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基建如何带动产业升级超车?
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但数字经济领域潜力凸显,成为发展新动能。而“新基建”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石,从短期看,可以拉动需求、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从长期看,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一定的作用。
新基建:基于传统基建转型升级
新基建和传统基建有何区别?为什么要重视新基建?
2008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推出四万亿投资计划,重点之一便是建设铁路、公路和机场等基础设施。十余年后,中国的基建存量已是世界第一。截至2020年底,高铁运营里程达3.79万公里,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大中城市间1至4小时交通圈、城市群内半小时至2小时工作生活圈初步打造。截至2019年底,全国公路里程已超500万公里,其中农村公路420万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如此强大的基础设施网络,串点为线,连线成网,让城市和乡村都能流动起来,带来了各种资源和产业的整合,让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中心。但下一步,“中国制造”如何变身“中国智造”,推动产业升级?
新基建的作用即在于此。如果说,传统基建搭建了强大的流通网络,那么,新基建将成为另一个连结点,让整个产业链的整体调度变得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跟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特征。2020年两会首次明确了七大关键领域,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把新基建作为新引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链迈向中高端,具体如何实现?
“5G+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新格局
首先需要看到,中国工业门类齐全,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新基建中的工业互联网,涉及大数据分析、先进传感和控制、网络信息安全等技术,可以减少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差,是我们从“大而全”迈向先进智能制造的基础。
以疫情初期为例,火神山医院建设过程的高效,世界有目共睹。其中,医院规划设计、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搭建医疗信息系统、覆盖5G信号等,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正是工业互联网在发光发热。
网络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5G和工业互联网的结合,可以发挥完备工业体系的优势。在强大的5G网络之下,工业数据的实时交换、计算建模等环节更有效率,智能控制、运营优化实现变革。
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新建5G基站超60万个,全部已开通5G基站超过71.8万个,可以说,5G网络已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及重点县市。
目前,在建的“5G+工业互联网”项目已经超过1100个,已经出现了机器视觉检测、精准远程操控、无人巡检安防等应用成果。从相关专利的申请量来看,广东、北京和江苏领跑全国。
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蓄势待发
5G既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础,也决定着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能力层级。
作为新时代的“石油”,数据成为发展的决胜资源,建立大数据中心有助于推动政务及各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2014年,部分省市陆续成立大数据局,截至2020年,全国共有20个省级政府和80个以上的副省级和地级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职能机构,对政府内部的数据资源进行统一管理。
数据中心发挥着多重作用:既是海量数据的“图书馆”,也结合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进行数据计算和处理,相当于“数字底座”。疫情期间,云办公、在线教育、无人配送等新业态涌现,预计到2025年,数据中心市场收入有望超过4000亿元。
而在人工智能领域,数据是“原材料”,算力算法是“工具”,前者倚赖数据资源的丰富完善,后者目前还依靠国际领先公司的基本框架,创新突破较少。整体来看,相关行业仍处在生命周期的初期,大规模商业化尚待开启。
充电桩助力交通绿色发展
跟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相比,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特高压、充电桩显得没有那么“轻量”,但它们有助于提高城市群经济辐射能力、推动交通智能化发展。2020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被列为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关注度不断提升,展现绿色前景。
从2009年“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开始,中国逐步布局汽车强国之路。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92万辆,比2019年增长29.18%。工信部等三部门先后进行了三批次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下沉市场成为增量趋势,预计到2023年,纯电动汽车将成为国内新车销售市场的主流。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加油站”,充电桩有力支撑了其产业的高速发展。2015年至2020年,我国充电桩保有量从6.6万台增加到168.1万台,车桩比从2015年的6.4:1下降到2020年的2.9:1,充电配套逐年改善。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预测,到2021年底,国内新能源车桩比将为2.7:1。
尽管充电桩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都在不断提升,但用户对于充电的满意度依然较低,公共充电难、充电耗时长等依然是体验痛点。从体量上来看,私人充电桩建设还未达到规划预期,未来需要推广社区智慧充电。从数据潜力来看,充电监控体系如果能实现桩与桩、车与桩,企业、省市平台的互联互通,将助力产业信息化升级。
结尾
新基建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支撑。它有助于吸引资本投入,与此同时,跟全年50多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相比,新基建的规模相对有限,对于短期内推动经济复苏不会立竿见影。新基建是着眼于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长远大计,需要积极探索模式和制度创新,为其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贾楠 SN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