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乒乓外交”寻找大国相处智慧
参考消息网4月29日报道(文/杨汀王子江姜俏梅)
在名古屋市中心的爱知县体育馆正门口,有一面醒目的“乒乓外交纪念墙”。为纪念1971年在爱知县体育馆举行的第31届世乒赛,墙上镶嵌着有中国、日本、美国国旗纹样的乒乓球和“1971”字样,以及“友好”“和平”“爱”“梦想”等几个大字。观看墙上的解说和照片,参观者们会立刻被带回那段改善中日美关系、改变世界的传奇历史。
4月17日,“乒乓外交50周年国际研讨会”在距离爱知县体育馆不远的名古屋商工会议所召开。乒乓外交的亲历者和关注中日美关系的专家及有识之士齐聚一堂,重温当年的外交勇气和智慧,盼再创中日、中美关系的突破口。
日本不应加剧美中紧张
研讨会主办方、东海日中关系学会会长川村范行指出,“乒乓外交”带来国际政治结构的变化。半世纪后的今天,快速崛起的中国和死守超级大国地位的美国面临新的博弈局面。如果美中对立,有可能给世界带来脱钩危机。而日本夹在日美同盟和日中关系之间,进退维谷。在这种情况下,回顾“乒乓外交”的经验,深入讨论美中博弈和日中关系的背景以及今后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研讨会当天,正在访美的日本首相菅义伟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谈,并发表联合声明。日本前立宪民主党副党首、众议院议员近藤昭一在接受《参考消息》记者采访时表示,日美首脑联合声明中的某些表态令人吃惊。但他认为这主要是美国对日本施加了压力。
近藤说,中国是日本重要的邻国,交往历史悠久。日本应在敏感问题上保持距离,更不要加剧美中紧张局势。“乒乓外交”开启之时,日方接受了中方提出的“中日政治三原则”,这对今天的日中关系仍非常重要。日本政府应该考虑在美中之间取得某种平衡。他说,正如参与“乒乓外交”的先人所说,“政界交往是国之交的动脉,民间外交是国之交的静脉,动脉与静脉应该联动”。
中日新闻社总编辑铃木昌孝说,回顾“乒乓外交”的历史,日本应当思考当前一味趋向美国的利益是否正确,是否更应当为成为美中之间的桥梁做些什么。
民间交流弱化亟待逆转
中日新闻社前驻中国分社长加藤直人指出,“乒乓外交”的成功经验对今天的日中关系有三点启发。第一是建立首脑之间的信赖关系。加藤说,据“乒乓外交”亲历者回忆,周恩来总理对以后藤钾二为首的日方代表团的信赖起到关键作用。又如德法两国有很多历史龃龉,但现在每年召开两次首脑会晤,四次部长级会谈。日中之间也应该构建首脑和高层外交机制。第二是地方交流的重要性。自1973年神户与天津结成友好城市以来,日中之间的地方交流欣欣向荣。但自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以后,地方交流转弱,这非常令人担忧。第三是“乒乓外交”所代表的民间外交,尤其是两国的青年交往在渐渐弱化。近年,中国赴日本留学生多、日本赴中国留学生少的趋势更加明显,政府和民间都应致力于改善这种情况。
爱知大学教授李春利指出,应正确认识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的不确定性。日本试图构建多边关系来应对中日之间的课题。李春利说,第一,大国外交的特质是受国内政治和局势影响较大,外交在内政的延长线上。如两次尼克松冲击、特朗普现象都是鲜明的例子。第二,中日之间自田中角荣、大平正芳内阁以来,基本构建了直接对话和直接交流的双边关系。存在争议的钓鱼岛问题和历史问题也基本属于两国关系范畴。但当前,日本正在转变方向,试图通过构建多边关系,来应对中日之间的课题。
李春利还表示,中美关系是竞争和合作的“二重奏”,需要多层次、多方位来看待。中美曾经跨越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那样的直接对立,并以“乒乓外交”为转折,致力于谋求共同利益和构建合作关系。在当今复杂的世界局势中,单靠超级大国来维持世界秩序已经不可能,主要国家需要协调合作。从长远来看,中美关系既会有“高音”部分,也会有“低音部分”。一味盯着“高音”,是短视的。
专家们表示,“乒乓外交”本质上也是民间外交和文化交流的产物。在半个世纪后,尤其在中美日关系复杂化的当今,继承“乒乓外交”精神意义重大。以汉字和文化为纽带的中日两国的民间交流是欧美国家不可比拟的,期待中日关系找到新的视角和新的合作方式。
日本名古屋爱知县体育馆“乒乓外交纪念墙”(冮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