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研究者谈实测打车软件疑存在“苹果税”:建议多用不同软件
“手机越贵打车越贵”登上微博热搜。
复旦大学副教授孙金云带领研究团队开展打车软件研究,形成《2020打车软件调研报告》,其中称,用软件打车存在“苹果税”,即与非苹果手机用户相比,苹果手机用户更容易被专车、优享等更贵的舒适型车辆接单,且享受到的打车优惠比非苹果用户更少。如果乘客不是用苹果手机,那要看他的手机价位,手机价位越高则越有可能被更贵的舒适型车辆接单。
3月2日,孙云金在微信公众号“老孙漫话”再次解释了前述报告中“苹果税”这一说法。他称,每个消费者有支付的敏感性,而企业定价有以下四种定价策略,即成本加成定价、竞争定价、价值定价以及根据不同支付能力的个性化定价。该研究中发现的“苹果税”,接近于个性化定价,它能够使企业获得最高收益,但是存在歧视用户的嫌疑。
孙云金还称,因为用户的行为固化会带来“赢家通吃”的结果,最后出现一家独大。“大家现在看到一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已经在80%左右,这已经接近于垄断地位,这对用户和乘客都是不利的。对于司机也是一样的道理。”他建议,大家多用不同软件轮流叫车。
孙金云团队做出的《2020打车软件调研报告》称,“研究分析均来自于打车软件实测结果,并不代表平台真实采用了这一策略对用户进行某种筛选和操纵,可能会和他们真实的算法及策略存在一定的偏差”。
针对前述研究报告指出“手机越贵打车越贵”相关问题,澎湃新闻联系前述报告中提到的滴滴平台,截至发稿未获有效回复。
这个调研报告是如何得出的?澎湃新闻此前报道,该调研报告是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孙金云带领研究团队于2020年在五座城市打了800多趟车,搜集到滴滴、曹操、首汽、T3、美团、高德和扬招等7个渠道的数据研究得出。
该研究招募了20多名大学生作为调研员,在五城(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和重庆),不同距离(近途:3公里以内,中途:3-10公里,远途:10公里以上),以及工作日早高峰(7:30-9:30)、晚高峰(17:00-19:30)、日间非高峰(9:30-17:00)、晚间非高峰(19:30-23:00)4个时间段进行了分层抽样调查。获得总样本836个,有效样本821个,通过数据分析,最终形成“2020打车报告”。
责任编辑:武晓东 SN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