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华师到军营,他们的青春别样精彩!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党史天天听--《恽代英与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
From华中师范大学
00:00
12:55
播音:文学院刘圣炜音乐学院王若静
在中国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保家卫国,不惧牺牲
他们舍家为国,乐于奉献
他们,就是中国军人
在华师,也有这样一群优秀的军人代表
他们用自己的青春
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篇章
展现了华师人的责任与担当
莘莘学子赴军营,绽放青春谱华章。4月27日,“携笔从戎精忠报国”参军入伍学生故事分享会在九号楼演播厅举行。我校参军入伍学生优秀代表,与副校长彭双阶、本科生院(学生工作部(人武部))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师生代表分享了他们立志从军、排除万难、报效祖国、收获成长的故事。
参军入伍学生代表、武警新疆总队某支队特战中队中队长吴野
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的吴野,从小被抗美援朝英雄故事熏陶浸染。2004年还在读高中的他,背着父亲报名参军,父亲知道后痛打了他,让他继续读书。2008年,吴野考入体育学院。大二上学期,报名参军的念头再次萌动,这次他没有告诉任何人,直到踏上开往新疆的列车才打电话告诉父亲。听着父亲无奈的声音,吴野看着窗外荒凉的戈壁,下定决心“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到了部队,本以为可以大战拳脚的吴野被一次紧急出动彻底震撼了,穿衣服、穿装具、一分钟集合完毕……他意识到要学的还有很多。抱着读完大学“读小学”的心态,苦活累活抢着干,精工细活学者干,吴野从日常叠被子、抹地板做起。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在挑选预备特战队员的时候,他凭着体育特长和平日工作表现,被推荐参加了预备特战队员考核,以总评第一名的好成绩,进入预备特战队员集训队。
7天126小时负重40公斤,每天睡眠4小时,完成48个科目,每天行军不少于50公里,滩涂行军让开启了特战之旅让吴野终生难忘。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已经不知道走了多远,脚上的血泡早已磨破,左脚脚踝又意外扭伤,恨不得用双手代替双脚向前爬。看着前方的路还一望无际,已经到了奔溃的边缘他就快要放弃。然而,带队指挥员的一声“加油”突然在他耳边响起,吴野告诫自己:“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走不完的路”。经过7天的激烈角逐,他和战友们圆满完成了48个课目,且每个课目都优秀,收获了沉甸甸的“勇士”徽章,并被保送到武警特警学院学习。
毕业后,吴野被分配到武警新疆总队某支队特战中队。他深知过硬的军事技能是能打胜仗的根本保证。要像打仗一样训练,像训练一样打仗。2016年参加武警部队第一届特战分队“巅峰”比武前3天,吴野在训练中不慎将右肘摔伤,缝了5针,临阵换将是战前最大的忌讳,看着队员担忧的表情他知道没有退路。作为指挥员的吴野,既是带队者,又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于是,他毅然走上比武赛场。比武中,汗水浸透伤口,缝合线崩裂,一阵阵刺痛,在小组队员和集体荣誉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当他在第一个科目中一鸣惊人之后,队员的担心变成了信心,关心变成了热血。最终他们过五关斩六将,斩获了优胜单位的奖牌。吴野个人也获得指挥专业第四名的成绩,受到各级首长和官兵的好评,荣立三等功。
一人强不算强,个个强才算强。当吴野走上特战分队的队长岗位时,不论是300米障碍,五公里、攀登训练、还是考核比武,他都不厌其烦地给战友们讲要领做示范,膝盖不知碰伤、碰肿了多少次,但他始终深信“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吴野的带领下,中队全体官兵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支队的各项比武竞赛活动,均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
入伍12年来,吴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荣获“十大军事训练标兵”“优秀学员”“优秀教练员”“三疆”优秀干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基层干部”“极限训练勇士”等多个荣誉称号。从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士兵成长为一名武警警官,“儿时励志参军报国”的他愿为国防建设奉献全部力量。
参军入伍学生代表、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隋建军
回想起两年的军旅生涯,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19级研究生隋建军总会在不经意间热泪盈眶。
2014年9月,隋建军乘车南下来到广州。新训很快展开,入伍的初心和父亲在、临行前的教诲始终督促着他竭力前行。他以不停追赶、不停超越的状态,实现了一点儿的进步;用“吃苦”这一最笨的办法保证自己不给连队拖后腿。哑铃弯举,别人做10次,他做20次;俯卧撑别人做30个,他做50个;单杠吊杠别人吊1分钟,他坚持1分半……
新兵连三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回想起这三个月的点点滴滴,隋建军的心中总是荡漾起些许骄傲和自豪,三个月的时间见证了他的蜕变,也开启了属于他的军旅生涯。授衔仪式上,当他带上警徽和警衔的那一刻,他知道自己已经是一个兵,肩上的责任除了父亲的嘱托,更有着军人的使命。
2016年4月,隋建军所在连队受命协助某地海关开展缉私任务,虽然刚刚入夏但当地早已是蒸笼一般,每天除了要进行日常的训练、执勤,晚上还要执行缉私任务。该地临近边境,走私活动猖獗,犯罪分子在利益面前毫无人性可言,持械冲击检查点的情况时有发生。在一次凌晨缉私任务中,犯罪嫌疑人驾驶跑车经过抓捕点时被发现,试图高速驶离,隋建军迅速弹开阻车钉将车辆逼停,犯罪嫌疑人见此,下车慌忙逃窜,他和几名战友迅速追上成功抓捕了犯罪嫌疑人,扣押走私车一辆。
同年6月,隋建军和战友们协同关警、民警一同前往某山区蹲点抓捕毒贩。当时恰逢雨季,连续几日的大雨和糟糕的路况给抓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潜伏了4天后的凌晨,毒贩终于出现。毒贩发现他们后迅速倒车,为了确保任务成功,他们驾车将其车辆撞停,随后与毒贩方发生枪战,子弹在身边飞过,隋建军脑海里不停闪过各种画面。时间就是命令,必须迎头而上,在队长的带领下,他们立刻反击,毒贩最终选择缴械投降,任务圆满完成。
每每回想,抓捕行动其实具有非常高的安全风险,但是当时的隋建军并没有任何顾虑,因为他始终牢记肩负的使命与担当。使命和担当,这是一句需要勇气、需要辛劳、甚至需要用生命践行的誓言。青春不息,奋斗不止。隋建军“把个人梦想汇入时代洪流,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共振”,为自己携笔从戎倍感自豪。
参军入伍学生代表、音乐学院2018级本科生熊星
熊星是音乐学院2018级本科生,大一参加新生军训时,她军姿标准,内务整洁,口号也喊得更响亮,原来这样的她还有另一个身份: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2015年夏天,17岁的熊星毅然投入到祖国边防的建设中。三个月的新兵连训练生活很快结束,同年12月,她凭借自身的艺术特长,被南疆军区政治部文工队选中,成为了一名文艺轻骑兵。在部队的两年时间,近百场演出,战友们的笑脸是熊星坚定做好文艺工作的强大动力。
2016年中秋节,军区组织文工队下边防演出。九月的戈壁滩烈日炎炎。经过5小时的颠簸,熊星和战友们终于来到了野外驻训部队所在的营地。演出时,官兵们热情高涨,熊星却时不时听见一些奇怪声音。后来她才发现,这是官兵们用塑料瓶加小石子制作的简易小乐器,在这地广人稀的戈壁滩,没有荧光棒,也没有拍手器,有的只是战士们一片赤忱的心。还有一些官兵特别自制了只属于文工团的灯牌——“文工队战友,你们是最棒的!”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文字,却让熊星和战友们特别感动,演出的劲儿也更足了。当熊星演唱《边疆战士最听习主席的话》时,所有战士都站起来一同合唱,大家的歌声响彻大漠戈壁。
当一名小战士手捧一束鲜花出现在大家面前时,熊星很惊讶,在这寸草不生的地方怎么会有鲜花?后来她才知道,官兵们一大早听说今天会有来慰问演出的文艺轻骑兵,很早就托进城采购物资的班长订购鲜花。在熊星眼中,这不仅仅是一束鲜花,更是战士们对大家工作的肯定和鼓励。
自制的灯牌、精心准备的一束鲜花、自发组织的欢送仪式让熊星感怀于戍边战士们无怨无悔的责任与担当,愈发深切地希望他们的文艺演出能给战士们带来温暖和力量。演出结束后,熊星和战友们回到了战士们专门为文工团准备的帐篷里,看着渐渐升起的月亮,她和战友们想起了出发前队里给每个人发的月饼,大家不约而同地把月饼放在了战士们的桌前。月饼虽小,却饱含着文艺轻骑兵们的诚挚心意。
回望走过的路,从一名高中生到一名战士再到一名大学生,青春年华,投身军营,熊星觉得自己已经褪不去身上这份绿色,一切的一切都很值得。
吴野、随建军、吕作炜、王万吉进行倒功和一招制敌展示
全体同学合唱《强军战歌》
彭双阶为吴野、隋建军、罗雅慧、张世渠、熊星、吕作炜6位参军入伍学生代表颁发入伍纪念奖章
认真聆听了同学们参军入伍的故事后,彭双阶为他们响应强军梦的号召、为祖国国防建设挥洒青春的报国之志点赞。他说,军营是一个磨炼人、锻造人的地方,作为新一代青年大学生,能够到军营去磨练自己,是人生十分难得的机会,也是一生宝贵的财富。不论大家走到哪里,华师永远是大家的坚强后盾。彭双阶勉励即将奔赴军营的同学不忘初心,苦练军事本领,牢记军人使命,早日把自己打造成为一名钢铁战士,为保卫国家安宁贡献力量;希望有志参军入伍的同学听从祖国的召唤,接受祖国的挑选,为祖国和人民撑起一片和平的蓝天,以青春的勇气和力量谱写最美华章。
大学生携笔从戎既是报效祖国、献身国防建设的光荣事业,也是锤炼自己、全面成长的一次重要机遇。一直以来,我校坚持做好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为学生应征入伍提供各种保障和激励政策,在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武装部的支持下,先后选拔推荐113名优秀大学生参军入伍,为部队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学校也多次被评为“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华师学子携笔从戎
军旅足迹遍布全国25个省区市
精忠报国是他们的信念
不畏艰苦是他们的执着
在军队这个大舞台上施展才华
在军营这个大熔炉里淬炼成钢
让我们走进
这些最可爱的人
01
坚守在海岛西大门的“守夜人
吕海涛
华师2008级体育学院校友
2013年6月入职,现任崇明区新海消防救援站党支部书记、政治指导员,大学本科学历,二级指挥员消防救援衔。入职以来,吕海涛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1次被部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连续两年获得总队“优秀基层干部”称号,1次被总队评为“优秀团干部”。在他担任新海消防救援站主官(管)期间,队站连续两届被市局评为“青年文明号”,连续三年被总队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和基层建设“先进中队”。
新海消防救援站——全上海最边远的消防站点,位于崇明岛西北端,是很多指战员望而却步的“乡旮旯”。就是这样的“乡旮旯”,却留住了吕海涛青春火热的心。新海站历年是总队先进单位,刚调任队站党支部书记的吕海涛面对混编制队伍的青黄不接,能否保住先进中队这块牌子是一大考验。组织交给的任务吕海涛心里十分清楚,面对考验,他没有犹豫和徘徊,毅然放下一切走进了海岛的更深处。2019年5月的一天,吕海涛带队成功处置一起抢险救援任务,当全身是伤的司机被救出时,他紧紧拉着吕海涛的手说:“真是太谢谢你们了,如果没有你们,我今天就死在这里了……”吕海涛看着伤者眼中的泪水,一种无以名状的感动和自豪涌上他的心头,这样的救援他经历过无数次,可当他被伤者的目光注视的那一刻,他突然觉得自己的坚守是值得的,因为他深知身为消防救援队伍的一员,就意味着使命和奉献。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知心懂心,才能走进队员心灵。自身过硬,才能带出合格精兵。”吕海涛深知有些队员对消防救援队伍严格的管理和高强度训练有些吃力,有些队员考虑无法照顾家庭一心想离开。训练之余,他常常与队员们席地而坐,闲聊家长里短,摸清中队每名指战员的兴趣爱好、秉性脾气和家庭情况,鼓励大家岗位成才。上门走访慰问、宣传消防消防救援队伍政策、鼓励家属支持工作、排除队员后顾之忧……队员们心里越来越信服吕海涛这个贴心的指导员。
工作多,任务重,吕海涛没有抱怨,经常一个人伏案奋笔到深夜。他办公室的灯照亮了整个营区,也照亮了指战员的心。大家看在眼中、记在心上,除了信任依赖,还多了一份敬佩。在吕海涛的带领下,新海消防救援站先后荣获总队“先进中队”“先进党支部”,个人还被部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04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05年12月应征入伍,2007年12月退伍继续学业。2010年毕业考入武警上海消防总队。在部队工作期间,先后获得三等功一次、嘉奖二次,获评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优秀基层干部一次、优秀党务工作者一次。
