝品质好,又有老客户,往往摘下枝头就被预订了。”近年来,得益于电商渠道的拓展,黄志强及其合作社成员的荔枝“不愁卖”。此外,他还通过推动合作社组团发展,在品质、品牌以及营销等支撑下,吸引了东莞市内以及广州、深圳等地终端销售的蔬果电商平台、微商城(户)等客商纷纷直接前来采购,荔枝的销路进一步得到了不断拓展,实现了质优价高的目标。

东莞“给荔”,全国“接荔”。黄志强的“成绩单”是东莞荔枝插上互联网翅膀“走出广东”的缩影。近年来,东莞大力推动莞荔增量、提质、创优,打好荔枝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制度设计上,东莞印发了《东莞市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该方案制定了“10+4+40”行动计划(即:出台10条扶持措施、实施4项重点工程、启动40个重点项目),加速布局涵盖品种培育、种植、加工、销售文旅融合和数字化管理等多个方面务实举措,着力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推动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

对外推广上,今年5月,东莞组织3家企业参加第22届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下称“中食展”),并在广东展区举行了东莞荔枝专场推介会,吸引了各地采购商驻足交流洽谈;展会期间,还组织东莞荔枝企业参加“广东喊全国人民吃荔枝”之广东荔枝上海黄浦江品鉴推介会。5月26日,东莞荔枝搭乘广州—南昌、广州—西安“广东荔枝”高铁专列开启红色之旅,为革命老区带来夏日佳果。5月31日,“品质朗荔给荔中国”2021第七届中国(东莞)互联网荔枝节暨大朗荔枝品牌文化推广活动举行。会上,10家企业成立东莞市农村电商示范企业联盟,组团“走出去”,提升莞荔高端市场份额。

东莞市农业农村数据显示,2021年东莞荔枝种植面积约13.16万亩,若后期无重大不利天气影响,预计总产量为1.5万吨左右。2020年,东莞荔枝“互联网+电商”的销售比例超过50%,全市荔枝总产值同比增长近4倍,实现产销两旺,带动荔农增收。

三年来,与荔农一样拥有“丰收”喜悦的是东莞的村民们。以前因为村民收入少、经济发展滞后,位于万江街道最北边的滘联社区被纳入东莞次发达村社区。然而,这个只有3700多人的村庄,如今却交出了亮眼的经济成绩单。2020年,滘联社区总收入1550万元,对比上年增长率为21.76%;集体经营纯收入689万元,比上年增长11.49%。

数据的背后是“造血式”产业发展。在万江街道用地政策的支持下,滘联成功统筹了李屋的土地,引进了三航科技创新城和智能产业园两个优质项目。“三航科技创新城是市重大项目,两大产业园投产后将为当地带来稳定的税收来源,并为社区每年增加集体收益约为1400万元。”滘联社区党工委副书记麦健军介绍道,优质项目加快了社区“摘帽”的步伐,得到了村民的支持,“这些重大项目建成后,村民的就业和收入就更不用愁啦。”

现代产业导入乡村,为富民兴村赋能。三年来,东莞坚持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促成一批人工智能、数码科技、现代物流等高端项目落户镇村工业园区,让村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2020年全市村组集体总资产首次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8.9%;全市8个次发达镇生产总值全部破百亿元,70个次发达村纯收入实现五年翻一番,农村发展更平衡更充分。

生态美环境优

美丽乡村展现和谐景象

“没想到一个旧村还能变得这么有意思!”“真不敢想这里是我以前住过的旧围,变化太大了。”“今晚这里好热闹,我准备的100多瓶柠檬茶1个多小时就全部卖完了。”

在东莞,有这样一个新晋网红村:红砖黑瓦、呆萌涂鸦、梦幻夜景……每逢节假日,这里游人如织、热闹非凡。这个村就是横沥镇新四油榨村,如今的它有了自己新的“身份”和名字——678艺时代。

“旧村”如何变网红村?秘诀在于以项目的形式引导全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改造。据介绍,新四油榨村678艺时代项目实行“公开招股、自愿认筹、市场运营”的方式,由本村五位创始人发起招募,全村680名村民及运营团队认筹参股组成“678艺时代公司”,实行村民持股不决策、专门团队进行运营的模式,其中的项目维护、招商、运营等全权由项目团队负责。

新四油榨村经过整治和改造,不仅让旧村换新颜,也让村民们成为股东,成为利益共享者。近三年来,东莞还有更多的村镇通过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建设和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展现出了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和谐景象。

