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这位北师大人不简单

日期:02-21
脱贫扶贫张琦

原标题: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这位北师大人不简单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

点击查看详细名单

张琦:扶贫是持续一生的事业

提到张琦教授,更为人熟知的是他与“脱贫攻坚”之间的“不解之缘”。

当一个人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时,他是神采奕奕的。如果这个目标不仅关乎个人,而是能提升成千上万个个体的生活水平,追寻目标的过程就更充满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幸福感。

这就是张琦教授给人留下的初印象。

一个为着更多人获得“幸福”而努力着的“幸福”的人。

全文约5558字,细读约需12分钟。

1988年

开始致力于农业农村经济与扶贫政策研究,潜心扶贫理论政策和实践创新研究。

2011年

创立高端智库中国扶贫研究院,直接服务国家脱贫攻坚重大战略决策部署。

主持国家和省部级扶贫课题100余项,20多项成果获国务院扶贫办、2项获教育部采纳和批示。出版扶贫专著30余部,发表扶贫脱贫文章100余篇。

2013年以来

聚焦精准扶贫,常年深入贫困山区第一线调研,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在扶贫脱贫机制的理论与政策、中国绿色减贫理论与实践、中国扶贫经验推广应用和国际交流合作等领域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2016年以来

主持多省贫困县考核和退出第三方评估,曾担任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定点扶贫考核专家组组长,协助制定脱贫攻坚考核制度。

2020年

获“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十三五期间,我国决战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贫困地区群众“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变成现实;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村医,贫困人口基本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全覆盖,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大幅减少;10.8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易地扶贫搬迁近1000万贫困群众,实现搬得出、能脱贫、可致富……

毫无疑问,扶贫是一个伟大的事业。而这个“伟大”是由无数个“平凡”的努力组成的,张琦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份子。2020年10月,张琦教授被授予脱贫攻坚奖创新奖,用以表彰其在脱贫攻坚事业中贡献的才智力量。

提到这个奖项,他说:“这个奖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更是北师大的。这是一种认可,更是鼓励。我们要在下一个阶段把北师大的扶贫研究做得更好,能够为巩固和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贡献我们的才智和力量。我们的责任和担子更重了。”

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这位北师大人不简单

张琦教授获全国脱贫攻坚奖

求学:

村里走出来的“穷学生”

“穷”是横亘在生活中的一块巨石

“我是在农村出生的孩子,贫困户。上学的机会太难得了。”

张琦父母那辈人是逃荒逃到陕西的。1942年,他们从河南出发,一路上靠要饭来维系生存。每到一个村,住上一两个月;有时遇到战乱,也会停留小半年。经历了3年的居无定所,他们终于在眉县的小村子里安顿下来。

张琦家里还有一个妹妹,在张琦高中毕业后再复习时候,妹妹正要升入初中。80年代初,陕西一名高考生的学费是5块钱,不用参与复习的其他年级是3块。那个时候,农民挣钱是很难的,种出一斤粮食才能赚一毛多。对于张琦的家庭来说,这些学费和上学所需的生活费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家里卖了很多的粮食,攒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凑来凑去也只有5块钱。”面对经济上的窘迫,这个家庭选择让张琦继续念书,妹妹留在家里帮忙。“我上了高中参加高考,妹妹却连初中都没能上。”妹妹其实特别想要继续念书、好好学习,却因为“穷”,失去了这样的机会。

“穷”成为了横亘在这个家庭面前的一块巨石。

改变家乡面貌的愿望开始“发芽”

这块巨石,同样影响着村里的其他人。“很多家庭都有这种现象,那时候大家都很苦。现在的学校食堂拿大勺盛菜,我们那时只能拿筷子夹。用筷子给同学们夹一点点,收一两分钱。”

怎么能够改变生活?如何能够改变家乡?贫穷的“巨石”何时能够拔除?张琦在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他选择了农业经济。“那时候想的也很简单,学习一点经济、农业种植方面的知识,也许能改变一下家乡的面貌吧。”这个朴素的愿望,他践行了30多年。

