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揭秘“祝融号”火星车车标背后的故事
封面新闻客户端5月26日消息,据国家航天局消息,根据遥测数据判断,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数日前,科研团队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确认,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据了解,“天问一号”任务的科学目标是研究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特征、火星表面土壤特征与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质组成、火星大气电离层及表面气候与环境特征、火星物理场与内部结构等。
探测器自2020年7月23日发射以来,在地火转移飞行、环火轨道运行期间,环绕器配置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矿物光谱分析仪、磁强计等7台科学载荷陆续开机探测,获取科学数据。
火面工作期间,火星车将按计划开展巡视区环境感知、火面移动和科学探测,通过配置的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表面成分探测仪等6台载荷,对巡视区开展详细探测。同时,环绕器将运行在中继轨道,为火星车巡视探测提供稳定的中继通信,兼顾开展环绕探测。
在“探火”行程中担任重要职责的火星车,关于它背后的故事您了解吗?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火星车设计者贾阳讲述了火星车车标的“诞生记”。
火星(Mars)是八大行星之一,符号是♂。因为它在夜空中看起来是血红色的,所以在西方,以希腊神话中的阿瑞斯(或罗马神话中对应的战神玛尔斯)命名它。在古代中国,因为它荧荧如火,故称“荧惑”。火星有两颗小型天然卫星:火卫一Phobos和火卫二Deimos,都是以阿瑞斯儿子们的名字命名的。两颗卫星都很小而且形状奇特,可能是被引力捕获的小行星。英文里前缀areo-指的就是火星。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近距离对火星进行探测,中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会利用遥感、就位探测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深化人类对火星的认识。下面介绍一个火星车研制过程中的小故事,可以看到设计师们在精细的科研活动之余,流露出来的人文情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火星车设计者贾阳
为了保证相机在寒冷的火星夜晚不被冻坏,设计师为相机设计了隔热罩,罩子内部填充了一种叫做气凝胶的隔热物质,罩子外部包裹了一层亮银色的镀铝膜,为了不遮挡相机的视场,罩子的正面开了三个圆孔。远远看去,漂亮的火星车最引人注意的地方,是一个A4纸大小的白色平面,上面有三个相机的光孔。
火星的火(受访者供图)
开始没有人接这个活,本着有事找专家的工程思路,赶紧联系以沙画闻名的苏大宝先生。苏先生是湖南人,年轻、热情。说他热情,是因为知道他会把这件事当个事情去做,不会好久杳无音信,说他年轻,意思是说这件事万一最后没做成,不至于被埋怨。果然,苏先生慨然应允,答应一周之后回复。
火字稿(受访者供图)
第二个问题是工艺。书法中虚实、笔法走向严格,在火星车上实现时,采用的是把膜划开凹版粘回去的方法,精确地实现笔划走势很困难,所以大家倾向于右下角的甲骨文方案。这个方案笔划可以粗壮些,有利于成像,即使有些变形,也不影响效果,而且甲骨文代表着文字之初,寓意着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意境充沛。
桓术火仓之记(受访者供图)
可是问题来了。在征求意见的时候,很多人都把这个字读成了“山”。毕竟大家都不是古文字学者,不知道甲骨文的“山”字底下不是弧线,而是一条水平线。为了避免误会,开始与苏先生讨论其它方案的完善。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一枚宋代篆体官印‘桓术火仓之记’,其中火字的造型很有意思,为了规避汉字笔划数量差异悬殊的问题,制作印章时,对笔划较少的字采取了曲折复杂化的处理方法,以求字间的均衡,这种处理被称为九叠篆,这个方案图案饱满、装饰性强。我进一步把书法、篆刻的表现手法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款新的建议。这个图案稍加想象,包括了中国火星四个字的意象,印信图案的意义不言而喻,具有很强的中国文化特征。”——苏大宝先生
大家觉得这个方案寓意很好,工人师傅们也觉得笔画平直,实现起来更容易控制,大家达成了共识。
九叠篆火字(受访者供图)
当然火星车的师傅们也做了一个副本,并签名留作纪念,纪念为火星车忙碌的日日夜夜……
留在地球的火星车车标(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