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被“召见”淡定回:今天没空,这个硬气大使太圈粉了!
来源:环球人物
作者:冯璐何彦楠
中国“战狼外交”的说法再次被西方媒体炒作,这次可能是因为“‘疯狗’太多太凶”。
近日,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遭到法国一些议员和媒体的集体围攻。
法国外交部就中国议题连续向中方开炮,外长勒德里昂连发两条推文表示要“召见”卢沙野,当面对他传达法国的政治立场。
对此,中国驻法大使馆霸气回应:今天没空,明天再说。
即便到了当面会谈时,卢沙野也是不卑不亢,严正要求对方停止“毒化中法关系”。一个眼神一个辞令,都淋漓尽致地展现着大国外交风范。
在外交场合,卢沙野总是神情严肃、目光炯炯,仿佛在“伺机而动”。面对西方反华势力的恶意重伤或傲慢习气,他从不客气,不是撰写文章加以批驳,便是公开“以牙还牙”。也正因如此,霸气、硬核成了部分西方媒体写到他时经常使用的字眼。
“疯狗”和“战狼”
此次争议最初由上月一起事件引发。
当时,法国参议院“台湾交流和研究小组”主席阿兰·理查德正在筹备今年夏天的“国会访台团”,借口是“借鉴防疫经验”。
·阿兰·理查德
卢沙野从法国参议院网站中得知了这计划后,立刻致函理查德,要求取消行程。
信函中卢沙野向理查德严正声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法方这样的行为会给“台独”势力发送错误的政治信号,中方要求法方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即反对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同台湾当局开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这是遵守一个中国原则的应有之义。法国参议员作为法国官方机构的公职人员,理应恪守这一原则。
理查德却完全无视这一点。据法国媒体“字母A”报道,理查德对卢沙野信中的内容十分不满,并拒绝了他的要求。
消息传出后,3月19日,法国一名反华学者安托万·邦达兹称“这是中方对法国民主制度的介入”,指责卢沙野作为一名外交官无权对法国的官员指手画脚。
不仅如此,邦达兹还在推特讽刺中国大使馆,说话口吻完全不像一个学者。
一向喜欢在互联网上出风头的邦达兹,仿佛又找到了一次拿中国的事情蹭热度、刷存在感的机会。
面对如此明目张胆的挑衅和抹黑,中国大使馆在推特上贴出了邦达兹的推文,并评价其为“小流氓”。
·中国驻法大使馆称邦达兹是“小流氓”。
对于中国大使馆的反击,一些法国媒体全然不顾是自己先挑起的事端,指责中国不尊重法国学者的“言论自由”,对中国大使馆和卢沙野本人发起语言攻击,称中国外交“画风粗野”“战狼外交”。
面对这些毫无根据的批评抹黑,中国大使馆21日回应称“如果真有‘战狼’,那一定是因为‘疯狗’太多太凶”。次日,中国政府对欧盟方严重损害中方主权和利益以及恶意传播谎言和虚假信息的人员和实体实施了制裁,其中就包括法国籍欧洲议会议员莱克斯曼。
这次法国似乎找到了“正面挑衅”的理由。当日,法国外交部发布了一篇名为“中国”的新闻稿。稿中将中方的回应称为“侮辱、煽动和威胁法国研究人员和法国议员”,把法方的挑衅和不尊重美化为“学术和言论自由”,并表示要“召见”卢沙野,当面对他传达法国的立场。
相比于法方的愤怒跳脚,中国驻法大使馆只是淡定回复:大使今天没空,明天将另行前往法国外交部进行交涉。
中方拒绝了“召见”这一无理要求,改为自行前往“交涉”。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问题研究员朱力安表示,可以看出其中用词的变化和这背后反客为主的态度。
23日上午,卢沙野前往法国外交部进行交涉,现场气氛紧张。卢沙野大使严肃要求法方立刻停止“毒化中法关系”的行为。
卢沙野还提出,驻法国台北代表处存在冒用外交头衔和车牌的情况,法方应立即纠正有关错误。驻法国台北代表处的吴志中一直对外声称自己是“大使”,车辆也悬挂外交车牌。卢沙野就此曾多次对法方提出抗议,但法方一直敷衍。
值得一提的是,在交涉过程中,卢沙野没有用他惯常使用的流利法语,而是全程使用中文。
“火药味”和“泼脏水”
今年56岁的卢沙野出生在江苏南京市。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他都在南京外国语学校学习法语,语言基础十分扎实。
2019年7月,在担任了2年的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后,卢沙野正式出任驻法国大使。
卢沙野曾多次霸气反击西方恶意言论,坚决捍卫祖国的尊严。
任中国驻加拿大大使期间,他将孟晚舟的被捕归结于“白人优越感”作祟,并犀利指出,西方某些势力傲慢地对华采取双重标准,所作所为是对法治的嘲弄和践踏——当中方要求加方释放孟晚舟女士时,加拿大辩称自己“司法独立”;但当涉及本国公民在中国涉嫌违法被拘押时,他们却蛮横要求中方“立即放人”。
2009年到2016年,卢沙野担任外交部非洲司司长,期间经常就非洲问题澄清事实、阐明立场。
