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融合 完善育人体系,打造环保领域“卓越工程师”摇篮

日期:03-30
工程师

原标题:五个融合|完善育人体系,打造环保领域“卓越工程师”摇篮

来源:中山大学

编者按

近年来,学校围绕“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五个融合”为特征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德育与智育、学科与专业、科研与教学、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融合,系统梳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提升人才培养体系的科学性、完备性和竞争性,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我们特开设此专栏,旨在更好地展现学校各单位近年来推动“五个融合”的特色举措,以期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设“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两个专业。学院在“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引领下,致力于打造环境保护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摇篮,切实推动“五个融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德育与智育融合

在课程思政方面,学院重视教师的道德品行修养,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坚持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面向国际环境科学前沿,探索生态环境领域未知的科学奥秘,将个人学业发展规划与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联系起来,倡导“法自然之道,护绿水青山”的理念。当前,学院着力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3门,大部分专业课程已融入思政元素,力争在“十四五”期间课程思政率达到100%。

在专业思政方面,学院以专业为载体,发掘专业特点和优势,如通过迎新教育,教导新生树立远大志向,争做“品学兼优、顶天立地”的环境人。在培养过程中,学院严格要求学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杜绝一切学术不端行为。在党建、团建过程中,结合专业特点打造“党章学习小组”、“青马学堂”、“党团之家”等平台,不断强化对青年学子的思想引领工作。学院整体上构建了“队伍建设立体化、培养方案定制化、各类课堂一体化”的三全育人体系,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学科与专业融合

强化学科支撑。针对学科与专业“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的特点,学院紧扣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需求,积极运用学科知识,发挥创新、专业的卓越人才培养储备作用,通过提供知识形态及智力形态的资源,实现推动土壤修复应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扎根湾区环境、面向世界学科前沿,助力行业发展、面向经济主战场,保障人居安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目的。

优化课程体系。近年来,学院立足环境现状和未来发展,分别确定各专业脸谱课程,以突出环境科学与工程鲜明的应用学科特点。学院建立了本研一体化课程体系,为本研一贯制培养夯实基础;构建了“课程实习”“教学实验”“专业实习”三位一体的实习实践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应用实践能力;持续对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进行更新,凸显思政元素,更好地体现学科特点、学科发展方向和学科优势,同时也凸显了各专业特色。

打造一流专业。学院积极参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分别于2019年、2020年获评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年,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两个专业同时获评中山大学五星级本科专业(全校共15个)。在现有基础上,学院将进一步开展专业认证与评估工作,强化建设一流专业,切实做强一流学科。

统筹教研室建设和学科建设。学院以专业为单位,建设“环境科学教研室”和“环境工程教研室”两个一级教研室,并以学科带头人、高水平教授担任教研室负责人。各一级教研室中,以专业方向课程群为单位,以课程教学团队为依托,开设二级教研室。学院通过教研室的建设,在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的同时,也进一步凸显“教研并重”的导向,服务学科建设。

科研与教学融合

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学院不断强化专业教师队伍、学生工作队伍和管理服务队伍的建设。通过选聘优秀青年教师担任辅导员、班主任,打好思想引领与专业引领组合拳;开展“我心目中的良师”年度评选活动,以优秀教师引领学生成长;安排知名教授讲授专业基础课,教授上讲台率达100%;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校外导师,重点打造“成长论坛”育人活动品牌,向学生传递行业前沿资讯,引导学生做好专业生涯规划。

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针对科研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学院将学术训练融进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了“创新研究与训练”课程,为学生提供环境科学创新研究与训练的平台。同时,学院开设《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讲座》等课程,鼓励教师结合实际承担的科研项目,将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和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研究领域的国际最新动态和工程应用方法,明确专业志向和目标。

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教材资源。学院教师近年及时将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材资源,在水污染控制、空气污染控制、固废处理、环境微生物等方向的教材建设取得较好的成绩。当前学院以打造经典、冲击国家精品教材奖为导向,组织学院教师在教材建设方面进一步突破。其中,土壤污染修复创新团队编撰的《环境土壤学》教材得到教育部环境专业教指委的高度评价,预计于2021年下半年出版。

