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门里的乡愁

日期:05-21

原标题:台门里的乡愁

江南水乡,有道之墟。墟舍十里,掩藏在历史长河中的台门文化更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浙江中部金华市浦江县,相传黄帝曾南巡到浦江,传授耕种文化、医药知识,还派其子渊龙治理南方;女儿元修跟随黄帝到浦江后,留恋浦江山水,留在仙华山修炼得道成仙。

悠悠历史长河中,浦江这座山水之城,名人辈出,孕育了方凤、柳贯、吴莱、黄景昌、宋濂、戴良、张孟兼等文学家,“文化之邦”“书画之乡”“水晶之都”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开花、遗传绵延。

漫步浦江城中,穿梭于古街古巷之中,散落着一道道台门,每一座牌坊、每一块条石、每一片瓦砾、每一棵树,都是文化的沉淀、岁月的见证、乡愁的寄托;每一道台门的背后,都流传着一段段奋斗史,那些尘封的故事犹如一部部厚重的线装书,斑驳印记,书写沧桑。

白天的台门里,热闹、轻松。夜幕降临后,幽静、闲适,灯光下找一座茶楼,点一杯浦阳春毫,思绪渐渐沉浸在清香里,四溢开来。

台门最早是当地人对台阁门第人家宅邸的一种特有称呼。一般由台门斗、仪门、厅堂、内院等主体建筑依从南到北的中轴线构成,并裙以厢房,缭以垣墙,形成封闭式的独立院落,花园、池沼、假山、书楼、亭台轩榭,不一而足。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如今,遗存在浦江城中的台门里,成了同个村子、同个社区共用一个明堂,毗邻而居的若干户人家。

一座座鳞次栉比的台门,是当地独有的文化印记。曾有诗赞云:“道墟村在浙东隅,北岸人来货有无。宗族近联前后宅,市尘分列直横湖。三千烟灶遵规约,五夜青灯胜上都。坐对云山环四面,桃源何必绘成图。”

历朝以来,浦江人凡为官经商、功成名就或家境较为殷实的,都要在老家造屋建宅,以荣宗耀祖,光彩门楣。而当地传统民居的格局即以台门为正统。

曾几何时,毗邻而居的台门一个个多了起来,直至清朝中后期达到鼎盛,有“浦江城里十万人,十庙百庵八桥亭,台门足足三千零”的记载。

浦江老街上,各式各样的老台门几乎遍及每一条巷陌。这些台门历史悠久,从登记在册的100余座台门来看,有的以姓氏、俗称为名,如“周家台门”“傅家台门”等;有的以辈字号命名,如“和睦台门里”“和庆台门里”“和祥台门里”等;还有一些特色台门,如“寺桥·浦棉台门”“廿四间头台门”等。

历经百年风雨沧桑,沉寂已久的台门,近年来又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它以涅槃重生的姿态再现昔日晖光,为打响“红色台门里”文化品牌,注入深厚的台门文化底蕴。

北京胡同数不清,浦江半城皆台门。

在宣和台门里,街巷小店售卖的洋糖糕、西凉糕、白糖棒冰、绿豆冷饮,无不唤醒萦绕在浦江人心头的儿时记忆。这里是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浦棉生活区,曾是浦江县棉纺厂的集体宿舍,共有15幢楼,共480余户、900余人。

浦棉生活区东面,有一座居民跨越东溪的必经之桥,名为寺桥,又称迎仙桥。桥身刻有“寺桥”二字,至今仍清晰可辨。跨过寺桥,即为浦棉生活区,这里的居民曾经既是同事又是邻里,从陌邻变睦邻,只有一个“台门里”的距离。

这片生活区,承载着浦棉职工的青春、爱情、奋斗和欢笑,也铸就了团结奋进、互助友爱的团队精神。

如今改造一新的浦棉生活区,洁净而优美。这厢大伙儿讨论着停车方案,那厢老物件展示区吸引了许多孩子的目光。一个陶瓷盆、一把开水壶、一张奖状、一条手工缝制的围裙……这些旧时光里的老家什,在孩子们眼里都是新鲜玩意儿。

说话间,饭菜香已经弥漫开来。由居民制作的拿手菜都端上了桌。席间,浦江的什锦班表演、垃圾分类知识问答、旗袍秀、独唱等节目轮番登场,一展居民们团结进取、向善向美的风采。

一道道台门里,就是一个个“微家”,“村言村语”共商大事小事,立下“台门公约”,创出一方居民自治的小天地,让好门风溢出台门里。(王卫英、黄翔)

省财政投入近287亿元支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真金白银保碧水北送 “方舱医院”大陆用过台湾用就没面子?台媒:到现在还那么多政治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