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有房没钱”如何养老?全国人大代表:加快发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
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到“十四五”期末,老年人口规模估计将达到3亿人。传统的养老主要依靠子女赡养、退休金、社保金等。但在社会老龄化背景下,社会的养老负担越将来越重,原有的养老理念和方式无法满足社会的养老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保寿险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周燕芳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将提交一份关于加快发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建议。对一些“房产富裕、货币贫困”的老年人群而言,这是养老模式的一个创新方向。
什么是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
已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开始试点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一种将“住房抵押”与“终身养老年金保险”相结合的创新型养老保险,即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人,将其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处置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老年人身故后,保险公司获得抵押房产处置权,处置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
该产品于2014年7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开始试点,功能上能满足“房产富裕、货币贫困”的老年人的增加养老收入、终身领取养老金的核心需求。但是,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发展极其缓慢,截至2019年9月,在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累计承保仅138户(203人)。
周燕芳认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发展面临诸多限制因素,表现为需求乏力、供给不足和制度交易环境不成熟。除了传统的长寿风险和利率风险外,还有房价波动风险、现金流动性风险等等,这些都给保险公司带来较大挑战。
我国的房产自有率超过80%,大部分老年人终其一生住房只有一套,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少会出租或售卖,通常都自住并作为留给子女后代的遗产。因此,目前在我国“以房养老”很难成为一种大众养老的产品,更多体现为给老年人增加一个养老方式的选项。同时,目前对于目标老年群体,也缺少政府背书的正面宣传和引导,导致社会对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认知程度不高。
对此,周燕芳建议,可以由行业协会或监管部门牵头,针对上海地区的“房产富裕、货币贫困”老年人,通过精算模型设计跨周期及多层级的统一房养老险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及降低市场风险。并以条款形式规定,可以根据当年的市场行情,对抵押房屋价值进行重新估值及养老年金的发放。
她还建议,组建以房养老保险的专项监督管理小组以及以房养老保险咨询机构,为该业务的发展提供管理、担保和咨询支持;建议银保监会联合司法部门、民政部门、税务总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建立支持业务发展的制度,对公证、抵押、继承、交易税费等事宜的流程进行简化对业务费用进行优惠。
她认为,可以由银保监会、保险行业协会等部门牵头,与有意愿参加该类业务的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对以房养老保险进行系统化的正面宣传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广告宣传(电视、互联网媒体、报纸、交通工具等)、推广宣导活动(老年人福利中心、当地政府公共委员会等)。特别是政府应当利用其长期积累的公信力及非营利性组织身份来进行参与政策的宣传推广,将逐渐改变市场对房养老险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