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寻访 行医71年,为热爱的事业奋斗终生

日期:04-28
重庆上海

原标题:最美寻访|行医71年,为热爱的事业奋斗终生

来源:西南大学

最美寻访  行医71年,为热爱的事业奋斗终生

2021年第58期总第1385期

编者按: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官方微信平台将持续推出“庆祝建党100周年·最美寻访”系列报道,以学校青年学子之蓬勃青春、昂扬激情,寻访时代之最美、人间之最美;以大学生之情思、理想,采写最美奋斗者。为建党百年华诞而歌,为每一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者而歌。

“最美寻访”系列报道由学校西大快点网络文化工作站联合上游新闻共同推出,寻访对象主要为西大师生身边的最美奋斗者,系列报道已陆续在上游新闻客户端发布。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95岁儿保专家郑惠连的故事。

95岁儿保专家郑惠连:

行医71年,为热爱的事业奋斗终生

最美寻访  行医71年,为热爱的事业奋斗终生

最美寻访  行医71年,为热爱的事业奋斗终生

“听党召唤,以国为先,告别黄浦江,拓荒大西南,你把最美的岁月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一个甲子的不辍耕耘,撒下燎原火种,医德双馨泽被后代,西迁精神光照四方——赤诚爱国心。”

——2020年度感动重庆颁奖词

“1956年初,记得是大年初三。在那个时候,我来到了重庆。”

95岁高龄的全国儿保专家郑惠连回忆起自己从上海西迁至重庆的往事。1956年2月14日,29岁的郑惠连,乘着一架小飞机,从黄浦江畔来到嘉陵江,自此扎根西南,开启了她人生的新历程。

从长江尾溯流而上

65年过去了,郑惠连对当年选择来重庆的具体过程仍然记忆犹新。那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为了改善西南地区经济落后、缺医少药的现状,中央号召广大东部沿海地区的青年人主动支援建设西南。作为新中国第一届医学毕业生的郑惠连,当时正在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儿科医院工作,家境优渥,收入可观,生活舒适,这样稳定的日子本该持续下去,直到1955年的某一天。

那天,上医的院长陈翠贞突然来到郑惠连跟前问道:“郑惠连,选派你去重庆,有意见没?”“听从安排,没有意见。”

陈翠贞只是征求意见,并非下达命令,郑惠连却没问缘由,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下来。双方意见仅在一问一答之间,瞬间达成一致。郑惠连在回忆起当年的情况时谈到:“我当时没有什么顾虑,也没有提出什么要求,就听从组织的指示前往重庆了,而在明了西迁缘由后,我更加肯定自己所做的这份决定。”时代赋予的命运,让她从长江尾溯流而上。

▲1956年2月郑惠连来重庆支援建院

▲1956年2月郑惠连来重庆支援建院

郑惠连前往重庆的任务是组织建设重庆医学院儿科医院。刚到重庆筹备建院时,可谓是一张白纸,从零开始。“你们根本想象不到,56年的重庆大部分地区都像农村一样,而且建设儿科医院也不是说就已经有一个医院在等我,什么都要从头干起。”郑惠连回忆道。

既没有医疗用房、建筑材料、医用器械、更没有多少医生;药品购置规划、服装设计采购、表格设计印制……作为筹备组里的唯一的医生,这些细碎的工作都需要她去组织监督,加上上海与重庆两地的情况又不同,不能完全照搬经验。

另一方面,作为外地人的郑惠连又面对着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生活习惯迥异等重重困难:郑惠连说上海话,别人听不懂,本地人说重庆话,很多她也听不懂,记得有一次她让一位母亲带孩子去“查一查小便”,结果对方却抱起孩子“擦一擦小便”;上海平地多,基本不用爬坡,重庆则是无论去哪儿都要爬坡跑楼梯,从医院到观音岩的两百多级台阶,郑惠连经常走到脚上磨起血泡;重庆人喜食辛辣,郑惠连也很难适应......什么都不习惯,但从没抱怨计较,反而很乐观。

那是激情燃烧的时代,参与建设的青年人大都心无旁骛,一心干事,只想为西部建设多做贡献,再难再苦再累的事情,都抵挡不过火一样的热情。

面对困境,郑惠连的脚步不曾停歇,她主动去走访参观重庆范围内开设儿科的所有医院,赶赴四川华西医学院儿科学习取经,听取他们的建议,以实现医院建设的本土化。对于听不懂的方言、不习惯的环境,郑惠连一点点适应,一步步学习,最终都将其克服。从病床尺寸,到医疗器械,从医生处方笺,到护士体温单……医院建设的大小事务,也自然少不了她的身影。

