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强:“汗渍”淬炼世界技能金牌

日期:02-24

原标题:袁强:“汗渍”淬炼世界技能金牌

新华社济南2月24日电题:袁强:“汗渍”淬炼世界技能金牌

新华社记者杨文、王欢

“袁老师,为什么编程会出现错误代码?”“怎样完成变频器参数读写?”……几天前,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学生王明辉遇到难题,深夜向袁强请教。

王明辉正在为参加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作准备,他的专业指导教练,是只有24岁的袁强。2017年,袁强代表中国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夺得比赛金牌。

每两年举办一届的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其竞技水平代表了当今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对于年轻的技能人才来说,能够在世界技能大赛取得好成绩,是心中的梦想。

当年,中考落榜的袁强,选择了当一名技能人才。凭借非凡的努力,取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获奖后的袁强回到母校工作,被破格提拔,享受和副教授同等待遇,成为山东工业技师学院最年轻的高级讲师,开启了人生新篇。

记者日前走进位于山东省潍坊市的山东工业技师学院。还没有开学,但袁强已经提前来到学校,在操作室里检查学生所设计的工业控制系统。

“把器件安装到墙面,精度要求保证在误差正负1毫米;1个小时内接入上百根电缆;比赛时甚至要计算拿一把尺子需要多少秒。这些技能操作现在成了习惯动作,这也是大赛的要求。”袁强说。

操作室的入口处标明着世界技能大赛的倒计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别看还有500多天,但每天都需要刻苦学习、训练。”戴着眼镜的袁强看上去还有些稚嫩,但说话成熟稳重。

2015年,经过17轮考试,袁强顺利取得2017年阿布扎比世界技能大赛的“入场券”。只有20岁的他,代表中国参加工业控制项目比赛。

比赛中,选手需要对现场提供的工业自动化元器件和材料加工、组装,完成安装和程序设计。水平尺、压线钳、螺丝刀……袁强参赛工具就装了整整3箱。

焊接、安装、编程……袁强的比赛紧张而有条不紊地进行。“本来一切顺利,但比赛的关键时候居然发错了卷子。虽然组委会给我补时20分钟,但时间还是太紧张了。”赛场上的小意外让袁强一下慌了神。

“工业控制项目中国从未拿过金牌,我是代表国家参赛。目前分数还是第一名,我让自己放轻松,就像平时那样。”看着桌上放着的两面五星红旗,袁强很快调整好了心态。

经过4天共22小时的比赛,袁强战胜了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实现了“金牌梦想”。这是山东选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获得的首枚金牌,也是中国工业控制项目史上零的突破。

高超、过硬的技能,也是人才核心竞争力。这些年,我国高度重视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高技能人才赶上了时代。但是,要真正成长为高技能人才,须经历枯燥而艰苦的训练。

“有一次,为解决一个工艺难题,我吃住都在训练场。夏天温度接近40摄氏度,基地没有空调,汗水浸湿了裤子,干了后留下一道道的汗渍。”袁强回忆着艰苦的“淬炼”经历。

用汗水诠释工匠精神,用奋斗书写青春答卷。袁强的事迹影响了不少学生,王明辉正是其中一位,他在袁强的指导下,成功入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国家队,并开始了赛前严格、细致的训练。

“不断努力、不断奋斗的人,才会成功。”袁强说。

今年如何“稳外贸”?商务部将进一步扩大对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 如何看待下阶段中美经贸关系走势?商务部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