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听党史忆初心||百团大战
来源:福州大学
一、历史背景
彭德怀元帅视察战场
(图片来源:中新网)
1940年5月1日,日军发动了武汉会战以来规模最大的枣宜会战,在广东方面发动了良口作战,企图对中国政府加强军事压力。占领宜昌后,日军航空兵以宜昌为基地,使5月18日开始的日军航空兵对大后方的战略轰炸进一步升级。日本全面加强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军事进攻和政治诱降,给抗战增加了更大的困难,国民党内一些人更加动摇,妥协投降危机空前严重。
为克服这一严重危机,中共中央在1940年7月7日发表《中共中央为抗战三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号召“全国应该加紧团结起来,克服这种危险与困难”于是,八路军总部决定把酝酿成熟的破袭正太铁路设想付诸实施,出击敌后交通线,给敌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粉碎日本的企图,以利全国局势好转。至此,百团大战拉开帷幕。
二、百团大战的影响
八路军修建军事铁路
(图片来源:中新网)
百团大战历时3个半月,在此期间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内有营长以上军官18人),沉重打击了敌华北方面军的“囚笼政策”,对日军震动极大。百团大战推迟了日本的南进步伐,以华北的胜利影响全国战局,影响日军在河北、山西地区的整体部署,勇挫日军的嚣张气焰;同时,一定程度上制止了国民党内存在的妥协危机,达到了加强国民党团结的目的,减轻了国民党战场的压力,使日本企图利用德、意胜利的形势加大对国民党军事压力,以彻底解决“中国事变”的方针落空,直接破坏了日军的战争布局,间接影响到后来亚洲-太平洋地区反法西斯战场的开辟。在政治上,百团大战打破了国民党散布的“八路军游而不击”、“专打友军”的谣言。百团大战取得大规模胜利后,百姓认清国民党的虚伪面目,更加信任中国共产党,为最后抗战的胜利奠定基础。
百团大战交战场景还原
(图片来源:学习强国)
三、重要历史人物评价
彭德怀在谈及此次战争时说道,“华北的八路军和华北的一万万人民是血肉相联的”,正是由于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华北的八路军“才能进行这种胜利的百团大战”。聂荣臻司令员也对这次战争做出这样的评价:战役开始后,广大民兵和人民群众积极参战、支前,军民密切配合,分割围歼,英勇战斗,使日本侵略者淹没在八路军和人民群众大破袭的火网之中,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百团大战后,毛泽东主席客观冷静地分析这次战争。他认为这的确是一次重要的胜利。但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也曾批评百团大战的宣传说:“这样宣传,暴露了我们的力量,引起了日本侵略者对我们力量的重新估计,同时,使得蒋介石增加了对我们的警惕。”毛主席判断精准而有力,国民党高层的极度重视,间接引出了后面的“皖南事变”。
对历史视而不见的人,将失去他的未来。抗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伤痛,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思,化压力为动力,在自己的实际活动中去践行爱国精神和国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