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将完善粮食物流骨干网络

日期:04-03
粮食安全

原标题:“十四五”时期将完善粮食物流骨干网络

本报北京4月2日讯(记者刘慧)4月2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梁彦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十四五”时期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情况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粮食安全有保障,粮食产量高、供应稳、储备足,“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成色更足,应对风险挑战能力大幅提高。“十四五”时期,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全面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十三五”时期,我国粮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获得“十七连丰”,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口粮完全实现自给。人均粮食占有量470公斤以上,远远高出国际400公斤的平均水平。

粮食储备能力明显增强。粮食库存储备数量充足,国家在稳定中央储备规模的同时,按照产区3个月、销区6个月、产销平衡区4.5个月的市场需求量增加地方粮食的储备规模。

粮食流通能力有效保障。全国建立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和30个省级交易中心,累计成交粮食9000亿斤。

粮食国际合作全面加强。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粮食领域国际合作。

我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应对风险挑战能力大幅提高。

粮食市场供应事关广大群众一日三餐,应急情况下能不能供得上,是广大群众高度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粮食市场供应充裕、不脱销、不断档,即使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粮食市场供应也是货足价稳。

为了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近年来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粮食应急保障工作,全国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不仅能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也有能力应对全球粮价上涨的挑战。我国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粮食应急预案体系,加强预案的日常管理和应急演练,确保关键时候发挥作用。应急储备能力进一步增强,应急保供网络进一步完善,目前有5.6万家粮食应急加工企业、配送中心、储运企业和供应网点,形成了遍布全国的粮食应急保供网络。市场监测预警进一步强化,在全国设立超过1万个各级粮食市场信息监测点,基本覆盖重点区域和重点品种,可动态掌握粮食市场的供求变化。

尽管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好,但从中长期看,我国粮食供求仍将处于一种紧平衡态势,要确保粮食安全这根弦不能放松。

梁彦表示,“十四五”时期,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国家粮食安全,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能力建设,统筹提升国家粮食安全的协同保障能力、收储调控能力、产业支撑能力、现代化治理能力,以及节粮减损能力,保障粮食供给,端牢中国饭碗,守住大国粮仓。

一是坚持立足国内,统筹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完善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二是坚持精准调控,统筹提升粮食收储调控能力。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加快培育多元市场购销主体,改革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科学确定政府储备规模,完善“通道+线路+枢纽+节点”的粮食物流骨干网络,强化监测预警,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需动态平衡。三是坚持高质量发展,统筹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突出抓好粮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持续推进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加快构建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提高粮食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四是坚持全链条管控,统筹推动节粮减损和健康消费。五是坚持改革创新,统筹推进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湖北宜昌签下二十八份“军令状” 居民投资意愿上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