扶贫研究成为了一生的事业

在西北农大(原西北农学院)读完本科,张琦去了汉中地区的农业干部学校任教。那时候,工作是毕业分配制,同学们都希望去大城市。“在大城市工作的名额十分有限,学校也号召我们去艰苦的地方工作,为祖国做贡献。所以当时我去了汉中农业学校。”汉中农业学校所在的秦巴山区,是比较贫困的地区。在这工作的一年里,张琦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状况。

1988年,张琦又回到西北农业大学,重新开始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学习生活,之后又继续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完成了博士学业。这次“回归”也正式开启了他研究扶贫课题的道路。

科研:

经世致用、胸怀天下的学者

身为一个扶贫课题的研究者,张琦将“小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大方向挂上了钩,将孜孜不倦的钻研创新精神融入到一次次调研和一篇篇方块字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翻开张琦教授的扶贫研究履历,标志性的成果是对“绿色减贫”的研究。

贫困地区要改变面貌,要通过经济发展来提高收入,改善生活和生产条件。工业化的高投资、高投入会产生高消耗、高污染。经济发展不能以生态破坏为代价,如何又脱贫,又要保持绿色发展?张琦教授想要通过自己的研究来解决这一矛盾。

从2011年开始,3年多的时间,他带领团队反反复复分析调研,借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经合组织的绿色增长指标以及中国绿色发展指数等成果,根据我国多维贫困特点,首次构建了“经济增长绿色度、资源和环境保护度、社会发展能力和扶贫脱贫成效”四大维度27个指标的中国绿色减贫指数和指标体系,并对全国11个连片特困地区505个贫困县的绿色减贫指数进行测度。《中国绿色减贫指数报告2014》等系列研究报告相继出版。国务院扶贫办刘永富主任和著名经济学家李晓西教授为此专门写了序,认为“这是我国绿色减贫研究又一重要的创新成果,是未来扶贫脱贫研究重要内容之一”。

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这位北师大人不简单

张琦教授《中国绿色减贫指数报告》

绿水青山如何成为金山银山?对贫困地区来说,就是要通过绿色减贫的方式,将资源资产化、资本化,进而市场化,达到效益的提高和脱贫的目标。通过这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张琦将经济增长、减少贫困、环境保护有机结合了起来。

“通过标准化测度进行评价,能使我们在扶贫脱贫中更注重用绿色发展的方式达到目标。脱贫不仅仅是一个短期的目标,而是一种长期的发展。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是高质量的。”

立足当下事,着眼未来情

为服务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大战略部署,张琦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机制研究上下了大功夫。

着眼于现实需求,他的专著《完善扶贫脱贫机制研究》获得第十五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扶贫机制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被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

2015年,张琦主持完成的国家“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项目《“十三五”完善我国扶贫脱贫机制研究》,获得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的专门批示,并在制定“十三五”扶贫脱贫规划时参考。在考核退出机制方面,张琦发表的理论文章《考核退出机制助推贫困县如期脱贫》在被新华月报转载后获中央领导的批示。2018年5月,其《关于改进完善和创新贫困县考核评估监察工作的几点建议》也被教育部采纳。

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这位北师大人不简单

张琦教授参与巴中市

土地整治助推脱贫攻坚调研座谈会

除了聚焦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机制外,张琦思考得更远:当我们解决了绝对贫困后,下一步的问题是什么?下一步的重点是什么?

