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走进211——无悔的选择
原子弹研制车间。黄灵燕翻拍
所有职工每天忙碌,为221厂的建设做奉献。黄灵燕翻拍
“土街土巷道,起风时漫天尘土飞扬,没有一栋像样的楼房,到处都是低矮的小平房,这哪像是一个城市,分明就像是一处小村庄。如果要形容,那只能说是荒凉之地。”
谁也想象不到,这里就是曾经的西宁,也是孙希让1959年初到西宁时看到的模样。对于从小生活在天津这样大城市的孙希让来说,看到眼前的这座城市,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1934年5月出生的孙希让,老家在河北沧州(原属河北天津市),父母都是农民,几个孩子中,孙希让排行老三。1953年高中毕业后,孙希让被分配到长春电机制造部工作,学习了三年技术后,1956年调入国家轻工业部。
“那时的工作主要是造纸机的制造和安装。佳木斯、牡丹江、武汉、重庆……好多个城市都跑遍了。”
孙希让虽然没上过大学,但在当时高中学历已经不算低了。原本以为可以一直工作和生活在大城市,没想到命运很快发生了转折。
1959年初,孙希让接到部里通知,让他去西北工作。
“当时不知道去哪里,只说支援西北建设。坐火车到兰州后,休整了几天,又坐着解放牌汽车出发了。一辆车,30个人,谁都不知道要去干什么。”
2月9日,孙希让一行人抵达西宁,休息了一个礼拜后,被安排到了小桥的一家安装公司。单位不大,只有3间平房那么大的车间,管吃管住,孙希让作为班长管理着十几个人的小组。就这样,工作了一年多之后,再次接到上级命令,前往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进厂工作。
抵达海晏,孙希让一行人被安顿在了县公安局的一排平房里。可是,好几天过去了,依然没有收到任何消息,每天都在焦急地等待中度过。
当时,221基地厂房还未建起,孙希让就和其他职工编入了离海晏县不远处的一个砖厂,每天的工作就是忙着烧砖。
“帮助生产,好建厂啊!”经过几个月的奋斗,孙希让和同事们生产出的砖瓦建造了221基地的小电厂。
这期间,221基地的生产车间也逐步建立起来了,孙希让也从砖厂调到了221基地第一生产部512车间,当了一名钳工。
孙希让所在的512车间主要负责加工原子弹部件,这项工作要求条件极高,技术岗位必须达到六级以上才能上岗,而且大家以前都是在内地的一般工厂上班,都未从事过原子弹部件加工工作。
当时,孙希让是512车间钳工班的班长,30多个职工中没有一个人满足条件,而孙希让也仅仅只是达到了六级。没办法,虽然心里紧张极了,但是硬着头皮也得上。
1965年,221基地各分厂建立。孙希让调到了一分厂101车间,担任大钳组组长。一分厂也是221厂最核心的部门,主要负责弹头体加工、铀部件生产、精密加工以及无线电系统控制等,简称弹头加工厂。
“从那时起,我给自己定了条规矩,每做一件事必须仔细考虑。如果对国家、对人民有利,那就一定得干好;不利于国家、不利于人民的事情坚决不干!”大钳组负责加工原子弹、氢弹的三大部件。三大部件非常重要,加工过程中一旦出现失误,就会给国家造成上百万元的损失。
“当年的上百万元是相当大的一笔钱,光一个毛坯料就二十几万元,所以出不得一点马虎。”一想到这些,孙希让的心就怦怦跳,在工作中更是投入了百分之百的精力。
三大部件是原子弹和氢弹的核心部件,加工程序相当复杂,要求精准度相当高。接到这样艰难险重的任务,让还不到30岁的孙希让内心忐忑不安,觉也睡不好,整天都在琢磨如何才能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和同事讨论验算,找来废品反复试验,经过几百次验算和试验,孙希让摸索出了经验。
我们采访时,孙希让从柜子里翻出了当年的日记本。手掌大的小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当时验算的过程和摘抄的学习笔记。虽然历经岁月,但依然清晰明了。
任务完成后,孙希让受到了总厂的表扬,“我倒不图什么表扬,我只是做了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
1963年,孙希让作为优秀职工代表和厂里其他十几名职工前往北京接受中央领导的接见。
“我这辈子最光荣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文化大革命之后,孙希让调到了221厂一分厂政治部,跟随政治部主任对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迫害的老同志进行调查、核实、平反。这项工作完成后,政治部想要将孙希让留下来。孙希让却说:“我想回到老车间,我离不开我那些可亲可爱的兄弟们。”
时隔几年后,孙希让又回到了一分厂101车间,继续担任大钳组组长。
俗话说人心换人心。孙希让所在的大钳组,有32名成员,同组那些比他年长不少的老职工都对他尊重有加,只要他一声令下,大家跟着他说干就干,从不后退。这种感情是因为孙希让虽然在工作上对大家严苛要求,但也从不缺少关怀帮助。
