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非遗体验馆里的喜与忧
新华社南宁5月29日电题:非遗体验馆里的喜与忧
新华社记者陈倩慈、邹学冕
“请大家用梳子将浸泡在水盆中的羊毛和麻线梳匀,这样做出来的毛笔才不会在笔头处分叉。”在位于广西桂林王城东西巷历史文化街区的黄昌典文坊非遗体验馆内,毛笔制作专家蒋佩兰正在向人们讲解梳毛这一制笔工序。
桂林黄昌典毛笔制作技艺于2010年入选第三批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黄昌典文坊非遗体验馆内,游客可以体验“梳毛”“装笔头”等制笔工序。
近年来,打造各具特色的体验馆成为各地推动非遗走入大众视野的新尝试。桂林黄昌典毛笔制作技艺于2011年被广西文化部门批准设立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许晓明介绍,自2009年起,广西陆续批准设立368个自治区级非遗传承基地、展示中心和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覆盖广西14个地市。相关部门也先后于2011年和2014年公布了两批共10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在一座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内,人们在专家指导下勾脸谱、做陶艺、制毛笔,对中国传统工艺的繁复与精美啧啧称奇。对很多人而言,昔日只出现在书本或宣传材料上的非遗技艺在体验馆内“活”了起来。
“过去我们十几平方米的门店在一条隐蔽的小街上,只卖毛笔且很少有人光顾。我们开设的体验馆提供了对外展示平台,很多人通过体验制作毛笔对中国的书画文化有了新认识。”蒋佩兰说。
在云南普洱市景素普洱茶府店非遗体验馆的庭院小剧场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滇剧定期在这里上演。“戏曲对我来说只是儿时的回忆,但刚才音乐一响,遥远回忆里的戏曲又‘活’了过来。”刚刚欣赏完滇剧《杨门女将》片段的市民何超说,演出拉近了滇剧与大众的距离,让人们对传统艺术的印象立体起来。
不少坐落于旅游景区的体验馆成了“网红打卡地”,景区流量在带火非遗的同时也切实改善了非遗传承人的生活。
同样位于广西桂林王城东西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厚博坊是桂林雕版套印技艺展示中心。傍晚时分,不少身穿汉服的年轻人在门口与自己套印完成的彩色画片合影。
“过去我们虽然掌握套印技艺,但苦于‘身在深闺人未识’,我甚至考虑到现代印刷厂谋生。”厚博坊负责人唐宗发说,“入驻这里之后,每天都有几十人来体验雕版套印,一天有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收入。”
景素普洱茶府店店长余多表示:“我们邀请戏曲演员定期来演出,就是希望他们能有机会将毕生所学绽放在舞台上。”
走向大众的非遗能否真正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非遗从业者们也有着自己的思考。
今年77岁的滇剧演员苏玉芬说:“尽管我们坚持在体验馆的小剧场演出,但这并不能扭转传统戏曲在年轻人中没落的趋势,几个片段的演出仅仅是观赏性的,恐怕很难有人看完演出就爱上戏曲。”
余多说:“很多本地人,特别是年轻人来店里体验了非遗后往往不会再来第二次,如何能让他们通过体验非遗进而爱上非遗仍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