以石排镇下沙村为例,如今的下沙村是一片“红色”的海洋:红墙、红基、红地面,红檐、红瓦、红木棉。作为石排最早成立党支部的村,按照东莞市特色精品示范村“十个一”的建设标准,下沙根据自身村庄的发展现状和文化底蕴,确立了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建设主题思路。红色建筑与蔚蓝天空相得益彰,下沙正以全新的“红色”面貌向社会展示其淳朴的民风、优良的革命传统。

东坑镇井美村也是其中的代表。走进井美村,一批乡村小景观在眼前徐徐展开,巷道干净整洁,绿植随处可见,传统民居被粉刷一新,白墙红瓦与绿色景观相互映衬,弥漫着朴素而典雅的乡村气息。午后的阳光散落在林荫小道上,村民们悠闲地谈论着老村庄的新变化。近年来,井美村根据“精致小镇、魅力东坑”的定位作部署,获市、镇、村三方投资共3000万元,打造“特色精品示范村”项目,开展以“十个一”工程为重点的创建工作,以提升村容村貌、提升乡风文明、推动产业特色发展为重要抓手,以“井”字文化为核心,保留乡村独特风貌,优化生态人文格局,提升整体环境。

在东莞,乡村振兴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群人的事。三年来,东莞动员社会全员参与,开展“行走东莞”“擂台赛”“斗牛会”等活动,组织“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引导全民参与乡村振兴。

东莞市横沥志愿者协会会长梁翠如对此深有感触。她创新性地将志愿服务融入乡村振兴,推动多方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凭借亮眼的表现,梁翠如摘得今年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个人称号。梁翠如说:“我们要求每一个村都建立志愿者服务站,依托志愿服务站,将志愿者资源、志愿服务资源下沉到基层去,以送物资、送服务的方式,把志愿服务送到村(社区)基层。”梁翠如所在的志愿组织引导青年骨干志愿者有序运用协会资源,将项目与乡村振兴、长者需求等对接。

一组数据显示东莞崭新的乡村风貌:东莞以创建全省唯一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市为契机,经过三年整治,建成1157个街头小景,开展6个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建设,建设50个特色精品示范村;开展田间窝棚整治行动,田间窝棚拆除率达99.96%,昔日窝棚乱搭的田间地头,纷纷变身网红“打卡”地。

生活美乡风好

基层治理塑造文明乡村

“三生有幸,元里有你”,提到南城街道三元里社区,这句宣传口号令人印象深刻。位于东莞中心城区的三元里是一个只有0.16平方公里的“袖珍社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近年来,三元里社区在保持现状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改善社区人居环境。除了建设立体停车库之外,还因地制宜建设了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公园等,常常吸引附近村民前来“打卡”。

三年前,三元里可不是村民们心中的乐园。“地方不大,矛盾不少。”这是南城三元里社区党工委第一书记缪群林在2018年刚上任时对社区情况的评价,同年三元里还被定为南城街道软弱涣散党组织。经过三年的治理,该社区通过激发党组织活力,发挥党员干部先锋带头作用,切实为社区居民做实事、解难题,社区面貌极大改观。如今,三元里社区正通过党建引领,经济、文化与环境提升统筹推进,努力建设成为和谐宜居的新家园。

三元里社区的变化是东莞基层治理塑造文明乡村的典范,同样典型的还有麻涌镇新基村。位于麻涌镇东北部的新基村,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水乡古村落,也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由于党组织战斗堡垒不强、集体经济薄弱、干群关系紧张,2018年5月,新基村村务问题被列为省级重点交办督办个案之一,村党组织被市列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予以整顿。围绕解决新基村的问题,该村通过建强领导核心、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经济发展等综合举措,全面提升新时代群众工作水平,有效解决了历史问题,促成了和谐善治局面。2018年9月,省委政法委对新基村村务问题进行销案处理。2019年7月,时任麻涌镇新基村党工委第一书记罗文溪荣获“广东省百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称号。2020年1月,经市委组织部考核验收,新基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被评为优秀等次。

三元里社区和新基村是东莞塑造文明乡村的缩影,截至目前,全市39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均已达到“摘帽”及以上等次,相当部分实现“后进变先进”。近年来,东莞深入推进“头雁”工程,强化党建引领,大力推动责任体系、管理运行体系、组织联动体系、党群服务体系、基础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培养选拔、教育培训、考核评价、激励保障、监督管理等机制。2020年,东莞提早谋划部署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提前调整到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151人。东莞还组织299名宣讲员在32个镇街开展了335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参加活动人数约2.5万人,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持续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入开展“乡风文明润化”“文明积分进万家”等活动,让每个村民都成为孕育乡风文明的“主角”。

