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激活文明“阵地细胞”打通服务“神经末梢”
▲5月27日,“永远跟党走”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我是能人”志愿服务群英会上,非遗传承人柯秋枫正在展示椰雕技艺。
▶秀英区施茶村石斛园内,乐手正在表演海南“八音”。
图片均由本报记者康登淋摄
椰城五月,鲜花吐艳。5月27日下午3点,首届海南自贸港文明实践论坛暨志愿服务培训班·圆桌对话在海口举行,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来自海口及全国其他省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代表们进行对话交流,围绕如何建立“一呼百应的动员机制、提质增效的整合机制、潜移默化的引导机制、供需对接的服务机制、充满活力的创新机制、常态长效的保障机制”六大运行机制话题,共同分享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经验和真知灼见,探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如何进一步深化拓展、提质增效。
□本报记者史瑞丽
动员
聚焦群众需求,建立一呼百应动员机制
圆桌对话论坛上,湖南省秭归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雷青松以“建立一呼百应的动员机制”为主题,分享交流秭归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做法。
秭归县开展试点工作以来,涌现了一大批志愿者,聚焦群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让“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蔚然成风,形成一呼百应的动员态势。雷青松介绍,秭归坚持全民参与,推动网格化动员,打通“神经末梢”,推动供需互通式动员,机构设置实现全覆盖。此外,还激活“阵地细胞”,推动城乡互联式动员,延伸“服务触角”,推动线上线下互融式动员。
“群众的事无小事。”河南省许昌市志愿服务中心主任李晓钟以“巧用方法‘一二三’,文明实践‘益起来’”为题介绍,一是认真打造一张服务清单,公布上墙,向社会公开,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清单,为群众提供“菜单式”服务。二是打造两个工作平台,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及成立志愿服务联合会。三是用好三个手段,用好行政手段,激励褒扬手段,共建共享手段。
特邀专家、四川省绵阳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常务副会长赵方嵩就湖北秭归县、河南许昌市的两个案例分析认为,秭归、许昌两地共同特点是:党委高度重视、宣传部文明办精心策划、推进的措施强而有力,并且创造出了各自的特色和亮点。但如何建立一呼百应的动员机制?赵方嵩说,一是需要弄清一呼和百应是什么。二是需要理清怎样才能做到一呼百应。呼,一定要有力度,要体现人民性,要有可操作性,要体现群众性,要体现联动性等。三是需要搭建好呼应平台,要制定实际措施,党员干部要带头,一切依靠群众,要让群众在参与志愿服务的文明实践中,推进社会文明程度提升。
引导
激发内生动力,建立潜移默化引导机制
海口市琼山区作为全国第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单位,创新服务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将党的创新理论说到群众心坎上。琼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钟红霞以“润物无声聚民心海口琼山‘1+365文明实践引导模式’的探索”为主题与现场参会者进行分享。她介绍,琼山强化顶层设计,构建高位推进体系;创新探索“1+365”的引导模式;借助外脑提升引导水平;打造文化气息浓厚的“体验式”阵地,让思想引领看得见、摸得着。其中,“1+365”模式的“1”是一个思想、一条路线、一齐联动;“3”是打造“服务中心、慈善中心、信仰中心”,筑牢中心、所、站“三级架构”;“6”是打造六类服务平台;“5”是打造五大志愿服务组团。“1”代表“我”,象征志愿服务从我做起,“365”象征党的关怀天天在、志愿服务无间断。
在试点工作推进中,琼山以群众为主角,以点带面,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群众成为文明实践“主力军”。开展了“我是能人”等志愿服务项目,通过“能人”引领,促志愿服务“种下根”,还成立“蒙老爹有话说”“服装娘子军”等志愿服务队伍70余支,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850余场,实现“乡里锣鼓乡里敲,乡土文化乡里生”。
江苏省张家港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指导中心副主任谭德宝介绍,该市在“建立供需对接的服务机制”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探索形成“333”供需对接工作机制,推动“群众需要什么”“我们有什么”“志愿服务组织能提供什么”三者有机统一,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做到基层群众“心坎上”。在工作中,用好“三大主力军”,收集基层群众需求,严抓“精心设计项目”“精准组织实施”“精细评估管理”三个步骤,推动实现群众需求与供给的无缝对接。
特邀专家、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理事、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祖平评价说,琼山区“我是能人”项目让人眼前一亮,为群众提供了展示自我、发挥自我价值的平台。张祖平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引导机制和服务机制提出,第一,思想引导,即引导群众掌握新思想;第二,政治引导,引导群众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三,价值引导,引导群众坚定理想信念;第四,精神引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第五,新风引导,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创新
建立调度平台,构建文明实践网络体系
四川省绵阳市宣传部调研员、绵阳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副会长尹步贵以“创新赋能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为题交流,绵阳市坚持“市抓推进、县抓落实”,构建文明实践“同心圆”;坚持“共建共享、互融互通”,激发文明实践“新动能”,如大力推进“互联网+文明实践”;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打造叫得响的特色品牌等。
浙江省诸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孔羽以“深化‘枫桥经验’走好‘群众路线’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亮丽之窗’”为题,分享关于诸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机制探索的经验。该市注册志愿者23.8万名,每5个人中就有一名志愿者,全域化的阵地覆盖机制,推动文明实践由“远程配送”向“就地速达”转变。
特邀专家、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研究会副秘书长王忠平说,绵阳市通过建立自上而下的文明实践指挥调度平台,整合各部门、各地区文明实践优势资源,联动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构建形成文明实践“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络体系,一网实现“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组织接单、群众评单”工作模式。
诸暨的文明实践基金是一个资金可持续的尝试,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提供“蓄水池”和“活源泉”,实现了社会化的资源整合,同时实现了基金的多元化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