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划(2021—2025年)》
最高法召开知识产权宣传周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划(2021—2025年)》
4月22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0年)》以及2020年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和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林广海、李剑,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郃中林、周翔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李广宇主持新闻发布会。
据介绍,2020年,全国法院共新收一审、二审、申请再审等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25618件,审结524387件,比2019年分别上升9.1%和10.2%。出台涉及商业秘密、专利授权确权、网络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证据等方面的10个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明晰裁判规则,解决法律适用疑难问题,统一司法标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惩侵权行为。集中清理知识产权类司法解释,修改18件、废止4件,保证民法典和知识产权专门法律准确统一适用。
此次发布的《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重点工作举措。《规划》提出,到2025年,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明显改善,司法公信力、影响力和权威性明显提升,知识产权审判激励保护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凸显,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司法能力进一步增强。
《规划》明确,要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及种源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严格落实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和计算机软件保护制度,推进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带动技术产业升级;妥善处理互联网领域垄断纠纷,完善平台经济反垄断裁判规则,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深化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建设,推动完善知识产权专门化审判机构布局;强化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深化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竞争机制。
《规划》强调,强化知识产权审判保障,要求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注重优秀人才选拔培养,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助力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加强对下监督指导,增强与有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确保人民法院各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落地见效。
发布会还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制机制,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建设等相关工作情况。
据了解,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等司法政策,充分运用司法手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推动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一体化保护,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工作有序推进。目前已形成以最高人民法院为龙头,以北京、上海、广州、海南自贸港知识产权法院为示范,以22家地方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为重点,以高、中级法院和部分基层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为支撑的知识产权审判格局。人民法院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派员参加多项重要国际会议和双边、多边谈判,中国知识产权司法在国际知识产权治理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此次发布的《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0年)》、2020年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和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则分别从不同视角展示了中国法院过去一年知识产权审判的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