1956年6月1日,儿童节,重庆两路口的一道缓坡之上,原来的政府办公大楼焕然一新——重庆历史上的首家儿童医院顺利建成开诊,结束了重庆市无儿科专科医院的历史。

正谊明道,建院奠基人

医院建成,郑惠连却不曾停歇,立马坐船到上海去迎接即将赴渝工作的二十多位同事。当时从重庆到上海需要经过七天七夜的漫长的航行,路途漫长艰苦。返回重庆后,她又立马投身到医者的工作之中,作为当时唯一的主治医师,她每天都忙得团团转。

“在病房里头要管病人、查病房,在病房外头,所有的医务部门、护士工作、医用供给、甚至连小孩吃奶这些事我都要管。”啥事儿都要操心,郑惠连逐渐成为大家口中的“管事婆”。

▲正在为儿童听诊的郑惠连

▲正在为儿童听诊的郑惠连

一个个“多管事”的举动,无不体现了郑惠连内心的责任,在兢兢业业行医工作的背后,则展示她对医生这一职业深刻的理解与诠释。“作为医者,对病人要有仁爱之心,对广大的人民群众要有责任感。这是我的使命,我所拥有的知识与技能,既是我学的,也是党、政府和老师们教予我的,所以我应该通过实践将其回报给社会与祖国。”

郑惠连出生在一个战乱频仍、疾病横行的年代。自小她便目睹了许多人,尤其是年幼的孩子们由于缺医少药而死亡。即使是家境优渥,但在郑惠连自家,也有三个姊妹兄弟幼时因病去世。在这样的环境下,学医救人逐渐成为郑惠连的奋斗目标。报考国立上海医学院,她大胆地迈出了前进的第一步;西迁重庆组织建院,她仍在践行使命的旅途之中。

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郑惠连是西迁精神的生动诠释者:那是听党指挥跟党走的义不容辞,是与民族与国家共呼吸同命运的坚守使命,是不畏困难所惧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如今,几十个年头过去,重医儿童医院早已今非昔比。每天出门郑惠连都会路过医院,每当经过当年创建的第一栋医疗大楼,她心中都是满满的欣慰。常言功成身退,然而郑惠连根本闲不住,对她来说行医是自己一生的事业。

投身儿保事业勇攀医学高峰

1978年,“儿童保健”作为新的课题进入重医视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已经52岁的郑惠连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姿态投身到儿保工作当中。

此前,郑惠连一直在面向农村地区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在基层的教育实践环境中,她的医学知识与专业特长得以发挥与提升,收获了大量的基层经验。

▲参观“西迁”主题展会的郑惠连

▲参观“西迁”主题展会的郑惠连

当时,儿童保健学才刚在全国起步且缺乏教材与人才,这又是一个“从零开始”的工作。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郑惠连虽心有忐忑,担心自己不能干好,但还是带着团队一头深扎了进去,勇攀高峰。为了尽快打破儿童保健领域的空白,郑惠连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与文献,并从临床中积累经验,总结成果。最终郑惠连牵头组织编辑了第一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儿童保健学》,为中国的儿童保健事业奠定了基础。

除了编撰教材与科研外,郑惠连对临床方面的工作也丝毫不懈怠。

在别人眼中,儿童保健是一件“婆婆妈妈”的事,如何喂养,如何做到营养均衡,如何培养好的性格……但在郑惠连眼中这是让孩子一辈子都可以受益的事,很是值得。每次为儿童检查,她都要把手搓热了再触诊;面对孩子的父母,她会耐心地给他们讲注意事项。“我们面对的是儿童,不是儿戏,必须高度负责,不仅态度要好,而且技术过硬。”郑惠连带头组建了儿童保健教研室,一干就是十几年。直到70岁,郑惠连才从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退休。

▲郑惠连九十大寿的生日会

▲郑惠连九十大寿的生日会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现已95岁高龄的郑惠连,一头短发利索地别在耳后,脸上化着淡妆,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唱着过去的歌,看上去丝毫不像90多岁的老人。她充满朝气与活力,依旧活跃在儿童保健的第一线,坚持每周坐诊,每月举行讲座,经常到基层义诊。为热爱的事业奋斗终生,她仍在奔波,未曾停歇。

下期预告

退而不休,初心不变——一位68岁老党员的承诺

最美寻访  行医71年,为热爱的事业奋斗终生

最美寻访  行医71年,为热爱的事业奋斗终生

|党委宣传部党委网络工作部

指导老师:刘丹凌杨绍婷

寻访采写:杨语灵曾泊霖

编辑:李瑞洁

两岸最终难免一战?国台办回应 致6名员工死亡、2名消防员牺牲!国务院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通报上海金山火灾事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