2011年,卢沙野接受专访时,批驳西方对中国“支持非洲独裁政权”的污蔑。他说,某位在政治动荡中被打死的中东强人“不是中国的朋友,相反他是很多西方领导人的座上宾,关系好着呢”。
在非洲司司长任内,卢沙野多次指责西方妄称“中国在非洲实行新殖民主义”的观点没有事实依据。他强调,中非关系的定位是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不会干涉非洲国家内政。
他还经常高调发表檄文,与西方舆论攻击针锋相对。
针对西方媒体一度掀起的“中国崩溃论”,卢沙野撰文指出,“中国崩溃论”之所以一再“崩溃”,就是因为发表这种言论的人仅仅从西方经济学书本出发来“套”中国经济现实。也有些人用政治的思维看待中国经济,这样“中国崩溃论”往往只是他们的主观臆想。“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表现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还是应该盼着中国经济好起来,要是真的崩溃了,对谁都没好处。”
新冠肺炎疫情刚暴发时,法国RMC电视台问卢沙野:“特朗普近日公开称中国撒谎了,中国真实疫情死亡人数远高于官方数据。这是真的吗?中国隐瞒了吗?”卢沙野直接反问“他希望中国的死亡人数是多少?!”
在接下来的答问中,他继续“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马克龙总统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显然在中国发生了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您对此作何回应?”“因为制度不同,一个国家无法知道其他国家发生的所有事情。马克龙总统说‘在中国发生了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同样,我们也可以说不知道在法国发生的所有事情,这得由法国政府说。”
对于自己散发的“火药味”,卢沙野是这样解释的:“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中国人总是说,做好自己的事,甭管别人怎么说。但当今世界这样行不通。即使你在各个方面做得再好,架不住别人泼脏水,把你所做的破坏殆尽。”“外国媒体不断抹黑中国,中国必须加强同外国的沟通。”
刀叉和筷子
在西方媒体眼中,卢沙野霸气硬核。不过,这只是他对敌意攻击表现出“以牙还牙”的一面。
在唇枪舌剑的斗争场合之外,作为使者的卢沙野,笑容轻松而友善。
在法国期间,他和夫人王立文一起走过法国新阿基坦、奥克西塔尼大区的田间地头,和当地农户亲切交流;参观法国中央-卢瓦尔河谷大区的城堡古建时,他为其中蕴含的人文历史底蕴而惊叹;赴巴黎政治学院发表演讲时,卢沙野也心平气和、坦诚深入地和与会学生交流,在友好氛围中增进法国学生对中国的认知。
·卢沙野和妻子访问法国中央-卢瓦尔河谷大区。
·2019年,卢沙野在中国驻加使馆参加艺术品捐赠接收仪式。
生活中的卢沙野热情好客,经常邀请法国朋友来使馆吃中餐,他还教这些法国朋友学会了用筷子。不过,卢沙野去法国朋友家里做客时,也会尊重对方的饮食习惯,选择用刀叉。
“单从吃饭这件事就能得出一个道理,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中国人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双方的差异没有优劣之分。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长处,同时尊重和欣赏别人的长处,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而不应固执地认为自己的东西才是好的,别人的就不好,甚至要求别人都学自己,按自己的样子做。”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外交领域。
作为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古老的法兰西民族与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彼此欣赏,相互借鉴。两国都有“伟大民族”的自我认同感,人民对各自国运的盛衰变迁非常敏感,理应继续加强沟通和协同发展。
然而,现实中却总有一些势力逆潮流而上。
“西方媒体用滤镜报道中国的做法,既不利于中西方相互理解和合作,也不符合西方国家自身的当前和长远利益。中国和西方的历史文化、发展阶段、社会制度不同,应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卢沙野说,中西方实现现代化的路径不同,这是出于彼此的文化差异,不应相互否定,而应相互借鉴。
卢沙野当前的最大愿望,是中法关系能在“后疫情时代更有作为,引领中欧关系在新时期取得更大发展,为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张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