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晒出“户口本”,10项“七人普”关键数据出炉
5月19日上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七人普”主要数据结果。
北京常住人口2189.3万人,比十年前增加228.1万人
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2189.3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的1961.2万人相比,十年增加228.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2.8万人,年平均增长1.1%。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3.8%下降2.7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本市常住人口增长有所放缓。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平均户规模2.31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登记913.8万户,其中,家庭户823.1万户,占90.1%;集体户90.7万户,占9.9%。家庭户人口1901.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6.9%;集体户人口287.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3.1%。家庭户平均户规模为2.31人,比2010年减少0.14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
十年间,北京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减少72.8万人
从人口地区分布看,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为1098.8万人,占50.2%,其中,核心区常住人口为181.5万人,占8.3%;其他十区常住人口为1090.5万人,占49.8%。
与2010年相比,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减少72.8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下降9.5个百分点,其中,核心区常住人口减少34.7万人,比重下降2.7个百分点。其他十区常住人口增加300.9万人,比重上升9.5个百分点,人口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
这4个区常住人口超200万人
根据公报,全市16个区中,常住人口在200万人以上的区有4个,分别是朝阳区、海淀区、昌平区和丰台区。
在100万人至200万人之间的区有5个,分别是大兴区、通州区、顺义区、房山区和西城区;在100万人以下的区有7个,分别是东城区、石景山区、密云区、平谷区、怀柔区、门头沟区和延庆区。
城镇人口1916.6万人,十年间增加230.8万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916.6万人,占87.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72.7万人,占12.5%。
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0.8万人,乡村人口减少2.7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5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常住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49.7万人
从性别构成看,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1119.5万人,占51.1%;女性人口1069.8万人,占48.9%。
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的106.8降至2020年的104.7,人口性别比结构进一步均衡。
60岁及以上人口429.9万人,占19.6%
从年龄构成看,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259.1万人,占11.9%;15-59岁人口1500.3万人,占68.5%;60岁及以上人口429.9万人,占19.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91.2万人,占13.3%。
与2010年相比,0-14岁人口比重上升3.3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比重下降10.4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7.1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4.6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外省市来京人口占常住人口的38.5%
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京人口为841.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8.5%。与2010年相比,增加137.3万人,增长19.5%,年平均增长1.8%,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上升2.6个百分点。
大学文化程度人口超900万人,文盲率下降
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919.1万人。
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1499人上升为41980人;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1.7年提高到12.6年;文盲率由1.7%下降为0.8%。
人口素质持续提升,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十年间,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4.7万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2084.5万人,占95.2%,各少数民族人口104.8万人,占4.8%。
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加203.4万人,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4.7万人,各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