翻开郭振清的日记本,有这样一句话:“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献身军营是他一直以来矢志不渝的理想和追求。在郭振清心中,一直铭刻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同志战友的无微关怀和国防事业的无尽热爱。多年的部队摔打,郭振清积极上进,不管岗位如何变化,他都在变化中寻求事业的突破口,每一次的灭火抢险任务他都冲锋在前,每一次工作难题他都咬牙破解,他用自己的智慧、勇气、沉着和担当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
2005年12月,正是大二刚开学的秋天,怀揣着对部队的向往,郭振清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96113部队(火箭军)。参军期间,因表现突出,获得优秀士兵一次。退伍后,他回校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毕业时,他毅然放弃保研资格,再次参军入伍,并于2010年6月考入武警上海市消防总队。
消防总队工作期间,郭振清历任副指导员、副中队长、中队长、指导员,从最艰苦的岗位做起,从最难啃的骨头下手,先后成功处置了多项重特大灾害事故,在世博会、亚信峰会、十九大、进博会等消防安保工作中勇挑重担。
2017年7月,他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参与援藏工作,赴西藏消防总队日喀则支队岗巴县大队任大队长。在西藏工作期间,郭振清经常性调研一线,为官兵排忧解难,为高海拔救援工作建言献策。
2018年11月,消防救援队伍整体转改,他换装不换色,一如往常勤奋工作;2020年7月提任支队级副职;2020年9月任青浦区消防救援支队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
面对消防救援队伍超乎一般的工作压力,面对西藏工作期间超高海拔的恶劣环境,面对队伍改革期间超强度的工作节奏,郭振清没有退却。他用自己对祖国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用钢一般的意志和铁一般的作风,用水一般的细腻和火一般的激情,铆足干劲,冲锋在前,奏响了一曲军旅人生的壮丽乐章。
03
牢记校训再次出发
王兵
华师2004年体育学院校友
2005年12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96113部队,2007年12月退役。2010年6月,大学毕业后考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上海消防总队,成为一名消防干部。服役两年间,2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加入上海消防队伍11年间,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3次、嘉奖2次、优秀党务工作者1次。
2005年,学校第一次组织在校大学生报名参军,这让久有从军梦的王兵激动万分,他第一时间提交申请,顺利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服役期间他始终牢记“忠诚博雅、朴实刚毅”校训,在艰苦的环境中历练成长,用过硬的军事素质和优良的纪律作风得到了领导和身边战友的一致肯定。退役后,他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校园,完成了学业。毕业时,面对诸多选择,他再次选择军营,投身消防救援事业,身披戎装再出发。
作为初入消防部队的干部,王兵从最基础学起,从基层干起,先后担任基层消防中队副中队长、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支队组织教育科副科长、科长,总队警务处副处长,改革转制后任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队务处一级助理员。作为一线带兵人,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灭火救援现场始终冲在前,参加了近千次灭火救援战斗。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他充分发挥示范生优势,在总队组织的授课评比中先后取得了第二名、第三名的好成绩,被评为总队政工岗位练兵能手。作为机关干部,他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勇于担当作为,先后组织参与了3次消防员招录培训工作,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树立了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