看到组里来了女同志,为了方便她们换工作服,细心的孙希让自己动手打了一套柜子,安装在车间内,方便同志们存放私人物品。每天一上班进到车间,第一件事情就是和男同事拥抱一下。每个月10元的奖金,自己从来没有拿过,每次都平分给同事们。
记得那是二号部件装药球的时候,作为共产党员的孙希让时刻牢记着自己的宣誓,第一个站了出来。
“放射性元素一米之内就能将人全身都打透,肝、肺都会受到损害。”
“当时我身前隔着一个5毫米厚的有机玻璃罩,上面有两个操作孔,把手塞进去进行操作,就这样圆满完成了3个团的装备任务。”
孙希让告诉我们,1969年入党之后,他一共进行了四次宣誓,每次宣誓不仅仅是读入党誓词,更多的宣誓内容是在工作中共产党员要第一个站出来,舍身不怕牺牲,坚持战斗,圆满完成上级交付的各项任务。
“我现在经常到社区医院检查,心脏、血压一切正常。”孙希让说。
这全都得益于孙希让对安全防护措施的重视,当时做实验装药球,即使是夏天,孙希让该穿的防护服、该戴的护目镜,一件不落全都穿戴上了,热得满头大汗,衣服裤子全部被汗水打湿了。
一次装备药球时,检测仪器一直在响,孙希让担心有辐射,赶紧将工作服脱了,跑到洗澡间洗澡,没想到洗澡间的水龙头坏了,一打开流出来的全是滚烫的水,孙希让的胳膊被烫伤。
采访时,孙希让挽起袖子,当年烫伤留下的伤疤依然清晰可见。
厂里有规定,皮肤烫伤后不能进车间,害怕放射性元素通过烂掉的皮肤进入血液。孙希让休息了三个月,等手臂上烫伤的皮肤完全长好后,才返回了车间继续工作。
1985年3月,孙希让退休了。4年后,老人搬到了位于西宁的221小区。孙希让的爱人是1961年3月来到221厂的。夫妻二人住过帐篷,住过干打垒,后来条件好些了,才搬进了土房。几个子女都是在221厂出生、长大。如今,女儿在大连,两个儿子都在西宁工作。
退休后,孙希让先后三次回到金银滩草原。现在,身体条件已经不允许他再回去看看了。
面对30年来的工作成绩,孙希让老人非常谦虚地说:“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但也没有给中国人丢脸,只是做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张多钧咸文静)
采访手记
伟大寓于平凡
“当年,您来到青海西宁时,看到眼前荒凉的景象,是否后悔自己的选择?”
时隔62年之后,当记者提出这个问题时,已是耄耋之年的孙希让脸上异常坚定:“我不后悔。我只是做了一名中国人应该做的事情,做了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
不知道自己是英雄,而做着英雄事业的人,是真正的英雄。在我们眼中,孙希让就是这样的一个人。1959年,受组织派遣,前往遥不可知的地方,这需要勇气,更需要信念。
生活困难时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勒紧裤腰带,一心搞生产,保质保量保时完成组织交付的任务。
生产原子弹核心部件时,为了给国家节约成本,在废料上反复实验,成百上千次的实验,只为确保加工的部件分厘不差。
遇到危险时,以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勇挑重担,圆满完成了原子弹部件的装备,并能做到毫发无伤。
“从小事做起,做好每一件小事,如果对国家、对人民有利,那就一定得干好;不利于国家、不利于人民的事情坚决不干!”多年来,这一直是孙希让工作的标杆。
没错,对于221基地内成千上万的职工来说,孙希让只是一名生产一线平凡的职工,他的名字或许不为人所知,但他却在平凡的岗位上从事着不平凡的事业。正是有孙希让这样一些平凡人,成就了中国“两弹一星”的伟大事业。正是他们义无反顾地抉择与付出,铸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让祖国硬邦邦地屹立于世界。
我国的“两弹一星”事业是集体的事业,它取得的每一次成功,都凝聚着千万人的奋斗和创造,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辉煌与光荣属于每一个在这条战线上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无名英雄。我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创造了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迹。这一奇迹,集中体现了那一代科研工作者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宝贵精神。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让最闪亮的坐标照耀我们前行的路。(张多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