问题提在先,工作做在前。2016年起,张琦和他的团队就开始了针对未来的研究。“这是一次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的转换。除了继续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还要把城乡统筹结合起来。我们的扶贫工作将从超常规的政策,转入一种日常的管理。同时将形成国内减贫和国际减贫相结合的发展方向。这些都是我们即将面临的新变化。”

张琦在《2020年后减贫战略研究》中就2020年后我国贫困标准、区域重点、时序发展策略选择、体制机制等重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2018年又主持了“2020年后绿色减贫理念和制度框架”研究,该成果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刊用,并被中共中央农村办公室内刊转载。同年他主持完成《我国农村返贫问题研究》,成果被政协采纳并获胡春华副总理批示。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2020年后我国跨越绝对贫困后的多维反贫困新目标、新重点、新标准等观点,获多名中央领导批示,为提早谋划2020年后我国减贫战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这位北师大人不简单

张琦教授参加2018年教育部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

除了聚焦于国内的扶贫研究外,张琦期望向其他国家分享中国扶贫成效与创新做法,为国际扶贫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让我们的优秀经验被世界各国所借鉴,把中国的故事讲给外国人听。

“未来我们国家面对的不仅是国内的扶贫,更是在国际上承担大国的责任,推动我们扶贫减贫经验的推广。”这不是一个终点,而是通向更远未来的起点。

疫情期间,脱贫减贫不停歇

2020年,一场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共克时艰的特殊时期,张琦和他的团队也迅速响应了起来。

“春节后,我们开始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我们也要尽快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建议。”从二月中旬开始,张琦组织研究团队,将它与2003年非典的影响进行对比,来预测这次疫情对贫困地区收入、脱贫工作的影响;随着疫情的变化,他们又聚焦于如何在控制疫情的同时保证复工复产。团队对就业的恢复、产业的恢复进行跟踪性调研,其中5项成果被有关部门采纳,1项成果获中央领导批示。研究的脚步不仅没有因为疫情的影而停滞,反而加快了起来。

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这位北师大人不简单

张琦教授获全国脱贫攻坚奖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年。“我们的脱贫要真,我们的工作也要是真实的,这有利于为制定下一步工作政策提供参考。”

为了这样一个“真”字,张琦关心的问题还有很多:人们会不会因疫情而产生能否如期脱贫的担忧?长时间的努力后,大家的心态是否松懈了?为了能在考核方面取得好成绩,会不会有形式主义的问题?出于多因素的考虑,张琦带领团队对大量基层干部进行了电话采访和问卷调研,提交了研究报告,为相关机构和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是疫情期间我们学到的经验。张琦和他的团队正在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为疫情防控与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智力支持。

教学:

严于求学、宽于生活的师长

2015年,张琦获得了北师大“最受研究生欢迎的十佳教师”称号。颁奖词中有这样一句话,精准地概括了他为师的特点:“恢弘学术,自带学子深入苦地,学践合一、师风及处,遍是动人的激励与温暖的光辉。”

恢弘学术,身体力行深入扶贫一线

调研报告与政策建议的撰写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完成的,扶贫也不是光动动笔就可以搞得定的。多年来,张琦行走在扶贫一线,深入贫困村调研,一直“在路上”。

由于区域特点,调研地一般都在山区,开车进去单程就要3、4个小时。下车后抢时间调研,还要进行访谈、问卷填写,回去还得尽快整理,第二天又要早早出发。张琦形容自己有独特的“睡觉技能”,坐上车就能睡着:“路程长,耗时久,不睡觉精力就不够,所以要赶快休息。”日子就在颠簸崎岖的路上度过了。

调研地的路不好走,雨季的时候,经常有山体滑坡的危险。有一年,张琦去甘肃南部贫困县进行易地搬迁调研,结束后驱车去四川坐飞机回北京。正值下雨,山区道路湿滑,车子开得小心翼翼。转过一个大弯,他们突然发现前面的道路被落石和泥土堵住,过不去了。与其他人联络之后他们才知道,前一辆车早出发5分钟,顺利过去了,滑坡就发生在这之间。“幸运的是,这次垮塌时没有人经过这一区域,但凡差几分钟,可能就被压住了。”

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这位北师大人不简单

张琦教授在调研地

辛苦是常态,危险也存在,但总有一些暖心事给这份工作增添动力。2018年,张琦到四川调研,那里的扶贫中心主任给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扶贫干部们为一家贫困户申请到了帮扶项目,让这家的女儿到成都参加培训、学习技术。女孩子非常努力,学成之后凭着自己的手艺在成都找到了工作。