科学研究方法转化为教学手段。学院建立了全面导师制确保教师常态化参与本科生的培养过程,鼓励教师将课题组学术讨论例会向本科生开放,使学生及时了解前沿科研动向,培养其创新思维、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同时,鼓励教师基于自身国际学术网络,拓展研究生国际化思维,不断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学院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设国家级、省级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各1项,慕课2门,线上线下混合金课4门。

建立学生参与科研训练项目制度。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学术科研平台的搭建,迄今已连续15年组织“本科生研究性学习”。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亲身感受学术研究的魅力,尝试与课堂知识学习不同的思维方式,逐渐形成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通过团队研究及参赛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涌现出多个严谨团结的科研小团队。多年来,学院学生依托教师科研项目进行毕业论文选题达100%,整体保障了毕业论文与综合训练的质量。

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融合

优化本研贯通培养课程设计。学院切实推进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绘制课程地图、统一课程编码,目前实现了过半的本研课程贯通。在本科培养过程中融入创新性培养,让优秀的本科生可以提前进入研究生科研阶段,无缝衔接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为更多青年人才提供足够的培养周期,也为其继续深造夯实了基础。目前学院本科生的高水平大学升学率已超过60%。

营造本研贯通培养浓厚氛围。为进一步提高升学深造率,学院积极引导学生做好学业发展规划,鼓励学生选择进一步深造,并通过学工队伍及教师针对拟深造学生建立信息台账,有针对性地组织保研分享、留学指引、考研辅导、模拟面试、调剂指导等分享会,从全面导学、精准助学到主动促学,为学生继续深造营造良好环境。近年来,学院本科生升学深造率均超过60%,其中2018年达到70%。

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融合

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融合打造品牌。学院历来重视专业实践,通过各类第二课堂活动营造“学在中大”氛围。连续15年开展本科生研究性学习,由指导老师进行一对一学术引导和指导,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术兴趣。此外,学院联合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举办两大省级学术赛事——“环境风云”实验大赛和虚拟仿真环境实践大赛,吸引全国高校数十支队伍参加,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力。学院以环境专业为依托,搭建“南粤环保行暑期三下乡”和“电子垃圾回收大作战”等社会实践平台,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回馈社会。

01

五个融合  完善育人体系,打造环保领域“卓越工程师”摇篮

02

五个融合  完善育人体系,打造环保领域“卓越工程师”摇篮

03

五个融合  完善育人体系,打造环保领域“卓越工程师”摇篮

▲“环境风云”实验大赛、虚拟仿真环境实践大赛

(来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一、第二课堂工作队伍联动。学院鼓励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班主任,联合学工队伍,通过导学、促学、奖学、助学工作,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学院积极支持和鼓励高水平教师参与指导第二课堂活动,包括参与院长午餐会倾听学生需求,为学生成长献计献策;指导学生通过“逸仙游学”计划参与国际交流,开阔学术视野,提升个人能力等。

第二课堂彰显五育并举。学院积极组织红色教育考察、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学术道德讲座、社区志愿服务等,在第二课堂中强化德育。学院依托具有多年传统的“天籁之音”合唱团、新年师生联谊晚会等,在第二课堂实现美育。此外,学院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涌现了全国服务西部计划(西藏)专项优秀大学生志愿者、防控“新冠病毒肺炎”优秀志愿者、广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等。

01

五个融合  完善育人体系,打造环保领域“卓越工程师”摇篮

02

五个融合  完善育人体系,打造环保领域“卓越工程师”摇篮

03

五个融合  完善育人体系,打造环保领域“卓越工程师”摇篮

▲学院“天籁之音”合唱团

(来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五个融合  完善育人体系,打造环保领域“卓越工程师”摇篮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三下乡活动

(来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应接尽接 @天理人,你的健康码变化了吗? “铿锵奋进的脚步 续写春天的故事”网络主题宣传今启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