基层治理离不开一批扎根基层的人。今年4月,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公布,东莞3个集体14名个人入选该名单,其中三人凭借先进村党组织书记入选先进个人名单。石碣镇水南村党委书记叶树钦就是其中的一名。近年来,叶树钦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研究制定了《水南村管理规约》,引导和规范村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树立良好家风,弘扬公序良俗,建设和谐家园。同时开展一系列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培树村民“知美、爱美、建美、护美”意识,以环境美促进精神美,在全村营造见贤思齐、孝老爱亲、向上向善的浓厚氛围。在日益浓厚的文化和文明风尚中,文明交通、文明用语、志愿服务、孝亲敬老等文明之举在水南村蔚然成风。

如今的水南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民风淳朴邻里和睦、幸福温暖洋溢在“水南人”脸上。不仅仅是水南村,东莞近600个村(社区)的村民在三年的乡村振兴征程中拥有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

莞邑大地颜值绽放、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市农业农村局表示,2021年,站在新起点上,东莞将以产业兴旺为“总引擎”、以生态宜居为“着力点”、以乡风文明为“助推器”、以治理有效为“主基石”、以生活富裕为“风向标”,努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的东莞样本。在“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再接再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力争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湾区都市、品质东莞”贡献应有的力量。

■观察眼

东莞乡村振兴

三年的变与不变

三年弹指一挥间,东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三年了。

三年来,笔者见证了东莞大大小小的村从旧到新,规划从无到有,产业从弱到强。这些丰硕成果体现在一个“变”字。

环境变美了。东莞以创建全省唯一一个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市为契机,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建成一批美丽乡村,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村民变富了。荔枝等传统特色产业焕发新活力,近三年东莞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在全省名列前茅,全市村组集体经济多项指标处于历史最优水平,70个次发达村实现跨越式发展,8个次发达镇GDP全部破百亿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位居全省第二,对口帮扶地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乡风变好了。东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乡村文化兴盛,为乡村振兴注入“精气神”。建强文化阵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100%,建成村(社区)图书室445个;提升乡风文明,连续五届入选全国文明城市,市级以上“文明镇”全覆盖,村规民约修订完成率100%。

三年来,东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战略在莞邑大地得到了有力有效的推动。这些成果的取得体现在“不变”二字。

高度不变。三年来,东莞市始终坚持高位统筹,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五大振兴”,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结合起来,带领全市干部群众抓重点、补短板、强特色、铸品质,积极探索具有东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路径不变。三年来,东莞坚持城乡一体化,结合市委“1+1+6”工作部署,出台战略规划,制定70多项政策文件,搭建起推进“三农”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方法不变。三年来,东莞创新全域项目化,累计建立涵盖3535个项目、总投资额达4192亿元的市镇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库,落实安排新增用地指标3211亩。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过去的三年,东莞乡村振兴在变化中开新局,在不变中谱华章。未来的三年,东莞仍将把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重中之重位置,谱写属于全体东莞人民的乡村振兴大美图景。

■数读

2021年东莞

乡村振兴工作要点

1产业兴旺

◎强化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菜篮子”工程建设力度,保障全市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坚持产村融合发展,打造高端产业载体,做强做优物业经济,发展壮大投资经济。实施“工改工”三年行动,推进镇村工业园改造提升,力争2021年整备、拆除不少于1万亩。

◎引导村组集体力争2021年全市村组集体总资产增长8%、经营纯收入增长8%。

2生态宜居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2021年底前完成全域自然村“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任务。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66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450个。

◎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推动污水管网铺设接通到户,2021年基本完成自然村雨污分流、污水排放管道收集或暗渠化,基本消除农村地区黑臭水体。

◎持续开展“厕所革命”,完善“所长制”管理模式。推进山水林田湖草路桥等整治提升,2021年新建不少于150公里碧道,打造6个美丽河湖样板。

◎加强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开展“四十百千”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工程,建成50个“特色精品示范村”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启动70个“特色精品村”创建工作,力争2021年底前80%村(社区)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建成第二批3个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区,各镇街建设有一定规模的美丽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

3乡风文明

◎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传承优秀莞邑乡土文化。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公益景观小品。

◎加强市镇村三级文明联创,巩固拓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实施“南粤家风”工程,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4治理有效

◎开展乡村治理示范镇村创建,2021年新创建2个省级乡村治理示范镇、20个示范村。

5生活富裕

◎2021年,农民收入增长持续快于城镇居民。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厚街、塘厦等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建设,提升镇街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

◎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进一步推进社有企业改革,强化社有资产监管,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

记者施美陈琬莹

策划:施美

福建6月7日新增境外输入确诊2例、无症状1例,其中2人来自台湾地区 广州本轮疫情已报告98例境内感染者,涉144个场所或小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