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热爱大自然的天大学子们!打造天大专属植物图鉴
来源:天津大学
春暖花开万物生长
行走在校园里总会被可可爱爱的小生物吸引
戏水的鸭鸭随风飘摇的狗尾巴草...
你一定没有想过把他们都搜集起来做成图鉴
可总有人有意想不到的想法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完成
材料学院2018级功能材料本科生——张开迪
2019年入选师昌绪荣誉学位计划
曾获天大国际交流先进个人、科技英才奖
多次天津大学三好学生称号
凭自身对植物和摄影的喜爱,集合学院志趣相投的同学,自19年春带队实践组进行天津大学北洋园植物多样性调查至今,完善和设计植物图鉴文创产品。
“本人从小就对植物比较感兴趣,从初二也进了多肉植物的圈子,接触了植物分类学的皮毛;在和天津气候不一样的新疆就喜欢探索和识别家乡城市和山上的植物种类,遇到喜欢的也喜欢收集一些种子回来种种看。
来到天津发现家乡和华北圈的植物有共同点也有不同,在北洋园,用心设计的景观和植物布局以及野生植物也让我比较好奇。”
植物学和物种分类的兴趣也在做这个自然类的实践的时候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和成长,通过与更多同学的接触,后勤部、校友会老师的认识,更多了解了校区植物设计和渊源,也通过校园里反复的实地记录考察大致熟悉了学校的植物分布。
校园里你或者见过或者没有留意过的花果草木们
依次是雪松、蓼、蛇莓、向日葵、红狗尾巴草、海州常山、木瓜海棠、狗尾巴草
大家可能有耳闻以张开迪带头在做关于校园植物多样性的调查和电子版图鉴、文创产品的设计,这是基于他本人和同班的同学莫畅思都对于植物乃至生物自然抱有浓厚的兴趣,而趁着功能材料班里有组队进行自定主题的实践这样的良好机会而开始的。
>先后和班里乃至年级里对此感兴趣的十五位同学组建了较为庞大的队伍
> 19年春季学期开始的四月到七月,分组地毯式地调查学校的每一个可去的角落,从不起眼的小草到高耸的乔木都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调查、拍照。
>后面的任务主要都是电脑上的文字编辑等工作,植物的识别、分科属、照片的精选、介绍查找到封面、排版的设计,是一个繁琐而庞大的工程
>在这后期的辨认、查找、筛选和排版,是较为奔溃的一段时间,令人头痛不已的蔷薇科、禾本科,这两大科植物的特征区别细小而难分
>繁复的植物学介绍内容来源参差不齐,甚至还有因为资料过旧而植物学上后期存在科的合并、改动而导致资料不可用等等意想不到的问题,大家假期所做的线上工作——精简和排版较为枯燥难熬。
但多亏了队员们的坚持和辛苦,一起完成了总共296页,166种校内可确定的植物种类的初版电子书图鉴,这项实践成果也还是很令大家满意。
实验课后就抓紧时间去计划好的区域调查植物(前往龙园)
在和全组的同学一起满校园“走马观花”是大学中让我记忆深刻的一段美好记忆,从刚入校就感到北洋园的风景好,却怕课业繁重,没有时间去好好感受,但是在那个学期,我们一上完无机实验课,或者一到没课的早上,就一起到校园到处拍拍记记;在忙碌的他人眼里或许有些“异样”,但我相信我们组里的同学们都对北洋园有了不同维度上的认识。
篮球场东面的龙园深处的芦苇湖十分原生态
想起书田广场,就想到两旁一直延伸到规圆楼的银杏树;
青年湖环湖岸边细分种类可能上百(并没有能细分的能力)的海棠、山楂类,被张开迪称作蔷薇科杂烩;
西沽北路上气味特殊的两排臭椿与秋日才展现高颜值的栾树;
在三四月的芬芳春季,才能发现诚园和五十教南岸的海棠类别是如此之多,粉苞白花的梨花海棠,白苞白花是雪球海棠,酒红色的王族海棠,白粉相依的是西府海棠……
鲜为人知的北洋园西区未开发地带,更是野生植物的伊甸园,日新园的小山坡自由生长着天津原生的向日葵、曼陀罗、至少四种旋花科牵牛花等等;
校园大大小小的植物本分为人工种植和自然两类,却在很多地方点缀映衬的很棒,让喜欢自然的我们更喜欢这一片美景;
除此之外,张开迪在调查途中偶遇了校园的野生动物,像是刺猬、蛇、黄鼠狼、戴胜、大喜鹊,也对校园的生态有了一定的认识。
校园的自在的动物们(也有吓人的昆虫)
依次是虎斑颈槽蛇、蝈蝈、母、公绿头鸭、戴胜、斑衣蜡蝉
经过整理以及后期天大后勤部老师们的交流、再次调查,张开迪发现,部分校园的植物规划、布局有些是为了美观,而大部分都有一定的纪念意义和特殊来源。
>例如,环湖的蔷薇科林子是由北京、苏州、四川等等十多个地方校友团捐赠的,在各个区域都有纪念石标记,大部分都是海棠树,也是和天大的“专属植物”相对应,规模有大有小。
>智算楼对面的北京校友林,应该是规模最大,捐赠人数最多的一片了。
>东南门的热动力大楼门口,常州校友会捐赠的海棠棵棵都有对应捐赠人。
>但也有像三问桥岸边的河北景观林以落叶松为主,种在规圆楼的阴处也恰适合其生长。
>太雷广场的宁夏校友林,其碑石坐落在一片带刺的紫叶小檗中,难以靠近。
>青年湖水里夏日生长迅速、还开黄色五瓣小花的荇菜,居然是刚建好新校区来的老师自己投的几颗种子经过几年的繁衍呈现的。
>而材料学院院内的三颗黑松十分珍贵,为纪念师昌绪先生而栽种。
冬季学期前去记录核实的校友林区域划分及碑石
"现在我们团队更加精炼,目前进行着纪念册的设计,挑选着更有着“天大故事”和“高颜值”的植物,希望能让北洋园的植物们背后的故事被聆听,更多地被生活在其中的我们所发现和驻足。
对于个人而言,虽然自己的专业并非是植物、生物这一类,但也较大程度上学习和深入了这个让我也同样热爱的领域,拥有了比仅仅是兴趣爱好更深层次的知识,仿佛利用校内固有的自然,给自己上了一门必修。看看现在的校园,几乎都可以叫得上来所见的植物是什么名字,也是自我满足感之一。"
"曾经一窍不通的出版问题和实体书设计在日程之中、第一次做“甲方”去“迫害”组员王雪晴同学设计内容排版和模板、令社恐的我和其他社团、部门协商合作,也是我在这项实践中去尝试和推着自己去做的,收获也不少。从初版电子稿简陋的植物分类和机械、晦涩的植物学介绍,到相对具有设计感的第二版,再到现在加有高清大图的、诗情画意的深度植物集图鉴,耗费的精力和心血也非一日之功。整个实践的进行,不但是对我本人及团队成员的兴趣延展,放松心情,发现不少藏在身边的“植物彩蛋”带给我们惊喜,也是对天大的主动探索与认识,对我们所在的这所高校,有更多的热爱和期待。"张开迪说道。
前期植物调查和图鉴制作的团队大合照
小彩蛋:来看看图鉴的发展历程叭
初版
二版
最新版
近期,我们将会推出图鉴中的详细内容敬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