一段时间过去,新的扶贫支持项目下来了,这户人家依旧符合帮扶标准。扶贫干部们联系女孩,没想到,她想也没想就拒绝了。女孩说:“我已经在国家的帮助下自食其力,能改变家庭条件了,这次的项目给村里的其他人吧。”

这件事给张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很开心的是,我们的下一代,这些农村的孩子是很有志气的。只要给他扶一把,他就能自己站起来。比如保证他们接受教育,在几个重要的节点把他扶起来,让这些孩子考上大学,这一家基本上就能脱贫了。这同时也印证了,我们教育的重任是长远的,而且责任重大。”

学践合一,自带学生深入苦地

教育教学不能只坐在书斋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张琦,也适用于他的学生们。

“我这儿的学生,现在已经习惯了出去调研,大家都在山区跑。”提到教育和“老师”这个角色,张琦觉得自己担负着沉甸甸的责任。

“我不能误人子弟,要给他一些指导,对他有帮助才行。”张琦认为,对于学生的教育,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目标和选择,发挥他的优势;二要通过训练,克服他的缺陷和不足。他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希望无论学生从事哪方面的研究和工作,一入行就可以为单位所用,工作起来得心应手。

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这位北师大人不简单

张琦教授在调研地

张琦形容自己是个带着学生往山里“钻”的教授。他想通过调研,让学生得到更加深刻的教育,这种教育不仅仅停留在学术层面。

“我给学生说过,三年内至少要带他们出去参加1-2次调研活动,实际上远远不止,好多二年级学生已经出去十几次了。调研条件确实艰苦,孩子们都能吃苦。我们出去的时候,白天要调研,晚上讨论调研情况,然后把白天的内容、录音整理好,又开始讨论第二天有哪些重点安排。”

有时到了调研地,学生们甚至会因为某项扶贫工作没做好,和当地干部争起来,他们觉得干部工作不到位,让贫困户受了难。在一起总结调研情况的时候,学生们的眼圈都是红的。“回来写报告,孩子们真的是有感情地在写,提出的也是为帮助和支持贫困户的切实建议。”

师风所及,传递激励与温暖的力量

从贫困乡村走出来的张琦,想在生活方面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帮助。2011年,张琦倡导设立了“徐金生蔡玉霞励志成才专项扶贫基金”,用于资助扶贫研究和京师贫困学子。

这项资金由张琦教授的博士生,台湾知名人士徐静慧女士捐资400万元设立,目前已经资助了近400名大学生和研究生完成学业。“这是一个将扶贫、奖学金和两岸情谊多种元素结合起来的项目,虽然整个资金量不大,但是它的意义却很大。”

严于求学,宽于生活,这是张琦教育学生的原则。他的愿望,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激励,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奋斗的方向。

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这位北师大人不简单

2018年“徐金生蔡玉霞伉俪扶贫基金”颁奖典礼

三十几年的扶贫研究,不同阶段里的调研项目、一线的实地探访,让张琦看到了乡村实打实的变化。

要致富,先修路。08年以前,张琦到云南、四川大凉山去调研,总赶上下雨,山路特别不好走,那时候一个上午基本只能走访上一户两户。“现在过去,村村都通道路了,虽然有的很窄,但都是硬化的道路。原来难以进去的地方,现在基本上都有一些高速路。”

这些变化,让张琦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让他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在收获“幸福”。

源于“改变家乡面貌”这样一个朴素的愿望,张琦已经在扶贫脱贫的路上走了三十几年。张琦说,自己退休之后想做公益,在还能够奉献一点力量的时候,点亮更多人的人生。

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这位北师大人不简单

-bnuweixin-

采访、撰稿:姜思宇

排版:张一帆唐诗雅

摄影:唐晗

视频:张紫彤

责任编辑:张壹鸣

福建泉州推行落户新政:多个群体本人及近亲属可自由落户 “十四五”规划 继往开来、齐头奋进,扎实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相关阅读: