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党史故事│黄书祥:巧妙夺枪传美谈

日期:04-30
广西党史

原标题:广西党史故事│黄书祥:巧妙夺枪传美谈

1899年,黄书祥(原名黄焕云,又名黄明道)出生于东兰县武篆区(现武篆镇)上圩村一个壮族家庭。他因家境贫寒,小学未毕业就在家帮助父母兄长耕种,目睹乡亲们过着贫困的生活。

1921年9月,广西农民运动领袖韦拔群开始领导武篆及周边的壮、汉、瑶各族贫苦农民,开展反对豪绅地主的斗争。

1922年,迅速成长和觉醒的黄书祥跟着韦拔群闹革命的脚步,在武篆参加“九九”革命同盟;1923年参加韦拔群领导的农民革命,参加武装“三打东兰城”;1925年,协助韦拔群创办东兰农民运动讲习所,任农讲所教员。

1929年8月,黄书祥任果德县(今平果县)县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百色起义后,黄书祥先后任果德县工农民主政府主席,中共果德县特支、县委书记,红七军二十一师独立团团长,中共右江下游党委常委、右江下游革命委员会委员。

为了继续开展革命斗争,加上军队需要武器,黄书祥积极奔走在各地,筹备和购买枪支弹药。

1930年正月初二,黄书祥巧妙地突破敌人封锁,为赤卫队购买弹药。他和警卫员特林化装成走亲模样来到可恒村,找到地下交通站,取回刚买到的15公斤火药。

为了隐蔽和防潮,他们用竹叶把火药包成“粽粑”,放进布袋里,临行前,交通员小农送给他们一大包熟猪腿肉。在返回住地时,刚来到半山腰的一棵榕树下,天渐渐地黑了。

突然,他们发现迎面走来了4个匪兵,一肥一瘦,一高一矮,要躲已来不及。矮的用枪顶住黄书祥的胸口,质问道:“你们来这里干什么?”

黄书祥镇定地说,和弟弟走亲戚。高的打量了一下他们的袋子,问:“袋子里是什么东西?”特林回答:“香糯粽粑和一包肉。”肥的匪兵把枪一横,说:“让我检查。”

黄书祥从袋子里摸出那包肉,立即换上一副笑脸,说:“四海之内皆兄弟,有福同享嘛。对了,这包肉算是送给你们的春节礼物吧。坐,烤火。”

于是,四人八只手,你争我抢,吃起肉来。黄书祥向特林递了个眼色,两个人便坐下来同匪兵们聊天。

那天,寒风刺骨,他们边聊边生起火来。闲谈了一会,黄书祥站起来,对特林说:“我肚子饿了,回家去吃粽子吧。”瘦的把手伸进袋子里,说:“我也饿了。”

黄书祥把他的手推开,说:“老兄,你扛着枪,整天大鱼大肉的,还吃这样的粽粑……”

肥的一听,怒气骤发,打断他的话:“什么大肉大鱼,黄书祥唆使这一带刁民把粮食都藏起来,害得我们天天勒紧裤带。”高的和矮的也摆出一副可怜相,诉起苦来。

黄书祥装出一副关切的样子,问:“这么说,这两天你们还没有尝过年粽?”瘦的说:“连气味也没闻到。”

特林说道:“常言道,没得吃年粽,不死耳也聋。不过,我们家穷,冬至后就揭不开锅了……亲戚就送我们这点年粽,我们实在是爱莫能助啊。”特林说罢,拿起袋子,做出欲走的样子。

矮的一拍枪,说:“你就这样走,看我的枪同意不同意?”

黄书祥一把拉住他,训斥道:“弟弟,别走!我们虽穷,但还是有人情的。”说罢,拿出4个火药粽,分别递给他们。匪兵们就要开粽子吃了,黄书祥急忙制止道:“吃冷粽粑是会弄坏肚子的。这里有火,何不放到火里煨一煨,吃起来又香又甜,利胃益肠。”

匪兵们点点头就照办了。

黄书祥对特林一挥手,说:“我们回家去。”他们走出二十来步,便在一块石头旁停下来,回头观察榕树下的动静。

突然嘭嘭几声,火药粽爆炸了,顿时火花四射,硝烟弥漫,那4个贪吃的匪兵被烧得焦头烂额,眉毛、头发全被烧光,乱成一团。

黄书祥拉了特林一把,说:“走,快去拿枪。”他们迅速跑过去,把那4支枪和所有的子弹全拿过来,然后消失在夜幕之中。

黄书祥依靠机智巧妙夺枪的故事,是其革命生涯中的一段美谈。(河池市纪委监委整理)

在“进退留转”中叩问初心 外交部:中方反对将正常的经贸投资和企业合作政治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